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成长出一批大型企业。大型企业本身的集团扩装、业务的逐渐复杂、经营范围国际化等特征,以及国内外税收制度的快速变革,使大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中外学术界对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并未深入研究,然而在实践中,税务风险管理在大企业中并未得到有效落实,大部分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急需得到专业的指导来针对税务风险管理。文章站在企业的角度,采用文献研究、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总结了中外学者对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对于大企业税务风险的概念、种类给予了明确的划分,并且系统地分析大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同时,文章采用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等相关政策为理论基础,对大企业如何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税务风险管理机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企业的总体风险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当企业的经营风险比较高的时候,就选择较低的财务风险;当企业经营风险比较低的时候,可以选择较高的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3.
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基本方式有三种:贸易式进入、合同式进入和投资式进入。每种方式各有其独特的成本收益特性、不同的控制程度和风险程度,其对企业的经营实力、国际化经验等的要求各不相同。在国际化进程的不同阶段,企业采取不同的方式或组合进入国际市场。随着国际化经营的深化,企业倾向于选择能更好地控制国外市场运行的进入方式。由于经营习惯和国际化背景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企业国际化进程呈现多样性。针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实际,我们提出选择进入方式的四条原则:优势创新、市场协同、渐进性和战略性。  相似文献   

4.
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最新进展:跨国高等教育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的政策和实践,重点探讨起步中的德国跨国教育以及对中国的启示。提出中国高等教育机构应加强和处于海外办学起始阶段的德国高校合作,提升其科技与工程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5.
国际化经营是许多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但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许多不同于国内经营的风险。通过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风险进行预测和分类,将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划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并对各种风险的特征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然后针对各种风险,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是必由之路。如何使民营企业采取合适的策略进行跨国兼并等对外直接投资项目以壮大企业并获取利润,这是个比较迫切的问题。本文根据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民营企业如何规避经营风险、政治法律风险和社会责任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民营企业的国家化道路提供必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我国体育用品业已形成一批具有实力的企业,品牌国际化处于起步阶段,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品牌随意性大,营销手段单一。实现体育用品品牌国际化策略,要建立品牌国际化的战略,准确定位国际化品牌,实行国际质量标准,品牌营销方式与生产资源利用国际化,充分考虑品牌国际化过程中的文化差异,政府加大对体育用品企业国际化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8.
祁斌 《华章》2010,(19)
房地产开发经营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开发经营活动本身及其环境的复杂性、人们认识的滞后性及财务管理可控范围的局限性.因此,应从提高开发经营风险防范意识,确立风险防范管理目标,完善风险管理的预控对策,建立风险预警体系以及为开发企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等方面建立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下,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人的决策的不确定性,都会使企业面临很大的风险和威胁.因此,运营好财务风险管理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和经济效益,是我们企业管理的重大问题.试图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概括探讨,并从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筹资风险、经营风险、投资风险等方面进行解析,以期对财务风险的成因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销售量为随机变量时。通过对税息前收益和每股收益的标准差系数的分析得出:企业营利能力强时。企业替债权人承担了部分经营风险,使得企业风险大于经营风险;在企业经营不善时,债权人不得不承担经营风险,使得企业风险小于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11.
中国制造业500强不仅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433家500强国际化经营企业的产业、区域、规模以及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等特征的分析,发现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企业融入和渗透国际市场的优势明显,绝大多数企业选择贸易方式进入国际市场,这说明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2.
虽然近两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迅猛,但人民币结算比重仍然较小。从决定贸易结算货币选择的三大因素——贸易双方的主观意愿、议价权高低以及相关客观条件出发,对应研究我国在人民币结算发展中的优劣势。现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较强的宏观调控能力以及良好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发展基础是其发展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则主要在于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不够高、相关配套金融服务不完善以及境内企业的议价权低等。保持原有优势,解决制约因素,提高人民币结算比重。  相似文献   

13.
企业国际化经营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中小企业也不可避免地要面临国际化发展问题。本文通过对企业国际化理论的梳理,借以阐释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并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欧美、日本及我国台湾制定的扶持制度推动了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同样,我国的制度改革刺激了中小企业兴起与发展,成为中小企业国际化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政府应该在财税、金融、服务及市场准入等宏观政策和制度上进行创新.以改善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外部环境;中小企业内部应该在产权制度、组织模式、经营管理制度、经营模式进行创新.以提高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EAP研究述评     
员工援助计划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对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的大多数企业来说,员工援助计划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关注员工,了解员工援助计划是企业和个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in the Republic of Belarus, by asking how the creation of a national system of teacher education after the USSR??s disintegration has both enhanced and hindered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question is answered by providing an overview of the specific challenges in establishing a national teacher education system after the Republic of Belarus became independent in 1991, by introducing a concep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by analysing three components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Belarus. The authors conclude that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is still weak; it has been hindered mainly by the frequently changing, indecisive, and incoherent national policies that have left little academic freedom for thos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pecializing in the initial education of teachers. The new nation??s various and changing contacts with other countries, in both east and west, call into question the term ??internationalization?? for Belarus, where former national contacts have quickly embraced internationalization.  相似文献   

17.
新冠疫情后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影响了各国之间的教育文化交流,也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带来了影响。新冠疫情在以下几个方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造成了影响:加剧了“逆全球化”的趋势,影响了跨国留学和教育的意愿;教育方式转为线上会缩小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规模;各个国家对于国际学生的签证和居留等政策会影响到国际学生对于留学目标国家的选择,进而导致高等教育国际化格局的洗牌。而新冠疫情结束后,疫情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也不会完全消失,主要表现在“逆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影响跨国留学的愿望与动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会与各国重振经济的关系更加紧密,线上教学会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模块继续保留。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存在两种不同的模式:依附发展式和借鉴超越式。依附发展式的特点是照搬照抄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管理体制等,历经几百年依然无法赶超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借鉴超越式则是在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把先进经验和本国实际结合起来,创新教育发展模式,最终实现超越。我国高等教育应该走"本土国际化"的发展道路,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重建本国文化精神,建立适合本国实际的学术评价标准,合理解决人才流失问题,在国际交流中主动展现自身特色等。  相似文献   

19.
密西根州立大学的经验是得到美国教育界广泛认同的国际化样板,具有先进性,对多数中国地方性大学具有适用性,尤其是它在拓展中国教育市场方面的努力,使得我们可以把学习经验和建立伙伴关系联系起来.具有面向国家需要、整合社会资源、跨越学科界限、规划长期战略等国际化的特色。参考MSU的经验,推进我国地方性综合大学的国际化战略,应该注意研究国家需求,制定长期规划,开发企业资源,推动校内合作。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发展中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路径,而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须以现状的分析与掌握为前提.基于此,本文以高等教育管理和国际商务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类型框架,然后利用该框架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研究结论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类型划分须结合方式和方向两个维度;中国高等教育内向国际化质量有待提高,外向国际化有待大力发展;学生流动是中国高等教育外向国际化的主要形式;中国高等教育的内向与外向国际化互相影响,促使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