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飞雁  叶悦  覃正荣 《大学教育》2023,(23):78-80+84
文章运用教育戏剧理论,从专业技能和关键能力两个角度,探究以教育戏剧促进职前职后英语教师职业关键能力培养的路径与模式,阐述以此为依据进行的基于职前职后英语教师职业关键能力培养的英语教育戏剧课程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回归教师职业生活的实践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生活实践在教师教育与研究中备受关注,回归教师职业生活实践,是实现教师专业化、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根本途径。职前教师教育实践教学应回归到教师职业生活和区域教育生态中,这是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3.
反思实践在教师专业成长中备受推崇.如何将反思实践能力的培养延伸至职前教师培养阶段,是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要求.以反思实践促进职前教师的成长,顺应了建构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理论潮流,而体验学习所强调的经历、体验、反思、实践的往复循环,为职前反思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理论支撑与操作指南.  相似文献   

4.
当前,为回应知识经济发展和基础教育持续变革带来的挑战,以及解决传统知识本位范式造成的未来教师职业能力缺失问题,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教师教育转型,力求打破职前教师培养过程中重学术轻实践的藩篱,打造一个更具实践性的教师教育体系。俄罗斯高校通过制定以实践取向为核心的职前教师培养标准,开发模块化教师教育课程大纲,建立“大学—中小学”合作机制,构建贯穿式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促进未来教师实践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德国的教师教育因为社会境况和教育改革要求的改变,正以一种积极的态度进入一个重新定位的阶段.巴伐利亚州的中小学教师教育在"博洛尼亚进程"改革中顺应潮流的同时,无论是在见习期注重对准教师的各种实践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突出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或是职后继续教育的按需施训都做到了推陈出新,这些作法和经验对我国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都颇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河南师范大学通过承办"国培计划"中西部乡村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建设培训项目,对中小学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协同培养实践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依托河南师范大学的师范专业优势,充分发挥学校"政、产、学、研、用、金"相结合的产学研特色,结合中小学教师的特点,优化培训方案和培训内容,加强职前职后一体化协同培养实践。加强校企合作,提升中小学教师职业技能,通过职前职后一体化协同培养实践策略,推动中小学教育教学事业的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7.
美国"以实践为取向"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教育实践活动贯穿教师教育课程学习的全部中心环节。课程设置以发展职前教师的实践能力为核心,课程设计将理论知识学习与田野实践有机整合,课程教学与幼儿园紧密合作,融入体验式学习和探究型学习的教学理念,课程评价则重视职前教师在幼儿园的实践操作能力。这种师资培养模式为我国学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教师教育不应只局限于职前,而应融入完整的教师职业生涯之中。基于教师教育一体化理念,应着眼于教师专业的终身发展,重视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又不能桎梏于某些基本教学技能。师范生实践能力的静态抑或动态培养,不但需重视基于学科教育教学的能力训练,还应考虑师范生的进取心、责任感、社会角色、人格特质等方面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模型以美国学者蔡奇纳的探究导向教师教育范式和舍恩的反思性实践思想为理论基础,结合H大学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探索,以探究式学习为导向,是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授课实践(teaching)—探究实践(inquiring)—反思实践(reflecting)"相结合的、螺旋式循环发展的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模型。  相似文献   

10.
张军朋 《物理教师》2011,32(5):1-3,6
目前我国物理教师教育已形成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职前、职后教师教育的格局.针对物理教师教育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改革物理学科教育类的课程,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学科教育类课程结构,加强系列化教材建设,建立网络教学环境和资源平台,开发教师教育课程资源,改革课程实施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提高物理教师培养和培训质量的根本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师范教育必须明确新时期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从构建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实验平台,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创新培养模式和评价方法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有效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改革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从业者需要专门的情感、知识和能力等素养。教师专业素养的形成,不应是自发的,而应该接受专门的教育。教师教育主要包括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看,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需要在管理体制、目标、内容和师资等方面实现一体化。在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探索中,省级教育学院有职后培训的优势,但在职前培养方面还需要积累经验。为了更好地创建新型教师教育体系,实现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四川教育学院作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预期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3.
解读英国未来教师素质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各国都把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师教育视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英国政府充分发挥监督、规范职能,提高了对职前教师培训的要求。英国2004(2)号文件(The Future of Initial Teacher Education For The Learning And Skills Sector)明确提出未来教师职业领域所达到学习、技能和实践的能力标准。该标准贯穿于教师职前培训的各种要求,对教师意识,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确立、知识技能与教学实践能力的掌握都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如何处理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独立人格,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等职业道德要求,以及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牧羊人角色都给我们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职前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受益者是基础教育领域,提升途径主要依托高师院校.对照发达国家的改革经验,我国应尽快改革职前教师实践教学培养策略,抓住我国师范专业认证的"牛鼻子",探索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与职前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关系,更新教师教育类课程,完善教育实习模式,加强职能部门在基础教育与高师院校的协调能力,共同保障师范生实...  相似文献   

15.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根本途径,在于实现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在一体化理念的指引下,小学职前教师教育必须呼应职后的工作实践,了解教育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关注未来工作对象——儿童的发展特点,顺应注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时代要求,满足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现实需求。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应设置一般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儿童发展与学习、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和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理论与方法课程模块。一体化视野下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还必须深刻认识"师范教育"转型为"教师教育"的时代内涵,建立广泛的合作密切、互惠互利的教育科研与实践共同体,改变传统的教师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6.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符合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和社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同时有利于实现职前与在职教育的一体化.卓越教师表现出突出的综合素质,其专业成长的个人特征集中表现为形成教学信念、教学兴趣、反思能力、知识管理的能力以及突出的教学能力.要培养出卓越教师,职前教师教育过程必须坚持“理论到实践”与“实践到理论”相结合的路径;在教师职前教育中注重培养师范生的反思能力;改革卓越教师培养机制;增强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7.
1高校课程改革是加强师范生职前培养的必然要求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中学教育开始关注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各地也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新教师职业技能比赛。从各项比赛中发现,不少新教师的实验实践技能相对比较薄弱。例如,有的新教师无法区分实验变量,无法准确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还有的新教师的实验基本技能欠缺,无法顺利完成实验等。新教师实验实践技能薄弱的现象与高校实验教学的模式具有直接关系。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主要途  相似文献   

18.
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课程建设的一体化,既是教师教育终身化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教师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教师教育的应有之义和基本特征。因此,高师院校应着力推进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课程建设,突出专业化、能力和实践导向,注重教师职前、职后教育课程建设的阶段性与连贯性相结合,制定课程目标,构建课程体系,搭建实践平台,组织课程实施,开展课程评价,全面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整体推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教师专业化是时代要求,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模式是培育专业化生物教师的必然趋势,其核心是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遵循目标明确、整体连贯、平衡发展的原则,本研究构建了生物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课程设置,并探讨其实践模式,以期为当前生物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在推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过程中,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是培养师范生从师任教能力的关键。为此,地方高师院校必须坚持创新与传统相融,优化教师职业技能课程体系;坚持研究与实践并进,探索多样化课程改革路径;坚持课内与课外相长,完善课程资源建设生成机制;坚持技术与体验互动,打造课程实验资源的信息化平台;坚持职前与职后共享,拓展课程资源建设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