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居家养老是人们基于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和社会化机构养老的缺陷而做出的新的养老选择,它有节省开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减轻家庭成员压力、促进社区自身建设和发展等方面的优势。要从建立现代养老保障制度、构建老年社区支持网络、培育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和人员、改进社区服务、完善评估机制、加大政府的主导力度等方面加强实施。  相似文献   

2.
依据"养老服务供给来源"可将福建现行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划分为集中居住服务、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和互助养老服务三种模式。每种模式有其独特的运作机制和建立及普及的适应性条件。处于起步阶段的福建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不可避免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服务供需不匹配、区域发展的不均衡和专业服务人员缺乏等共性问题,须因地制宜地选择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开办形式,规范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的运行,转变养老公共服务财政投入格局,加强专业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以构建福建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城市职工的工作由于受时间与规则等的约束,使其工作与服.侍老人形成尖锐矛盾,由此,决定了其家庭的养老需走向社会化.而政府的财力局限又使这种社会化应采用商业运作的方式.传统的单纯家庭养儿防老观念、众多家庭收入偏低和现有商业养老机构的设施、服务不足等,制约着社会化商业养老事业的发展.而转变传统养老观念,加强政府对商业养老事业的支持和商业养老机构自身的建设等,可加快社会商业养老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我国进入快速人口老龄化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快,这对养老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养老机构尚不完善,城市和农村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但是走社会化养老的道路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从长计议应加强社会养老福利机构的建设,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入住需求。本文提出建立多种养老方式并存的养老安老模式,并针对养老福利机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社区养老院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的养老服务机构,是构建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主体。研究发现,政策法规供给不足、专业人员缺乏、社区养老院发展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程度不高等因素是制约社区养老院发展医养融合型养老服务的主要原因。为促进社区养老院有效参与医养融合养老服务供给,必须进一步完善社区养老院发展的规范性政策体系和支持性政策体系;加强专业养老服务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探索多元融资模式和经营模式,提高社区养老院的市场化程度;完善社会支持机制,提高社区养老院的社会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漯河市已经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社会化养老问题凸现,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财政的支持。本文建议财政为主导多元化投资,扶持现有的养老机构,加强对养老机构的建设和运营财政投入,鼓励多种养老形式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机构养老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病残化和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时期,人口的急剧变迁导致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量逐步增大.机构养老在国家养老服务体系中具有“支撑”地位而不仅仅是“补充”.本文概括了现阶段我国机构养老的六大问题:机构养老供不应求但资源利用率不高;微利甚至负债导致养老机构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养、护、医、送四大功能分离;机构养老缺乏家居认同和亲情滋养;专业、负责的老年护工和管理人才短缺;农村养老机构的非规范发展.文章提出了化解机构养老困境的五大应对策略,即建立老年生命质量和生活品质并重的机构养老观;机构养老的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和职业化是发展的方向,重点要突出发展老年护理院;鼓励多元投资,扩大机构养老规模,发展旗舰企业,延长养老产业链;政府和机构要共同探索双红利导向型的社会企业发展模式;养老的机构支持、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要“三结合”,机构养老的亲情化、福利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是“品质养老”的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现有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必须加快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社区养老支持体系。而要建立农村社区养老支持体系,应该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加大对农村社区养老支持体系建设的资金筹措力度,加强农村社区养老支持体系的组织建设,强调农村社区养老支持体系的个性化服务,以确保农村社区老人"老无所忧,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养老面临的严峻形势,文章在明晰养老产业概念的基础上,围绕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并结合江苏省常州市养老产业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加大政策法规支持力度;构建养老服务信息智能化,加强产业间信息共享;促进产业合作和技术创新,致力打造业界新品牌;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建设高质量养老服务团队;因地制宜优化融合发展模式,打造特色养老产业;抓住政策红利,创新农村健康养老模式等促进健康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从农村机构养老的比较优势分析,在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农村机构养老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有:养老机构供给匮乏;服务产品单一,缺乏灵活性;机构服务专业化能力不强;机构管理有待完善。农村养老机构面临的困境有观念上缺乏足够认识、政策上没有很好落实,也有法治建设上滞后。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农村养老机构的发展建议有三个方面:从认知路径看要积极看待老龄化社会;更新养老观念;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从制度路径讲要完善管理制度,增强发展活力;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完善考核机制,规范准入机制与退出机制。从实践路径看就是要增加老年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支持智能健康产品创新和应用;利用大数据养老,提供长期跟踪的个性化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1.
卫生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卫生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做好农村卫生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维护农民的利益为宗旨,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和完善保障农民看得起病的有效机制;巩固完善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建立保障农民看得好病的医疗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保障农民买上放心药;整顿规范农村医疗市场,保障农民就医安全,整体推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供给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三个阶段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终于得到逐步落实,但是过去六十多年中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从未真正实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的缺位、错位与不到位,制约了农村的良性发展。社会的发展需要公平、公正的政治、经济环境,因此迫切需要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体制有所创新,以解决传统政府垄断体制下所造成的供给危机。  相似文献   

13.
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关系到农民的生存,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及和谐社会的发展。本文对新疆农村医疗卫生的公共财政投入体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政府应完善公共财政体制,逐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基础上的多元化的、多层次的新疆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李敏 《成人教育》2011,31(5):4-8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发展农村卫生事业,解决民生,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乡村医生作为农村卫生技术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为农民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是我国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的网底。乡村医生的执业水平不仅关系农民的生命健康,而且影响合作医疗制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梳理乡村医生教育培训历史的基础上,针对H省乡村医生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重新定位乡村医生角色,明确和强化政府的责任及分类管理、逐步认定资格等加强乡村医生教育培训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合理调整养老机构的功能结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养老机构功能分类的主要目的,在于方便政府主管部门的依法有效监管,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养老机构未进行功能定位,未来可将其分为重度护理养老院,中度护理养老院和轻度护理养老院等三类。根据我国的实际状况及海外的经验教训,21世纪上半叶我国应重点发展收养需重度护理老人的机构及其床位,近年来国际社会提出了“持续照顾”的新理念,据此未来我国城乡大多数养老机构应逐渐归并为两类,即复合型养老机构和单一型的重度护理养老机构。  相似文献   

16.
高校医院社会化改革之我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医院的社会化改革,既要坚持履行面向学校的卫生检查和监督、保健医疗等职能,又要面向社区和社会,提供多种多样的医疗卫生服务,在改革中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17.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对佳县的农村医疗卫生进行调研,分析陕北地区农村医疗卫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采用2012年针对安徽省城乡居民开展的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使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的多种因素.主要结论有:居民月收入越低,其对医疗服务满意度越高;医疗改善程度越大,居民卫生医疗服务满意度越低;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有较大差异,表现为健康水平和养老焦虑情况对满意度的影响中,城市均甚于农村.  相似文献   

19.
单一的体育产品供给体制影响了农民享受体育公共服务的质量,阻碍了社会主义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从人民公社到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迁进行研究,分析现阶段农村体育产品供给制度特征,并提出了当前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的观点,从而完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相似文献   

20.
《才溪乡调查》是毛泽东农村调查研究的典范之作,是中国共产党中央苏区时期乡村建设的“品牌”,它既是当时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的宝贵借鉴,而且对于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应该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坚持群众路线、关心农民利益,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和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