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8 毫秒
1.
从传统港口城镇演变为近代商埠城市,从封闭性城堡转变为开放的口岸城市,开埠后烟台城市空间形态发生了深刻变迁。在近代转型过程中,烟台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处于充满偶然性的地域开放系统中,具有在外力楔入下产生突变的特征,催化了内部形态的演替重组和外部形态的拓展扩散,并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形成近代特征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安徽自然灾害极其频繁,近代以来更是连年不断.究其原因.既有气候、地形、水文、地质等自然因素,也有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因素.文章认为,自然因素是导致灾害的直接原因,政治、经济因素虽然不会促成某一种自然灾害的直接发生(1938年黄河决堤事件是个例外),但是,腐败的政治、落后的经济,使近代政权既不会在自然灾害发生前的防灾、御灾上有多大作为,也不会在自然灾害发生后的抗灾、减灾上有多大成效,从而加剧了灾害程度.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中,清末商部的设立及其采取的措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本文略论清末商部的设立对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代开埠以来,烟台作为山东省最早的对外开放口岸,经历过崛起与辉煌,长期以来却面临众多城市与地区后来居上的无奈.在大发展视阈下,烟台开埠的启示包括,对外贸易是促进烟台发展的关键环节;主权独立与完整是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前提条件;政府积极作为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因素;解放思想,抓住机遇谋发展是实现烟台腾飞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从运输条件、产业聚集及其发展路径依存性的视角 ,并结合近代上海开埠以来城市发展的实例 ,阐述并探讨了目前新贸易理论下港口城市发展理论模型的主要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旨在借鉴于上海国际大都市建设以及枢纽港口城市与其腹地经济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对历史时期太湖地区的与水争田的自然生态条件、发展历史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认为历史时期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引发耕地的严重不足,从而发生围湖造田、滥用河湖滩地等形式的与水争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在遭受旱涝生态灾害的情况下,太湖地区社会采取了还湖、调整种植结构、控制水面利用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古冶作为中国近代工业与城市发展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已有120多年的煤炭生产历史.1998年以来,整个古冶区进入了煤炭生产的衰退与枯竭期,随之产生了经济发展缓慢、产业结构不合理、社会管理无序、生态环境恶化、民生保障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对古冶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困境进行概括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古冶区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庚款留美教育是1909年由美国和晚清政府合力实施的留学教育,这一别具一格的公费留学教育在中国近代留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自1840年以来,帝国主义国家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割地、赔款、开埠通商成为列强瓜分中国的重要手段。自清代黑龙江将军衙门移驻齐齐哈尔城后,齐齐哈尔便成为东北地区北部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自然也成为列强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日俄战争之后,齐齐哈尔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经济侵略的目标。文章从齐齐哈尔商埠界碑的发现、齐齐哈尔开埠的历史背景、辟建过程、性质及影响几个方面对齐齐哈尔商埠界碑和商埠进行阐释,对确定齐齐哈尔商埠界碑的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具有参考价值,对研究清末齐齐哈尔乃至黑龙江地区的经济、商贸等方面的情况有着重要作用,对探究齐齐哈尔商埠在齐齐哈尔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代随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大量传教士来华传教,在传教的过程中,他们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这些贡献主要表现在在华创办报刊、学校、慈善机构和改革社会风俗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