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广立 《收藏》2001,(6):26-27
藏友田君收藏了一尊漆金铜佛像,佛像仪态端肃,通体泥金,上画五色油漆花纹艳丽酣畅,灿若锦绣,极为珍稀罕见。  相似文献   

2.
邵颖 《收藏》2012,(20):84-85
佛像因其无尽意的境界、生动的形象和精美的制作,具备了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近几年来,金铜佛造像在拍卖市场中受到了藏家们的大力追捧,成交价格屡创新高,成为收藏市场不可忽视的一匹"黑马"。2006年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一尊明永乐鎏金释迦牟尼火焰背光坐像更是拍出了1.23亿港元的天价,令人赞叹。佛像素有高古佛像和明清佛像之分,高古佛像指明清之前的佛像,也称汉传佛像。经过三次大的灭佛运动,所以已经十分少见。常见的是明清佛像,也就是藏传佛像了,现阶段,汉藏结合的佛像成为新宠,主要原因是自汉传佛教及藏传佛教在中国的融合之后,所制  相似文献   

3.
邵颖 《收藏》2013,(11):182-183
20世纪80年代,作为艺术品的一大类,金铜佛像就已经开始引起国际市场的重视;近几年,也受到了国内买家的青睐。2006年一尊"大明永乐年施"铭款大型鎏金释迦牟尼佛像,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以1.23亿元成交,成为世界范围内最贵的中国金铜佛像;其后2011  相似文献   

4.
邵颖 《收藏》2013,(6):182-183
20世纪80年代,作为艺术品的一大类,金铜佛像就已经开始引起国际市场的重视;近几年,也受到了国内买家的青睐。2006年一尊"大明永乐年施"铭款大型鎏金释迦牟尼佛像,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以1.23亿元成交,成为世界范围内最贵的中国金铜佛像;其后2011年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上拍的一尊明宣德年问鎏金铜观音,曾以3314万元最终落槌,从此,人们对佛像的收藏热情被迅速点燃。  相似文献   

5.
邵颖 《收藏》2012,(12):184-185
佛像是中国人接触最广、最久的雕塑艺术。迦牟尼佛、无量寿佛、观音、文殊、普贤、地藏菩萨,他们庄严、亲切、宁静、慈祥。众多艺术品门类里,也唯独有收藏佛像让人毕恭毕敬地说一声“清”。  相似文献   

6.
林瑞东 《收藏》2008,(1):159-160
1997年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雕塑别藏”佛像展,台北林瑞东先生对其中的部分展品提出质疑,金申先生的回信有理有据,有典型的指导作用。今将林、申二位先生的讨论一并刊出,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朱有仪 《收藏》2012,(3):98-103
佛像拍卖的历史轨迹大陆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起步晚于国际市场,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有零星的佛像现身拍场;加之市场推介的不足,佛像拍卖未能引起广泛关注。这种状况延至2004年才开始有所改变。那一年中国嘉德、北京翰海首次在秋拍中推出金铜佛像专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朱有仪 《收藏》2012,(2):98-103
佛像拍卖的历史轨迹大陆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起步晚于国际市场,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有零星的佛像现身拍场;加之市场推介的不足,佛像拍卖未能引起广泛关注。这种状况延至2004年才开始有所改变。那一年中国嘉德、北京翰海首次在秋拍中推出金铜佛像专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李楠 《收藏》2007,(10):152-153
在山西朔州有一位佛像收藏家张庆,他与其他收藏家有一个区别,就是至今未转让过一尊佛像,对佛像“只进不出”。目前他的佛像收藏已有2000余尊,被人们誉为“三晋藏佛第一人”。他收藏的佛像中,最小的2厘米,是明代的青铜如来佛像;最高的1米左右,如高73厘米的明代铜鎏金观音菩萨坐像;年代最早的有北魏熙平年(516~518年)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最晚的有民国青铜观世音菩萨像。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13,(12):118-120
在古代,铜是非常贵重的金属,所以铜佛像一般尺寸较小。北朝和隋唐的小型金铜佛像遗存尚多,时有出土。这些小型金铜像中,以观音菩萨像数量届多,其次则为释迦牟尼佛像、阿弥陀佛像以及文殊菩萨像等(如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