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凡是做教师的,没有人不爱他的学生。但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到把他的爱均衡地给每一个学生。偏爱“尖子”生而冷落后进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种感情上的倾斜,对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极为不利,也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大障碍。 赞科夫说:“学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坚持不懈  相似文献   

2.
今年,我继续担任我校六年级某班的班主任.从事六年级班主任工作已经好几年了,我自认为比较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但是,有一个学生却让我手足无措. 他名叫杰,一个13岁的男孩,长得白净、漂亮.早在他读五年级的时候,我就知道他是学校里的"知名人物".打架、欺负弱小的同学,不爱完成作业,学习成绩较差——这就是他在进入这个班级之前留给我的印象.接手这个班级之后,我从前任老师那里对班里的学生一一进行了解,尤其是杰的情况,了解得更细致.我自认为对他已经掌握了比较充分的"第一手材料",而且,这样的学生我也见得不少了.  相似文献   

3.
爱为师德之本,没有爱的教育便是残缺的教育,班主任在班级里要将爱如阳光般播撒在每个学生的身上,在班级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学生的特点、兴趣等都有別与其他同学,所以我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后,会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特殊的个体施以特殊的爱,使每个学生都在属于自己的那方美丽的天空里尽其所有地发挥。  相似文献   

4.
爱为师德之本,没有爱的教育便是残缺的教育,班主任在班级里要将爱如阳光般播撒在每个学生的身上,在班级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学生的特点、兴趣等都有别与其他同学,所以我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后,会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特殊的个体施以特殊的爱,使每个学生都在属于自己的那方美丽的天空里尽其所有地发挥。  相似文献   

5.
师爱有道     
<正>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教学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用爱去帮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确,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了爱,也就没有了教育。  相似文献   

6.
侯惜峰 《中国教师》2010,(Z1):321-322
<正>关爱学生,原本是没有任何过错的。只是,如何理解关爱的内涵、如何把握关爱的尺度,却也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的。但总体上,我们似乎一直钟情于"爱"字当头,钟情于"和风细雨"。只要翻开相关的文字材料,这样的事例就比比皆是。有的确实动人肺腑,如此,学生深受感染,继而幡然悔悟自然也是情理之中了。  相似文献   

7.
朱丽丽 《广西教育》2014,(21):73-74
我国儿童文学作家冰心说:"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每一粒种子都需要用心培育才会破土而出,每一个花蕾都需要耐心浇灌才会开出美丽的花朵。学生也不例外,他们也需要得到老师的尊重和关爱,从而获得进步和发展。一、用心了解学生,给予学生关怀和温暖谁爱学生,学生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学生。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每一个问候都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拉近距离的感觉。如果一个教师缺乏感情,那么他的学生也就无法怀有一颗仁慈怜悯的心。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教师要以慈母般的爱去关心学生,以朋友般的诚去相待学生,用与众不同的魅力吸引学生,用公平的处事方式平等对待学生,用鼓励和赞扬的艺术打动学生,我们要以"不放弃,不抛弃"为班级管理的原则。这样必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相似文献   

9.
<正>爱对谁都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是谁都渴望得到爱,都希望被爱包围。尤其是年幼的孩子,不仅希望得到家人的爱,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当然我班的李同学也不例外,虽然他是个特殊的孩子。说起李同学全校的老师没有一个不知道的,他的特殊表现在他的身世上:生下来三个月母亲就离家出走了,现在李同学和脾气暴躁的父亲生活在一起;他的特殊还表现在他的家庭教育上,他完全属于在暴力下成长的孩子,稍微犯错便会挨一顿暴打,经常鼻肿脸青地来  相似文献   

10.
宣天明 《教书育人》2012,(20):18-19
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也是师德的核心。但长期以来,由于在许多教师思想中存在着"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的观念,因此,淡化了爱生意识。现在的学生,因信息来源渠道多样,受社会影响大,知识、阅历相对以前的同龄人要丰富,而且有的家长素质不高,心中对整个社会充满了牢骚和怨言,家庭的氛围直接影响到了学生,这些学生小小年纪似乎已看到了许多社会的阴暗面,对很多事物有了不良的心理定势。这时,就需要教师用自己赤诚的爱去消融学生心灵深处的坚冰,让他们看到生活中的美好和期望,从而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爱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并不难,因为他本身就讨人喜欢。然后,要爱一个"你不爱的学生"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这对每一个班主任来说更是一种考验。  相似文献   

11.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文坛巨匠高尔基也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要表现在言语上,更要身体力行地融入到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爱的阳光.  相似文献   

12.
正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教育成绩源于爱。"成功的教育都出自内心对孩子们的爱。只要有爱,倾注爱心呵护每一位学生,我们就会创造出优异的成绩。前教育部长陈至立曾说过:"学生在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最需要爱的时候。"我深深地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多年来,我一直把爱倾注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把爱播洒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一、用爱让"优秀生"不断进取优秀生,谁都爱他们。也正因为如此,优秀生  相似文献   

13.
爱,细如雨润     
每一个班级都存在着"后进生",怎样使这部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端正学习态度?这是摆在每一位班主任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班主任,我们都爱自己的每一位学生。但我们又常常会对那些"后进生""恨铁不成钢"。我们在教育学生时不能有偏差,更不能没有爱,但必须爱得适度,爱得理智。我班的小冠同学,初二下学期时,他就像变了  相似文献   

14.
每位老师都会遇到学生问题和问题学生,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有其特殊性。但是,这中间有一条策略是不变的,那就是用爱心来感化孩子,给孩子机会,让孩子自始至终都能感受到爱就在身边;对待特殊学生更加要有永远的爱,持之以恒的爱。作为教师,应把永远的爱献给特别的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伏广利 《生活教育》2014,(15):94-95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他爱国、爱民、爱教育。由于有了这种深切的"爱",才有了他那种"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执着追求。"爱"在教育教学中有着不同的理解,爱是对学生的关心、关怀,爱是对"后进生"的不放弃、不抛弃,生活教育中都处处体现行知先生的"爱"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6.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记得从前听过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个年轻人爱上了一个姑娘,想娶她为妻。姑娘说":如果你要娶我,就带着你母亲的心来见我。"年轻人听了,连忙向他的母亲要那颗心。母亲什么也没说就挖出自己的心交给儿子  相似文献   

17.
<正>记得有一首歌唱到"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述我在19年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一个特例。我怎样把自己的"师爱"送给一群特别的孩子——现在的六年一班。这是一个特殊的班级,说它特殊,并不是某方面优异于其他班级,而是班级里的学生脾气都特别的暴躁。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洋洋经常无故发脾气,动不动就大吼,生气的时候你千万不要靠近,因为他会摔东西、  相似文献   

18.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如果教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像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书本,但比不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一个完美的教师。"所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以大爱的心胸去关爱学生,强化职业情感,去爱教育,让爱与教育同行。  相似文献   

19.
胡海峰 《学周刊C版》2010,(3):182-183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这是我做班主任最真实的感受,班主任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组织者,也是学生最值得信赖的知心朋友,只有真诚地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每一个孩子的明天都灿烂,每一个孩子的明天一定都略胜于今天,才能使学生的素质综合评价落到实处,而不流于形式。下面我结合自身实践浅谈一下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点滴感受。  相似文献   

20.
田惠 《成才之路》2010,(21):86-86
当前,特殊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界比较关注的,我们只有对特别的他们施以特别的关爱,才能让他们走出心灵的低谷,到达充满阳光的彼岸。 在我的教育生涯里,有一个学生,让我记忆犹新。这个学生的父母都是聋哑人,高一开学时我就认识了他,一个瘦弱苍白的小男孩。他很少说话,上课时也不举手发言,也不和同学、老师沟通,虽然这样,他开学第一次月考就考了全班第一名,数理方面尤为出色!他的沉默和他的聪明,引起了我的注意,不禁让我想进一步了解他。我很想找他谈一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