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漫大战     
谈起动漫,人们会提起日本或美国的作品,中国的动漫家有什么能向美日同业学习呢?那就是要“刺中观众幻想的神经”。美国动漫的特色,是以“美国英雄主义”和“利用动画特技制造逼真感和震撼力”,来刺中观众幻想的神经。而日本动漫,以“细致的设计”及“以超现实的想象空间来满足观众对不可能实现之事的幻想”来刺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从机器到有机体 对创造的需求正在改变着人们工作环境的组织结构以及工作的内容.这些变化集中体现在对信息的使用和解释上.一个公司的前途依赖于它是如何获取信息、解释信息以及如何利用信息.比如,20世纪70年代时,正是由于底特律没能适时地了解到美国司机对节油型小汽车的需求并对此作出反应,从而使日本的汽车制造商得以有机会大举进军美国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3.
花费25年时间,利用直升机进入无人区探寻新物种——美国好莱坞科幻大片《金刚》在全球热播的温度还未散尽,就在人们还在对片中那个神秘小岛中“失落的世界”津津乐道时,一支国际科学考察队就为人们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寻找“失落的世界”:在新几内亚岛西半岛的富加山脉,科考人员  相似文献   

4.
动漫大战     
谈起动漫,人们会提起日本或美国的作品,中国的动漫家有什么能向美日同业学习呢?那就是要"刺中观众幻想的神经".美国动漫的特色,是以"美国英雄主义"和"利用动画特技制造逼真感和震撼力",来刺中观众幻想的神经.而日本动漫,以"细致的设计"及"以超现实的想象空间来满足观众对不可能实现之事的幻想"来刺中.  相似文献   

5.
世界未来研究会第七届世界大会将于1987年10月28~31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市举行。大会由坎布里奇成人教育中心主办。大会的主题是: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由于新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学习机会一直在增多。对于“学习”的理解越来越深刻;终身教育的任务正在发生变化,人们对终身教育的认识也日益深化。人们面临的艰巨任务是,在本世纪最后一个十年期间在教育方面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这个基础出发,人们将创造出美好的二十一世纪。大会的议题将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可供选择的教育形式; 2.就业、终身教育以及变化着的社会特性; 3.新技术的利用; 4.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系统中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信息索质’’(Information quality)一词最早于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I urkow ski提出的。美国图书馆协会认为,信息索质是人们知道什么时候要信息并找到评价及有效地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信息素质是构成人们终生学习的基础。是各学科和所有不同层次教育的基本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过去只属于体育用品的运动鞋,今天已变成时髦的象征,许多买东西讲究商标牌号的青少年,也对体育用运动鞋趋之若鹜.当今中国大大小小的百货商店里,纷纷辟出专柜销售各种各样名牌的运动鞋,而其中要数美国的“耐克“牌最受人们的欢迎.……  相似文献   

8.
美国《科学》杂志最近评选出1997年世界科技十大突破,它们是:-,英国科学家利用克隆技术成功地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头成年哺乳动物──绵羊“多利”。科学家们的这一城就虽然曾引起一番争论,但是这项技术将来在复制动物、使人们获得极其宝贵的医药以及其他领域里的应用前景是不容质疑的;二,美国“火星探路者”号飞船实现火星着陆考察,标志着人类采用更加廉价和快捷的机器人探测这颗红色星球的开端,“火星探路者”号和机界人“索杰纳”向地面发回了大量的数据和图片,表明火星要比人们原先想象的更像地球;三,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和…  相似文献   

9.
李大光 《百科知识》2011,(15):63-64
近来,网络安全的话题不绝于耳。无论是美以利用名为“超级工厂”计算机病毒(即“震网”病毒)对伊朗核设施实施“网袭击”也好,还是慕尼黑会议将网络攻击作为安全会议主要议题也好,还是全球IP地址宣布告罄引出下一代因特网也好,人们再一次认识和感受到网络与网络安全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冲击和影响。今年2月,美国和德国分别出台了其关于网络安全战略的报告,再次引起世界各国对网络安全建设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简岩 《百科知识》2007,(11S):1-1
今年的诺贝尔奖越来越让人感受到:人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科学。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的马里奥·R·卡佩奇、奥利佛·史密斯和英国的马丁·J·伊万斯,因为他们发明了“利用胚胎干细胞对小鼠引进特异性基因修饰的原理”。这是涉及人们生老病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塑人 《知识窗》2002,(9):37
说起老鼠,人们都很讨厌.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有的老鼠却当上了“警鼠“.美国的一些防爆专家利用老鼠个头小、嗅觉灵、动作快等生理特点,专门训练它来担任侦察工作.他们先将物色好的“警鼠苗子“关在铁笼子里,放到飞机场,让它们接触各种热闹的场面,习惯刺耳的噪声,并且使其见到来来往往的人群而不受惊害怕.然后又拿回到实验室里让它们辨认各种爆炸物的气味,从普通炸弹到塑料炸弹、邮件炸弹等等,通过电击让老鼠进行区分.老鼠在笼中受到电击后,会立即作出反应.这样经过几个月的训练,老鼠就能分辨出各种特殊的气味了.……  相似文献   

12.
合作创新的交易成本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企业间的合作创新和技术联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许多企业从传统的内部研究开发转向寻求外部的技术资源,在美国,1984年"国民合作研究法案”的通过更加速了这一趋势.有关数据显示,1996年美国企业利用外部资源进行研究开发的费用已占到总研发费用的12%~35%,而日本的这一数据已达到40%~60%,对创新技术的实证分析表明,技术联盟已经成为当前技术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3.
汪玉 《情报杂志》1999,18(5):108-110
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实施空袭。其后不久,科索沃冲突就已经开始向因特网蔓延,把网络空间变成了一个难以捉摸的战争地带。在这里,人们利用电子图像、电子公告栏和“黑客袭击”作为战争的武器。从许多方面来看,科索沃战争都可以说是第一场“网络战争”。北约的万维网站点平时很少有人问津,但是4月初却遭到了贝尔格莱德黑客的侵袭。他们使北约的计算机系统充斥了电子邮件和查询,使人们难以进入北  相似文献   

14.
美国科学家近日宣称,地球内部可能存在着一个水量相当于地表海洋总水量3倍的“隐藏的海洋”.这一发现也许有助于解释地球上海洋的水从何而来.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和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这一“隐藏的海洋”位于地球内部410公里至660公里深处的上下地幔过渡带,水分并不是人们熟悉的液态、气态或固态,而是以水分子形式存在于一种名为林伍德石的蓝色岩石中.  相似文献   

15.
晓夫 《知识窗》2002,(11):50
在美国的田纳西州,有一个地方,到处都是腐烂的尸体,不过,可不要小看这些腐尸,它们可都是“尸体农场“的主人.“尸体农场“是人们对这个地方的俗称,它的正式名字叫“诺克斯维尔研究场“,是美国法医学家研究人类尸体的场所,在这里正进行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腐尸实验.虽然这一实验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但直到今天,这座恐怖的“尸体农场“才揭开了其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6.
新式运动鞋     
现代人喜欢散步,可散步后,人们希望有一种快速的方法回家.新式运动鞋的创意正在于此.其结构是: 将溜冰鞋的转轴安装在运动鞋的底部.当人们想散步时,可使用鞋内侧“按钮”,把转轴暂时“隐藏”起来,以便散步;当想回家时,可打开“按钮”,利用转轴快速地回家.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对信息资源的逐步认识,信息资源的利用已从远古时期的从属地位上升到现代社会中的主导地位。近年来,人们普遍认识到: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与信息资源的利用密切相关。通过指尖按键实现与世界各地人们的信息交流,共享全球的信息资源,是多年来人们梦寐以求的事情。80年代发端于美国,目前已几近覆盖全世界  相似文献   

18.
在反恐斗争过程中,美国推行“大中东民主计划”。它是美国新外交战略的主要内容。这使得原本为世界所关注的美国反恐政策又出现一新亮点。对中东民主化的研究已成为国外新闻杂志的谈论焦点。人们关心的是大中东民主计划是否能成功、美国为什么要推行“大中东民主计划”、美国从中能得到什么、美国行为是否能让世人认可、中东地区人们是否真的能从此享受民主等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各国学者所研究的对象。一、美国中东民主问题研究的历史背景中东地区一直是美国的战略重点。1946年,美国就让在中东有过实际工作经历的前外交人员成立了中东研究…  相似文献   

19.
25年前,当肯尼迪任美国总统时,空间竞争业已开始,美国经济进入回升时期,计算机迅速发展。从今天起,再经过25年,人们将生活在新信息时代。虽然目前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使我们这幅未来社会的图景蒙上阴影。但是,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新信息时代将会对人们的工作发生什么影响。对劳动世界来说,信息时代已经到来。这一点可能已经没有疑问。每天,当人们在驱车上班途中使用移动式电话时,当人们在电子化办公室中工作时,当人们回到家中接通个人计算机做“家庭作业”时,都会感到信息时代的气息。每当我们想到“工作”,俄亥俄山谷中烟囱林立的工厂图景便出现在脑海中。美国各个州的州长在规划工业建设时,都把硅谷作为他们效法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魏佳 《世界发明》2003,26(12):28-28
1879年,美国著名的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结束了人类“黑暗”的历史。人们在欢呼、庆祝这一伟大发明的时候。富有远见的科学家已经看到了白炽灯明显的不足之处:它只利用电能的10~20%,其余80~90%的电能以热损耗的形式被浪费掉。“白炽灯靠电流加热,使热能转换为光能,这种电能的利用形式太浪费了,能不能开辟一条电能利用的新途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