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上升法”是辩证思维的重要方法,普通逻辑体系的构建遵循了由思维的抽象上升到思维的具体的逻辑步骤,“上升法”也是指导普通逻辑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 “上升法”即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就是把从对象中抽取出来的各种抽象的规定再加以综合起来,以再现对象整体的一种逻辑方法。(注:这里指的抽象和具体是指理性阶段中思维的抽象和思维的具体。所谓思维的抽象,是指反映客观事物一般属性和关系的抽象思想或抽象规定,这种抽象思想和抽象规定是从复杂的整体中抛开其它一般属性和关系而抽象出来的。思维的具体是各种抽象思想或抽象规定所组成的完整思想,它再现了客观事物的整体。)从思维的抽象到思维的具体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它包括起点、中介和终点三个基本环节。作为上升过程的逻辑起点,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征:①它是最简单最一般的本质规定;②它是构成具体对象的基本单位;③它以“胚芽”的形式包含着对象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一切矛盾。作为上升过程的逻辑中介,是指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整个过程中,从上升起点到上升终点之间的一系列范畴的联系和转化的中间环节。上升的中介具有三个特点:①抽象和具体的两重性。上  相似文献   

2.
建立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必须先确定一个最基本的范畴作为逻辑起点。这样,全部理论体系才能从起点开始逐步展开。如何准确确定逻辑起点呢?笔以为,需要了解作为逻辑起点的范畴应当符合什么条件;注意逻辑起点抽象的合理性和逻辑行程中的特殊性同时,准确确定逻辑起点需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3.
逻辑起点之于学科形成与发展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逻辑起点是构建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学科结构和体系最简单、最抽象的起始范畴和对象。逻辑起点的发展性,使学科理论体系的生成从自发转向自觉:逻辑起点的不同规定性,决定了学科理论体系性质的差异:逻辑起点的合理性,制约着学科理论体系的推演:逻辑起点的科学性,影响着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该学科指导下的专门实践的成败。  相似文献   

4.
试论职业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职业教育学是随着职业教育活动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教育分支学科,其逻辑起点应该是该学科的"元"教育学;是最简单、最抽象、最本质的规定;是作为整个学科体系赖以建立的根据和基础;应该与研究对象最初产生的东西相符合,逻辑的起点同时也是历史的起点.根据这些要求,"技能训练"应该是职业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其展开过程是职业教育产生和发展的主线.  相似文献   

5.
逻辑起点是构建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学科结构和体系最简单、最抽象的起始范畴和对象.逻辑起点的发展性,使学科理论体系的生成从自发转向自觉;逻辑起点的不同规定性,决定了学科理论体系性质的差异;逻辑起点的合理性,制约着学科理论体系的推演逻辑起点的科学性,影响着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该学科指导下的专门实践的成败.  相似文献   

6.
研究《资本论》、政治经济学和辩证逻辑的同志总要涉及到《资本论》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而在这里更经常讨论到什么是《资本论》的逻辑起点,什么是《资本论》的最抽象范畴的问题。毫无疑问,大多数人认为的《资本论》作为逻辑起点的最抽象范畴是商品,这个论  相似文献   

7.
逻辑起点问题对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理论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从中国成人教育历史与实践和学科逻辑起点的本质规定性出发,该文认为成人学习是成人教育学科体系中最原始、最基本、最简单的范畴。由此可以把成人学习作为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8.
媒介素养教育的逻辑起点是媒介对人的影响,因为媒介对人的影响是媒介素养教育体系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起始范畴;它揭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最本质规定;它作为逻辑起点同时也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起点。确定媒介素养教育的逻辑起点,有利于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蓬勃开展,有助于提高研究者思维的逻辑性,并促进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健康开展。  相似文献   

9.
逻辑起点不应被界定为"一个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而应被界定为"一个假定".从逻辑起点出发构建科学或学科理论体系是一种"从抽象到具体"的理论生发路径,"从具体到抽象"与之并行不悖,理当耦合并用.具体理论可以存在"单数逻辑起点",也可以存在"复数逻辑起点",而学科作为具体理论的集合体只能存在"复数逻辑起点".对于学科理论体系构建而言,"复数逻辑起点论"相较于"单数逻辑起点论",具有更强的"理论张力"和"理论体系建构力".基于高等教育学的开放性,我们必须走出"单数逻辑起点论"的桎梏和樊篱,树立"复数逻辑起点论"的思维逻辑和行动框架,进而探寻和打通多中心、多起点、多端口、多支点、多维度的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构建之路.  相似文献   

10.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科逻辑起点的界定与单一理论逻辑起点的界定是不同的,只有清楚学科逻辑起点的界定标准才便于从纷繁复杂的学科概念中找到该学科的逻辑起点。将“现实的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理由在于,“现实的人”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领域的高度抽象,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发的历史起点,是导引着思想政治教育学主题的基础概念,是规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11.
逻辑起点是学科研究域内最一般的抽象规定,根据逻辑起点可以推演出学科的理论范畴,是学科整个理论结构的基础。教育技术学科的逻辑起点对该学科及其理论结构的构建起着决定性、基础性的作用。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确立是教育技术学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但是目前国内的专家学者在这个方面存在很大的分歧。笔者对近些年不同的教育技术逻辑起点观进行归纳总结,试图对国内有关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认识进行全面概括,并引起同行思考,提出新的教育技术逻辑起点——借助于媒体技术的教育.并对这个逻辑起点依据逻辑起点的五项标准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成人教育学科的逻辑起点所谓逻辑起点,是指某一学科体系中最原始、最基本、最直接、最简单和最普遍的范畴,它是构建该学科体系的起始点,人们可以从这一逻辑起点出发,借助逻辑手段,层层推导,逐步展开,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由简单演变为复杂,由低级发展为高级,最终构成该学科严密的逻辑系统。逻辑起点问题是任何一门学科体系中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直接决定着一门学科的独立性和成熟度,因而诸多学科都在着力研究并确立自身的逻辑起点。截止目前,逻辑起点问题研究对成人教育学科来说依然是一个空白,这恐怕是人们对成人…  相似文献   

13.
逻辑起点是学科研究域内最一般的抽象规定,根据逻辑起点可以推演出学科的理论范畴."人论",就是对"人的基本问题"即人性和人的发展问题的认识."人"是所有管理系统的主体构成要素,人在管理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人在管理理论中的基本位置,管理理论范畴的建构必须从对"人的基本问题"的追问开始.从基于"政治人"论的古代政治管理、"经济人"假设下的现代经济管理和"文化人"视野下的当代文化管理等管理理论之"人论"的逻辑起点,分析教育管理理论研究中的人性观,推演出"人论"作为教育管理学理论范畴逻辑起点的适切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教育学逻辑起点:昨天的观点与今天的认识(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学习”是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正是在这种对许多教育学逻辑起点论的学习、研究和评析的过程中,逻辑起点的形象才渐渐在我们的认识中变得清晰一些:它除了满足逻辑起点的一般要求之外,还应是教育学本身独有的或加以特殊规定的基本范畴,与作为研究对象的范畴在性质上相同或相近。依此为指针,在教育学的范畴中,我  相似文献   

15.
现代科学学科的逻辑起点,应该是经过反复抽象出来的本学科源头的核心,是连接本学科系统内及本系统与外系统各范畴和概念群的关键点。从这些点出发,可以“顺藤摸瓜”,找到整个系统及系统间的关系网络,也可以从这些点出发开展研究,进而建立本学科的逻辑体系。显然,从什么样的逻辑起点出发,对建立本学科逻辑体系,有关键性的作用,作为现代教育学对象的现代教育有不同于其它客观现象的相对独立性,因此,现代教育学研究应以其独有的基本范畴作为自己的逻辑起点。从理论上探讨现代教  相似文献   

16.
认为研究生教育学学科衍生发展的成熟度为构建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架构理论体系的核心是确定逻辑起点,逻辑起点是理论体系的开端范畴,并且具备唯一性。揭出研究生教育学逻辑起点的确立必须从研究生教育存在入手,对研究生教育活动进行合理抽象。“研究”作为研究生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符合三个条件:在研究生教育活动中,它是最简单、最基本、最一般的现实存在;蕴含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一切矛盾和可能的胚芽;与研究生教育学的历史起点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逻辑起点的确证是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人格作为学校道德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是整个学科体系中最简单、最抽象的辩证范畴,是标志学校道德教育学直接存在的历史范畴和发展趋向。人格对于学校道德教育学科是清晰和明确的,能孕育和推导出学科的公理系统和概念体系。  相似文献   

18.
管理学逻辑起点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与管理活动的历史起点相一致,组织是管理活动中最简单、最普遍、最基本的范畴,从组织概念可以演绎出一系列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学的逻辑起点是组织。  相似文献   

19.
谈教育学的逻辑起点与刘晓东“文化授受”说商榷杨晋明任何一门科学,都有作为经过反复抽象出来的、本学科源头的核心的逻辑起点,教育学当然也不例外。教育学逻辑起点的认识与揭示,是人们的主观意识对教育学实在的客观反映,是对教育学网络范畴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哲学...  相似文献   

20.
巴门尼德的存在范畴的提出既是希腊语言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哲学自身发展的逻辑结论。他的存在既不是物质的东西,也不是精神的东西,而是最普遍最抽象最一般的类似本质的哲学概念。存在范畴的提出实现了希腊哲学的转变,标志着哲学本体论的开始,直接影响后来哲学思想的形式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