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2004年第61届美国金球奖中,塔利班垮台后第一部完全由阿富汗人制作的电影《奥萨玛》获得最佳外语片奖。虽然这部电影最终没进入翌日公布的第7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但不能否认,包括《奥萨玛》在内的几部由非专业演员出演的电影,却感动了去年的各类艺术电影节。  相似文献   

2.
陆高峰 《传媒》2007,(10):63-63
近日英国最权威的电影杂志《Total Film》选出"史上百位伟大导演",希区柯克排在第一,中国导演李安排第41位,吴宇森、王家卫分别排第85位和第94位,这个名单上竟没有出现中国内地认知度最高的电影导演--张艺谋,因此立即在国内各大电影论坛炸开了锅.  相似文献   

3.
吴倩 《报林求索》2012,(8):74-79
<正>中国电影票房已经突破百亿元,但是国产片在整个电影市场所占的份额,却越来越小。今年中国又扩大了进口美国电影的份额,国产片"小舢板"拿什么和国际大片抗争?一个狐妖,一位将军,一位公主。故事则是纠葛中的前世今生。走进影院的人,也许是为了看陈坤、周迅,或者是为了看结婚后息影两年复出的赵薇,有人是为了看杨幂,有人为了看冯绍峰,上些年纪的,则大部分是费翔的歌迷。豆瓣上,乌泱泱3万多条影评。赞的给打五颗星,说"感觉不错,没有辜负我先睹为快的期待,演员很过硬。"批评的只打一颗星,认为此片"秒杀《无极》,比肩《战国》,东方魔幻就是一盘乱炖。"  相似文献   

4.
黄素影 《档案天地》2012,(4):4-6,17
黄素影。1919年1月出生,江苏苏州人,原北京电影制片厂优秀演员。建国前曾先后在上海救亡演剧宣传队、中国艺术剧社、中华剧艺社从事演剧活动,演出过《北京人》、《日出》、《雷雨》、《孔雀胆》等名剧。1949年调北影演员剧团。先后在数十部影片中扮演角色。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十八岁走上表演之路,在《吕梁英雄》、《早春二月》、《小兵张嘎》等几十部影片中有过优秀表演。1984年,黄素影从北影退休。而后的她不但没有淡出荧屏。反而出现在更多的作品当中,《卧虎藏龙》、《手机》、《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第一书记》等一部又一部作品,见证了黄素影宝刀不老的实力。她应该是中国还活跃在银幕上的最年长的电影演员。1993年,她因《天伦》获第三届长春电影节最佳女配角;1997年,获第六届学会奖金凤凰奖;2001年,她因《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获得第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奖。2002年获得第六届长春电影节最佳女配角奖.2003年第三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女主角:2009年第十三届“北京放映”终身成就奖。  相似文献   

5.
苗苗 《档案天地》2010,(5):7-10
苗苗。中国电影女演员。原名黄禾。父亲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的老演员.母亲曾是河北省河北梆子剧团的主要演员。受家庭及周围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她从小就对表演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1976年。苗苗首次在影片《牛角石》中扮演角色。1989年她在影片《豆蔻年华》中扮演女主角姚小禾,并因此获得第1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提名。此外,苗苗还在《亲亲我,老师》、《燃烧的雪花》等影视剧中扮演主要角色.因出色的表演荣获多项大奖。  相似文献   

6.
好莱坞大片《X战警:逆转未来》掀起2014年中国电影暑期档的观片热潮,在这部明星云集的大制作中,不仅有中国演员范冰冰出演X战警之一,而且X战警们最后的避难之所也选在带有中国宫殿风格的地宫。这种中国演员在好莱坞电影中打酱油、中国作为电影背景的现象已经不具有新闻效应,  相似文献   

7.
王心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影坛上最著名的“英俊小生”,是广大观众最喜爱的电影演员,是无数少男少女们最拥戴和痴迷的“青春偶像”;1962年被文化部评选为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之一,1982年第五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得主,1995年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当选为文化部评选出的126名“中华影星”之一。  相似文献   

8.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11,(20):84-84
汤唯获封韩国影后 有“韩国奥斯卡”之称的韩国百想艺术大赏最近在首尔举行颁奖礼,汤唯凭《晚秋》获得电影类最佳女主角,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华人。汤唯因此在韩国人气急升,连她早。年出演的《警花燕子》也被韩国片商买走。  相似文献   

9.
纵观中国电影发展史,在"十七年"期间曾出现了一波文学与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热潮.本文首先就文学与电影这两种艺术形态之间密切的关系进行分析;其次,对"十七年"这一特殊时期的电影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进行概述;最后以小说《祝福》的改编为例,通过对《祝福》的改动,做到了由小说至电影的艺术创作,也成为"十七年"期间文学与电影跨文化传播的范例.  相似文献   

10.
李彤 《东南传播》2021,(11):68-70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百年建党之际,《1921》《革命者》《红船》等讲述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的影片相继上映,并取得不俗成绩,部分电影甚至实现了"破圈"传播效应.本文研究试图从正在热映的建党百年红色电影《革命者》出发,对其叙事模式、人物塑造、视听语言方面进行详尽剖析.试图梳理出近两年红色电影在人物塑造和史诗叙事等层面呈现出的异质性,这也是未来中国红色电影的创作规律和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