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精讲知识点 1)钝化反应 强氧化性是硝酸最重要的性质,常温下,浓硝酸将铁、铝表面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将硝酸和金属隔开,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此现象称钝化,故可用铝或铁制的容器盛装、运输浓硝酸.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化学第一册,介绍硫酸的性质时,有这样一段话:“常温下,铁遇浓硫酸、浓硝酸,能够在金属表面生成一薄层致密氧化物保护膜,阻止内部金属继续跟浓酸反应,即出现钝化现象。”这段叙述中并未表明铁的状态,其实是否发生纯化,与铁的状态关系很大。我曾做过许多次对比实验,若将适量铁粉撒入浓硝酸或  相似文献   

3.
1问题的提出在高中化学第二册§4-2中我们已经学过: “在常温下,铁遇到浓硫酸、浓硝酸时,则发生钝化, 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这层薄膜可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被氧化”。  相似文献   

4.
浓、稀硝酸跟铜反应比较实验新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硝酸的主要特性是具有强氧化性,能跟多种金属单质反应。常见的金属单质有钠、镁、铝、锌、铁、铜等,其中铜跟硝酸反应最具代表性,可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了解硝酸跟变价金属铜反应情况,因此新、旧教材中都编有浓、稀硝酸跟铜反应的演示实验。硝酸跟铜反应的现象与硝酸的浓度有关,浓度不同,其反应速率、产生有毒气体的种类和颜色以及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颜色等均不相同。如何将硝酸跟铜反应的实验现象都能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能引起学生深刻地思考和自觉地探究实验现象与化学本质的因果关系,对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以及培养学生的能力将起…  相似文献   

5.
硝酸的主要特性是具有强氧化性,能跟多种金属单质反应.常见的金属单质有钠、镁、铝、锌、铁、铜等,其中铜跟硝酸反应最具代表性,可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了解硝酸跟变价金属铜反应情况,因此新、旧教材中都编有浓、稀硝酸跟铜反应的演示实验.硝酸跟铜反应的现象与硝酸的浓度有关,浓度不同,其反应速率、产生有毒气体的种类和颜色以及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颜色等均不相同.如何将硝酸跟铜反应的实验现象都能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能引起学生深刻地思考和自觉地探究实验现象与化学本质的因果关系,对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以及培养学生的能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下面介绍一种从教学的角度,科学地设计出浓、稀硝酸跟铜反应比较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6.
利用输液软管先制作盐桥,对中学化学中浓硝酸能钝化铁的底限浓度、铝与同浓度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难易程度等模糊问题进行了电化学实验的设计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一、Al的钝化Al与Fe一样,常温下在浓硝酸或浓硫酸中能生成一薄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反应继续进行,即发生钝化。例1 欲除去铝锅上的锅垢,可选用的化学试剂是()。(A)醋酸溶液(B)浓硝酸(C)NaOH溶液(D)Na_2CO_3溶液解析:(C)、(D)不能溶解锅垢;(A)能溶解锅垢,也能腐蚀铝锅;只有(B)能溶解锅垢,又使铝发生钝化,所以选(B)。二、Al的“两性”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必修1专题3第1单元中“铝及铝合金”有一个铝遇浓硝酸、浓硫酸的钝化实验,在教学设计时,为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设计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与铝与浓硫酸反应进行对比,根据不同的实验现象引出钝化并进行分析,继而引导学生对是否已钝化进行探究.在实验准备中发现铝与稀硫酸反应很慢。  相似文献   

9.
一、理解电离的概念1.条件:物质溶解于水。2.要点: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3.说明:(1)电离与通电与否无关;(2)电离后的溶液不显电性;(3)有些氧化物溶于水时,真正发生电离的物质是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的酸或碱。二、掌握物质之间的反应规律1.置换反应反应能否发生,首先要考虑金属活动性顺序。(1)金属 酸盐 氢气反应条件:①金属必须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②酸通常为稀盐酸或稀硫酸,硝酸或浓硫酸与金属反应不能产生氢气。(2)金属 盐另一种金属 另一种盐反应条件: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  相似文献   

10.
金属的钝化     
某些金属经阳极氧化或化学方法处理后,由活泼态转变为不活泼态的过程叫做钝化。钝化分为电化学钝化和化学钝化两类。金属钝化后,其化学活动性大大降低,耐腐蚀性大大增强。金属的钝化是由于金属和介质作用后,在金属和介质之间生成一薄层致密的化合物保护膜的结果。这层保护膜可以是氧化物,也可以是盐类。例如,在常温下,铁表面可被浓硝酸氧化成结构较复杂的氧化物(Fe_8O_(11)),使铁变为钝态。在室温或不太高的温度下,氟气可与铜、铁、镁、镍作用而生成氟化物薄膜,使这些金属在氟气中呈钝态。  相似文献   

11.
以浓硝酸为电解质溶液,以铜、铝为电极,通过导线连接灵敏电流计构成原电池.通过观察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的变化即电流反转现象,来表征铝的钝化行为.利用该装置考察金属铝在不同浓度硝酸中的钝化情况,探寻引起金属铝发生钝化的硝酸浓度的临界值.此外,本实验装置采用塞有棉花的具支U形管作为原电池载体,能够有效处理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具有绿色环保、操作简单等特点,可用于课堂演示.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三节铜与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是在试管里各放入一小块铜片,分别注入浓、稀硝酸,用导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通过此实验说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并通过观察产生的气体颜色证明浓、稀硝酸还原产物不同。  相似文献   

13.
硝酸与金属的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知识点,由此编制的有关习题变化多端,其命题的思路广、隐蔽性强,解题的灵活性高,备受命题专家的重视·【知识精要】HNO3是氧化剂,它能氧化很多金属,如Cu、Ag、Hg等,不能氧化Au、Pt、Ir等金属·具体表现为:1.Fe、Cr、Al等易溶于稀HNO3,却不溶于冷的浓HNO3,其原因是在这些金属表面形成了一层不溶于浓、冷硝酸的致密的氧化物,呈现“钝态”·2.Sn、Sb、Mo、W等金属和浓HNO3作用,生成含水的氧化物或含氧酸,如β-锡酸SnO2·xH2O·3.王水(浓HNO3与浓HCl体积比为1∶3的混合液)可溶解不能与硝酸作用…  相似文献   

14.
硝酸是三大强酸之一,它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有很强的氧化性。劳动人事出版社出版的全国技工学校通用教材《化学》第四章第四节讲到硝酸的氧化性时,有一演示实验,其做法是“在两支放有铜片的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的浓硝酸和稀硝酸,观察现象。”“从实验中可看到,浓、稀硝酸都能与铜反应,前者反应激烈,有红棕色的NO2气体产生;后者反应较慢,有无色气体NO产生,在试管口呈红棕色,这是NO遇到空气中的氧被氧化成NO2的缘故”该演示实验方法简单,便于操作,效果比较明显,成功率高,但是产生的有刺激气味的有毒气NO2直接污染教室环…  相似文献   

15.
铁铝的钝化实验云南省大姚师范学校(675400)张雷钝化是指金属表面被强氧化剂氧化而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金属跟其它物质之间的反应的现象。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这一现象,可以补充下面的实验。将铁钉、铝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除去表面的氧化物,取出洗...  相似文献   

16.
硫酸和硝酸是中学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化学试剂,且都是常用的强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与碱及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硝酸还具有不稳定性,硫酸和硝酸都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本文就它们的氧化性作一小结,使学生加深对硫酸和硝酸氧化性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7.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在整个中学化学知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判断未知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判断金属在酸和盐的溶液中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对应金属离子的氧化性强弱顺序。现将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的题型归纳如下:一、判断型1.判断金属跟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例1下列各组物质能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的是()。(A)铁和稀盐酸(B)铜和稀硫酸(C)锌和稀硝酸(D)铝和浓硫酸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统编教材高级中学课本化学(必修)第一册(P.180)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第二册(P.26)中均提到碳与浓硝酸能反应,以说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由于该实验课本对此实验没作要求也很难做成功,所以教师只能运用推理方法讲解浓硝酸的这一特性.  相似文献   

19.
正金属与硝酸的反应是一类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其有关计算涉及知识面广,对初学这部分内容的同学来说难度较大.本文旨在思维模型的建立和解题技巧的突破,不当之处,敬请同行指正.一、指导思想1.思维模型建立2.由浓变稀的思想金属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时,由于随着反应过程中硝酸的不断消耗、加上反应生成的水不断增加,硝酸的浓度逐渐降低.金属与浓稀硝酸的反应产物是不一样的.所以一定要注意:当  相似文献   

20.
1.以巧设疑。引导学生质疑。例如:在硝酸的氧化性科学探究实验教学中,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实验的设计思想是什么?为什么选铜作样本与浓、稀硝酸反应?铜与浓、稀硝酸反应会有什么显著区别?学生在上述问题的启迪激发下产生一种急于求知的欲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