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平 《当代电大》2004,(1):19-20,23
第三编 1 977—1 985年的中国文学11 1977—1985年文学思潮概述4 4 )“五四”精神的复兴“三只报春的燕子”:《曙光》、《班主任》、《哥德巴赫猜想》。“两为”方针与“两为”口号。4 5 )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到“改革文学”“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的主要区别。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到“改革文学”的发展变化。4 6 )从“启蒙的文学”到“文学的启蒙”两种启蒙传统:“启蒙的文学”与“文学的启蒙”。“审美的文学”的发展演变。12 心灵的伤痕4 7)《伤痕》与“伤痕文学”“伤痕文学”的出现及其发展。《伤痕》与其他…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学存在着多种意义转变,其中作家身份的代际转换和学思潮的流变与西部学密切相关。从“右派”作家的现代性启蒙到“知青”作家的浪漫追忆,再发展到先锋派的叙事革命,直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的“新生代”的个人写作;学思潮从伤痕、反思、改革、化寻根到新写实和先锋派。西部学成名于伤痕和反思学,贡献在改革学和化寻根,游离于新写实,彷徨于先锋派,出现逐渐边缘化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后知青文学”的新写实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知青文学”和“后知青文学”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十几年间,数以百万计的知识青年卷入了上山下乡运动中。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产生了当代文学史上的“知青文学”一脉。这一文学思潮的开初时具有震聋发聩意义的是卢新华的《伤痕》,此后产生了如孔捷生的《南方的岸》、王安忆的《广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20世纪是一个矛盾的世纪,这期间既有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又有对西方文化的接受与传播。矛盾的世纪造就了矛盾的文学精神,由此带来的是不同文学流派的不同文学观。从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到新月社、语丝社;从启蒙文学、革命文学到伤痕文学、反思文学,都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舞台上演绎了一段不俗的历史,尤其是启蒙文学与反思文学,更是形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精神的一次浪漫回照。  相似文献   

5.
汪曾祺作写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受戒》抛开了新时期"反思文学"反思文化的苦难历程,从"伤痕文学"十年文革的罹难中解脱了出来,被奉为短篇之经典。该篇小说审美的独到之处在于它对人性美进行了新的道德厘定和价值重塑,对新时期文学的复苏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伤痕文学”为发轫,继“反思文学”之后,在当代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股以反映当前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为题材的“改革文学”热。从许多工厂到蒋子龙那里邀请乔光朴发展到后来社会各界纷纷谈论李向南,一时间,街头巷尾,众口一语,“改革”成了公众议论的热门话题,“改革文学”也因此而格外引人注目。然而,曾几何时,这股热潮逐渐被“寻根”的劲风所吹退。以韩少功、郑万隆、郑义、阿城、李杭育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中青年作家,高攀着追寻中华民族文化之根的大旗,把展示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继“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之后的“改革文学”为当代文坛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与生机,它的功绩是不可抹煞的。同时,它也表现出明显的不足,即改革文学的模式化倾向,其主要表现在:主题表现的概念化,形象塑造的类型化和情节发展的公式化。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六大文艺思潮(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波浪迭涌,“以各领风骚三五载”的匆匆步伐竞相“赶潮”,迅速交替抑或急剧嬗变。  相似文献   

9.
一新时期文学从“伤痕”开始,历经“反思”、“改革”等波澜壮阔的阶段,到1983年左右,“寻根”文学——从某个角度看,也可称为“回归”文学——开始在文坛上初露端倪,到了1984——1985年间,这种以文化寻根意识所导致的创作现象已经蔚为大观,呈现了新人辈出,名篇似锦的昌盛景象,自《北方的河》起,张承志的硬健的雄风展示了对现代都市文化的顽强对立。他的《残月》,《黄泥小屋》,《胡涂乱抹》等篇章。不但在动荡的现代文化中注入了不合谐的因素,而且超越了现代时间的具体性。它常常显示出抽象的历史背景,又展示出无尽的未来,现代与历史的对立,都市与自然的对立,西北宗教与东北世俗的对立,成为张承志文化寻根的出发点。另一位具有独特风韵的作家阿城,以《棋王》,《孩子王》,《树  相似文献   

10.
在相近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新时期的伤痕、反思文学与昆德拉的小说创作有着某种内在相似。本文从对极权政治的共同批判着眼,由昆德拉“超越政治的人性之思”的小说创作再次反观当代伤痕、反思文学创作的内在缺陷:政治的拘囿,使文学对历史悲剧的追问和人性的书写缺乏应有的深度。并由此迥异的文学景观引发对创作主体的思索与省察。  相似文献   

11.
台湾80年代的大陆文学研究,按台湾著名大陆文学研究者陈信元的看法,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979年至1985年为第一阶段,其研究的重点是大陆的“伤痕文学”,先后出版了高上秦主编的《中国大陆的“抗议文学”》、叶洪生编的《九州生气情风雷》、吴丰兴的《中国大陆的伤痕文学》、周玉山的《大陆文艺新探》和张子樟的《人性与“抗议文学”》等,大多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文学上的偏见。这一阶段比较有价值的是对大陆“愿俄诗”的研究。《创世纪》1984年推出《大陆朦胧诗特辑》,并同时刊载叶维廉《危机文学的理路——大陆股陇诗的生变》和洛夫…  相似文献   

12.
1987年以来出现的“新写实流派小说”现象是我国当代文学在历经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现代派文学、开拓(改革)文学及至寻根文学之后,转入对个人主观认定的一种生存状态迫不及待的关注,体现出一种现世的温存。从对当代文学现实主义道路的探索作一个纵向的短期考察中,将其定性为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生活中大量生命个体生存状态顾影自“怜”,并对其总结出两大本质特点。  相似文献   

13.
□改革与发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建设合格的本科院校而努力詹培民(3.1)实施品牌战略繁荣学术事业——《涪陵师范学院学报》发展战略研讨会述评梁鸿(3.4)□21世纪文论少数民族大众文学的可能性黄薇论从西方“即物主义”到中国“新即物主义”的变迁——里尔克与李魁贤之比较杨四平《田野的风》与《毁灭》、《铁流》的艺术比较王智慧清醒与茫然:知识分子与农民表现主体的双重思想困境宋剑华“主流价值观与百年中国文学”笔谈主持人语宋剑华颠倒的启蒙熊权英雄的意义戴莉历史的语境戚学英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学的策略李晓峰全球化语…  相似文献   

14.
1 填空 1)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__时期、__时期和新时期三个时期。 2)“新时期文学”是指__年以后的文学,这时期最先出现的文学现象是“伤痕文学”,稍后又出现了__和“改革文学”。 3)“颂歌”是指__年代前期诗歌创作的主流,它的主要内容是歌颂__、歌颂党和领袖,歌颂新的生活。 4)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一年间,田间把他以前创作的叙事诗__发展为近两万行、上下两卷、共七部的长诗。 5)李季的叙事长诗__共分三部:__、《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玉门儿女出征记》。  相似文献   

15.
生存表演:从《走向混沌》到《血色黄昏》丁胜如一新时期文学10余年里历经"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等阶段,但这些文学思潮多随社会思潮而起迭,作家们多是以急切救世心情而加入启蒙者行列。然而,因为"急切"和"焦灼",其理性思考便难干深入。晚近几年(1985...  相似文献   

16.
把问题置于“五四”文学启蒙的历史语境,从文化价值视角,系统归纳《呐喊》《彷徨》题材构成与主题意蕴的启蒙内涵,从启蒙对象、启蒙主体、启蒙本身三方面,阐释其启蒙题材与主题深刻的文化历史底蕴和文学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粉碎“四人帮”为历史的转捩点,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历史新时期的发端,中国人民迎来了社会大变革的新时代,中国当代文学也跨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中国作家们的文学观念、思维方式、创作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从“反思文学”到“改革文学”,再到“探索文学”,文学园地里呈现出一派纷繁杂沓的景象。“多样性”、“丰实性”、“多边探索”、“多元走向”……这样一些字眼,常常被人们拿来作为对新时期文学的现状和态势的概括和描述。新时期文学这种状况的形成,当然有着社会、历史、时代以及文学本身的复杂而深刻的原因。其中作家的审美理想的嬗变,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新时期文学的审美理想有哪些新变?对此应当如何评价?这对于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学发展规律,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文学的健康成长,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新时期文学的审美理想新变,首先表现为审美对象的变更,即发生了从“英雄”到“普通人”的位移。长期以来,文学创作的目光集中在英雄人物身上。这一方面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在火与血的革命战争年代里,在急风暴雨的改天换地的斗争中,涌现了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豪杰,文学创作理应描绘他们的风姿,讴歌他们的业绩。但是,另一方面,由于  相似文献   

18.
198 4年前后 ,正是所谓的伤痕文学向反思文学、改革文学过渡的时候。新时期文学一浪高一浪地发展着 ,文学承载着时代的使命 ,人们从文学中寻找着思想和力量。这一年的第 1 0期《人民文学》发表了何立伟的短篇小说《白色鸟》 ,它让不少读者的眼前一亮 ,但并没有格外地引人注目。第二年春天 ,中国作家协会公布的 1 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作品篇目中 ,《白色鸟》赫然在目 ,人们这才蓦然回首 ,重新打量这篇短短的小说。《白色鸟》确实显得有点“另类” ,它一点不像流行的情节小说 ,也没有触及什么重大的社会主题。它展示了一幅优美、宁静的…  相似文献   

19.
1 填空 1)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__时期、__时期和新时期三个时期。 2)“新时期文学”是指__年以后的文学,这时期最先出现的文学现象是“伤痕文学”,稍后又出现了__和“改革文学”。 3)“颂歌”是指__年代前期诗歌创作的主流,它的主要内容是歌颂__、歌颂党和领袖,歌颂新的生活。 4)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一年间,田间把他以前创作的叙事诗__发展为近两万行、上下两卷、共七部的长诗。 5)李季的叙事长诗__共分三部:__、《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玉门儿女出征记》。 6)李季建国后诗歌创作最重要的内容是以__和__为代表的表现石油工人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是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的优秀长篇小说,创作于一九七八至一九七九年间。当时,我国文坛扫除了“四人帮”设置的种种障碍,作家们乘着党的“三中”全会的春风,以深沉的思考、锐利的目光、强烈而鲜明的时代感情以及艺术上大胆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开创了社会主义文学的新时期。用痛苦的血和辛酸的泪浇灌出来的“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风行文坛,成为文艺百花园中引人瞩目的奇花。“伤痕文学”着力于描写人物的不幸遭遇,来揭露十年动乱在人们肉体上和心灵上留下的“伤痕”;“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