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敏 《考试周刊》2014,(43):184-184
正21世纪,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实施,音乐教材的编写也在不断革新,使教材内容尽可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进而让学生对这本是学生"应该学"的音乐产生兴趣,但是大部分学校的音乐鉴赏课堂里还是出现学生睡觉、看课外书、低声闲聊、甚至吃零食等现象,因而出现"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尴尬情形。因而,新世纪的音乐教师任重而道远,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取得较好的课堂  相似文献   

2.
田丽萍 《成才之路》2013,(15):61-61
现代的中学生,都是"90后"的新新派,绝大多数人喜欢音乐,特别是喜欢流行音乐,他们爱上音乐课,但不太喜欢学课本上的一些内容,因此,音乐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认识流行音乐,要精选教材,让健康的流行音乐走进中学音乐教学,充分发挥先进教育设备的优势,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付倩 《辅导员》2013,(Z2):143
中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黄金期,思维活跃,热情好学,接受能力强,他们往往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究其原因,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注重唱歌技能和技巧的训练,从而淡化了音乐艺术的趣味性和完整性,教材上的音乐与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相差甚远,学生就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新课程理念,创设和谐的音乐情境,让学生既喜欢经典,又保持自己的流行,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在快乐中培养能力,学会创新。一、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传统的音乐教学只注重独立的知识与反复的歌唱技能训练,所以学生容易疲倦。托尔斯泰说:"音乐  相似文献   

4.
付倩 《辅导员》2013,(16):143-143
<正>中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黄金期,思维活跃,热情好学,接受能力强,他们往往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究其原因,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注重唱歌技能和技巧的训练,从而淡化了音乐艺术的趣味性和完整性,教材上的音乐与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相差甚远,学生就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新课程理念,创设和谐的音乐情境,让学生既喜欢经典,又保持自己的流行,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在快乐中培养能力,学会创新。一、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传统的音乐教学只注重独立的知识与反复的歌唱技能训练,所以学生容易疲倦。托尔斯泰说:"音乐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都喜欢音乐,但是,他们基本上不喜欢唱教材里的革命歌曲,笔者认为,那是因为老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太少,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就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列举了几个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柳明材 《儿童音乐》2016,(11):57-61
新的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很多教师和教研员针对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喜欢流行音乐不喜欢教材音乐"作了很多努力,当前的教材的呈现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日常教学中,我们却发现,相当一部分的音乐教学还是不尽人意.新的教材学习往往强加给学生,教学的过程"味同嚼蜡".  相似文献   

7.
<正>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喜欢上音乐课。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呆板,过于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尤其是灌输式的教育对部分原本不喜欢音乐的学生会产生一种课堂压抑感,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厌学心理。心理学家指出:良好的心境会使人在充满情趣、生机勃勃和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学习。所以,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具有良好的心境,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和愉悦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从而变"厌学"为"乐学"。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高中生在过重的学习压力下,都喜爱音乐,但他们大都喜欢的是流行音乐,而不是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的歌曲与乐曲音乐,教与学形成了一定的反差。本文对一些流行音乐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学生对音乐兴趣,挖掘歌曲内涵,引导学生如何欣赏音乐、理解音乐、分析音乐,全面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9.
调查表明,音乐虽然是许多同学最喜爱的,但却有大批的同学不喜炊上音乐课,虽然国家教育部门花了大力气去改编教材,让它尽量符合学生学要,贴近现实生活,但其结果还足有许多的同学不喜欢上音乐课,不喜欢音乐教师,甚至讨厌音乐课,分析原因,大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音乐是一门因重复而呈现价值的艺术。音乐学习的基础是音乐记忆,但是,随着视听设备的普及,我们的记忆能力越来越弱。纵观现在的音乐课,上至国家级的优质课,下至日常课,教师往往只教会学生"视唱",而没有教会学生"背唱"。平时的音乐课中,教师对学生的歌词记忆没有要求,再加之现在音乐教材循环使用,学生不能将书带回家,完整背唱歌曲就更是难上加难了。虽然学生平时学了很多歌曲,但却不能完整地背唱一首歌。  相似文献   

11.
谷群 《中国教师》2014,(Z1):222
<正>音乐课是什么?音乐课是唱,音乐课是听,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喜欢唱歌课而不喜欢欣赏课。音乐课程标准中对音乐课程中的感受与欣赏作出了具体要求,文中指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聆  相似文献   

12.
曹华 《教育教学论坛》2011,(23):136-137
如果生活中没有音乐,就象天空中没有太阳一样。"音乐用理想的纽带把人类结合在一起",世界上不能没有音乐。学生是最富有诗情画意,最喜欢幻想,他们对于音乐更为敏感,可以说没有一个同学不喜欢歌唱。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就会拿美来浸入心灵,是它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随着素质教育得到全方面的实施,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逐步地提高了自身的情操和身心健康。为了使音乐教育在校园中得以进一步的发展,我们应当更新观念,寻求新的途径,加强校园音乐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3.
职高班音乐课没有统一的教材,所学内容既不要考试又与毕业无关。如何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每个职高班音乐教师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职高班学生原有音乐基础差,必须逐步对他们进行唱歌、基本乐理、音乐常识等方面的基础教育,同时进行各种音乐要素的学习,使他们理解音乐语言  相似文献   

14.
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这是存在于现今大多数学生当中的一个普遍现象。究其原因,与现行音乐教材的采用有很大的关系。现在通行的中学音乐教材,其内容多为介绍音乐基本知识以及广为传诵的世界优秀音乐作品的欣赏。由于这些作品的创作年代较为久远,内容相对枯燥乏味,同当今的信息社会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反差,成为学生不愿意上音乐课的一大主因。  相似文献   

15.
天下孩子没有不喜欢音乐的,喜欢音乐是孩子们的天性。可是,往往由于教育方式失误,造成一部分孩子不爱音乐,这种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是扼杀性的。所以,在音乐教学中,一定要小心翼翼的关怀和保护学生音乐兴趣,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相似文献   

16.
在许多公开课中,我几乎听不到"请同学们看书"这样的话。音乐老师用各种手段,各种颜色鲜艳的图片、影像去介绍描述音乐:很少引导学生去看看教材上的文字内容,也许许多老师认为"让学生看书"是老套守旧的做法。可我认为,"以教材为本"是帮助学生牢固掌握音乐知识、体验音乐的重要途径。教材的目录、标题乃至文字介绍是许多老师忽视的内  相似文献   

17.
傅玮 《新教师》2022,(1):62-63
新时代的音乐教学必须与时俱进:一是"基于教材而不局限于教材",不照本宣科,敢于对教材做一些必要的取舍、补充;二是在教学方法上,敢于把学生推到主体位置上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三是要鼓励学生大胆参与音乐实践,进行音乐创造.  相似文献   

18.
德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然而,对于德育,人们普遍认为是班队活动和思想品德课的内容。与其他学科教学无关。蔡元培先生说过:"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音乐教育是审美的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教育。课程改革下的音乐教学必须与德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音乐课程的育人功能,以"育人"为教学的根本,让它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在引导学生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知识,根据教材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德育。  相似文献   

19.
杨英英 《广西教育》2014,(41):118-119
正音乐课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据《音乐周报》的一项调查显示:100%参与调查的中学生喜欢音乐,但80%的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课堂情境无趣味,课堂内容枯燥,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体会、品味不到音乐的美,学生自然不愿意上音乐课。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笔者认为,音乐教学必须注重"趣"和"情",才能吸引学生,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一、音乐教学中的"趣"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  相似文献   

20.
常听音乐教师抱怨说,现在的孩子一点也不喜欢上音乐课,越来越不听话了,纪律越来越差了。从来没有听到老师反思自己,分析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学生不喜欢上自己的音乐课。而走访学生却发现,许多学生双休日都报名参加了校外音乐类的兴趣特长班,学生对音乐的喜欢可见一斑。那么,为什么还会有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发生呢?我上网百度搜索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