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考量科技信息资源的自身特点,在文献研究、要素分析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设计评价量表。经量表预试与项目分析,根据统计数据与专家商议结果对量表进行修正,最后确定由4维度16要素构成的科技信息资源评价量表。实证数据与统计分析表明,该量表具备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有效适用于用户对科技信息的优化选择,能为提高科技信息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美国信息能力在线测评SAILS和TRAILS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耀俊 《信息系统工程》2010,(1):115-116,134
美国肯特州立大学设计的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评估项目SAILS和信息素养能力实时测评量表TRAILS,可用于评估大、中学生的信息知识和能力水平。作为标准化测试项目,它们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实施管理简便,能提供内部和外部评价比较。  相似文献   

3.
以LibQUAL+TM为基础,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读者开放调研与专家访谈的方式可以构建科学的、适用于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的本土化指标体系。首先,依据该指标体系对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进行实证评估研究,通过数据来验证量表是否具备良好的信度与效度;然后,从图书馆专业人员的视角对各评价维度进行权重评定;最后,将两个评价结果透过差距模型呈现分析,得出导致读者满意度下降的服务质量差距,即"标准差距"、"传递差距"、"资源差距"、"服务差距"。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科学地评价期刊论文,在初选阶段引入评价指标的时间标准化体系,将不同月份发表论文的评价指标进行时间标准化折算,避免潜在的不公正影响。【方法】以《灌溉排水学报》2016年发表的论文为例,选取下载量、引用频次、在线阅读数、收藏数、评论条数、推荐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时间标准化体系折算各指标,采用距离综合评价法对期刊论文进行优劣评价,为期刊论文评价提供一种新的、科学的评价方法。【结果】未进行时间标准化时,论文P2的综合评价结果最优,论文P7次之,论文P4最差;进行时间标准化后,论文P2的综合评价结果最优,论文P7次之,论文P5最差;2次评价结果相比较,最优的2篇(P2、P7)论文次序未变,其余论文次序变动较大。【结论】在单篇论文评价时,可以同时计算出时间标准化处理前、后2组定量指标,进行综合评判,有利于提升初步评价结果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5.
董玲 《图书馆学刊》2002,24(6):48-49
依据《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对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1994年-2001年发表的医学论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评价了该院近年来研究水平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任务-技术适配(TTF)是近年来国外学者在信息系统使用研究中经常采用的一个变量.在借鉴国外相关文献研究成果、专家访谈及预调查的基础上,形成最初的34个TTF测量题项.采用克隆巴赫α系数分析法对题项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以保证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在探测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过程中,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方法,来检验量表的信度和结构效度,并进一步修正和完善量表.最终建立的量表包含信息资料符合性、检索功能等9个维度,共29个题项.对量表的检验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量表将在网络学术信息系统评价、设计和诊断工作中发挥其应用价值,并为网络学术信息资源利用、信息检索等领域的经验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科学论文在正式发表之前请有关专家审稿裁定,并对其学术水平做适当的、确切的、全面的评价,是编辑的必备程序之一,也是把好稿件质量关、提高学报质量的关键。审稿的目的在于正确评价论文的理论价值与实用价值,及时刊用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稿件,避免劣质的、毫无学术价值的文章见报。为了使具有真知灼见的优秀论文不无发表之地,也避免劣质论文浪费纸张、误人子弟,我校学报对文稿采用四级审定制,即编辑粗审、专家评审、编辑部初步定稿、编委会定稿。本文拟就医学论文的审定工作及如何提高学报质量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1.编辑粗审。不同的作者对不同期刊的稿约不尽了  相似文献   

8.
王蕾 《编辑之友》1998,(1):14-15
学科研究论文的多寡与好坏,反映了一个学科的研究现状。近年来,我国出版科学的研究日渐兴盛,发表了大量这方面的研究论文。通过对这些学术论文及其作者进行统计及分析,不但可以了解到目前我国出版科学研究的现状、研究水平的情况,还可预测并探索出版科学发展趋势;同时能够发现研究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提高研究水平,从而推动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参考文献的评价功能及其对我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影响   总被引:50,自引:11,他引:39  
影响因子是一种最直接体现引文关系的期刊评价指标,但是,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一论文发表的时滞和研究时期不同、引文峰出现的时间不同、期刊源不同以及期刊自引现象等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经统计和计算得出的影响因子必然不同。这些都决定了利用参考文献的评价功能所得到的期刊评价指标只能是一种参考性的评价指标,所以构建科学的学术类科技期刊的评价体系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医学科研论文中统计方法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对2004-07/2005-02某医学院校学报所有拟发表的449篇医学论文中统计学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审查,建立调查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拟发表医学论文中统计方法使用率为78.17%.需要采用的统计方法中,ANOVA占33.19%,重复ANOVA占13.36%,团体t检验占12.93%.应用统计方法的论文,统计方法误用率为57.26%,其中最常见的错误为t检验误用.不同来源作者的论文统计审查结果有显著差异(χ2=11.24,P=0.004).医学科研论文存在统计方法误用较为严重,复杂统计方法应用率低等问题,医学统计学的应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学术期刊编辑初审探微   总被引:29,自引:14,他引:15  
张建合 《编辑学报》2003,15(1):23-25
由于学术论文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使得学术期刊编辑在审稿时较难判断其学术质量,造成了长期依赖专家意见选用稿件的被动局面。现提出2种初审方法,即粗览—细读评价法和网络检索评价法,二者可以交替使用,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2.
医学论文命题六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张惠民 《编辑学报》2001,13(5):304-305
要使医学论文的命题做到准确、鲜明、简短、有特异性和可检索性,必须在编写文题时做到以下6忌:千篇一律、体例不符、过大或过小、过于冗长、术语不规范、用词不准确、用阿拉伯字开头。  相似文献   

13.
医学论文中有许多组织病理图、细胞显微结构图等常常需要放大数百倍才能供医师、研究者分析,显微照片图在医学临床和基础研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这些照片在电子排版过程中通常会被编排者不同程度地放大或缩小,清楚知道显微照片图的放大倍数很重要,而传统标注放大倍数的方法已不能适应医学论文的需要。国外多数期刊已明确规定显微照片图需要添加标尺,此方法值得国内期刊借鉴。本文以医学期刊为例探讨科技期刊中显微照片图标尺的应用问题,对传统标注显微照片图放大倍数的弊端、添加显微标尺的优势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比较和介绍。  相似文献   

14.
付晓霞  李贵存 《编辑学报》2015,27(6):514-518
本次BioMed Central(BMC)撤销中国论文的原因是同行评议专家的邮箱存在造假,进而影响了同行评议的公正性,造假行为是语言润色公司自作主张,还是论文的作者直接参与其中还有待调查.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一方面,BMC旗下的某些期刊对审稿专家审核不严格,同行评议过程出现漏洞;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学术评价体系存在对SCI收录期刊不加区分,"唯SCI是从"的倾向,造成中国科研人员存在发表SCI论文的迫切需求,在语言仍然是一大障碍的情况下,求助于语言润色公司就成了必然的选择.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修正唯SCI的学术评价体系,对SCI期刊区别对待,增大中文期刊在学术评价体系中的比重,增加论文刊后评价,同时,增强我国中文和英文期刊的整体实力,不断探索新的学术出版模式.  相似文献   

15.
研究医学期刊评论性文章摘要的添加对期刊被引频次的影响。以某杂志为研究对象。该杂志2006年为评论性文章添加了中英文摘要。研究结果显示,与2005年相比,该杂志2006年所发各类文章的总体被引频次及篇均被引频次均下降,尤以论著类文章明显,评论性文章变化不大,不能明确评论性文章摘要的添加对期刊被引频次是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陈立敏  游苏宁 《编辑学报》2012,24(5):432-434
医学论文中的病理图片有大体标本图片、显微镜图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片和特殊组织染色图片等形式,其图注、图序和必要的说明均不可缺少。病理图片编辑加工过程中还应顾及到图片的像素(分辨率)、大小、格式、方向、标度或放大倍数、有文中的位置、与内容的对应性以及在同一期刊中的一致性等诸多方面。还分析了医学论文中病理图片常见的错误并提出了修正建议,以期能提高医学期刊的编排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科学家科研生产力一直是业内学者研究的焦点,主要从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被引)两方面对其进行评价。以往科学家科研生产力的一些评价指标认为不同研究领域的论文质量和科学家的引用行为呈现迥异性特征,不仅可以跨领域对科学家科研生产力予以测定,而且可以跨越学术级别、依据机构规模或者参照不同期刊成果对其进行评价。但是以往的评价指标不仅忽略科学家所处的情境(Context)特征——科研评价中同一机构不同学术等级的职业晋升阈值要求是有差异的,而且不同机构对同一学术等级的职业晋升阈值要求也是有差异的,而科学家所处的情境特征正是其科研努力的参考标准,而且科研成果中合作科学家的知识贡献往往容易被忽略,这并不符合大科学时代的科研需求。[方法/过程]融合以往评价指标的研究成果和针对以往评价指标存在的局限,提出了Q2 SRC-指数以从多个维度综合评价科学家的科研生产力,不仅关注成果的数量和质量(Q&Q,Q2)、研究的主题领域(S)、科学家在其合作成果中的排序(R),而且强调科学家所处学术情境(Context)的特征。[结果/结论]该指标不仅提出了跨学科情境下综合评价科学家科研生产力的理论模型,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即可作为科研评价中科学家学术晋升的参考依据,特别是科研评价中学术级别晋升数量有限的情况下,该指标是重要的客观综合标准。  相似文献   

18.
医学论文的要素及撰写中常见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编辑学角度对医学科技论文的要素及撰写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简述<肿瘤防治杂志>编辑部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的来稿内涵质量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选取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2003—2012年的论文及引文数据,以综合大学学报类和医学综合类期刊的首篇文章为例,从单篇论文评价的角度探讨首篇文章(同行评议质量较高)与同期的总体论文、高h指数论文、高被引论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相比同期的其他论文,期刊的首篇文章具有更高的影响力,论文的h指数均值及篇均被引都高于前者;期刊的首篇论文中,38%同时为当期论文中的h指数最高论文,10%为当期论文中的被引频次最高论文,定量评价的高质量论文与同行评议的高品质论文——首篇文章,具有较好的重合度。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重合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20.
科技论文初审方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赵茜 《编辑学报》2007,19(4):273-274
科技期刊编辑每天要面对各个专业以及同一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来稿,要想准确地把握每一篇稿件是很困难的,但初审又是审稿活动中的基础环节,是提高稿件质量的关键.据此,提出5种初审方法,即审结构、审公式、审数据、审图表、审参考文献,以期提高编辑审读稿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