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全神贯注》以细腻的笔触 ,从修女像、忘朋友 ,从正侧两面表现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 ,文章的字里行间也都蕴含着“全神贯注”这一中心主题。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 ,品词析句 ,赏读课文 ,从内容到思想逐步加深学生对“全神贯注”这一意思的理解。一、整体入手、品词析句、正面理解1 自由读课文。用一句话带上“全神贯注”这个词。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直奔重点 ,小声读课文第 2自然段 ,思考哪一句话能集中体现罗丹全神贯注地工作。(板书 :像喝醉酒。识记“醉”。)3 罗丹的哪些动作神情最能体现他全神贯注地工作 ,你是怎…  相似文献   

2.
《跳水》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四组教材的第二篇讲读课文。本组课文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注意事物的联系”。进行《跳水》这篇课文的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句、段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人...  相似文献   

3.
【设计思路】《全神贯注》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组中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的教学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悟人物形象,受到心灵启示,  相似文献   

4.
《雪猴》是一篇阅读课文,安排在“九义”教材的第九册第五单元。该单元的训练项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教学这篇课文,要注意两点:一是放手让学生自学,引导学生把在讲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进一步运用,体会、理解课文内容;二是突出单元训练重点,弄清作者是抓住雪猴的哪些特点来写,以及怎样通  相似文献   

5.
《齐天大圣》这篇课文安排在第十册第四组的三篇讲读课文之后 ,读写例话之前 ,主要是引导学生将前面学到的分清事情前因后果的阅读方法 ,在这篇课文中加以运用 ,并逐步形成能力 ,这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而在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的基础上 ,简要地复述课文 ,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难点。一、个人自学 ,小组讨论 ,理解内容《齐天大圣》是一篇阅读课文 ,属半独立阅读性质。学生大都看过《西游记》电视剧和动画片 ,其中的故事都比较熟悉 ,对孙悟空这一形象了解得也比较多。所以教学这篇课文时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真正…  相似文献   

6.
《群鸟学艺》是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阅读课文。教学这篇课文 ,可紧扣“学”字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受到教育。   一、抓住“学”字理清课文思路   揭示课题后 ,让学生读课题 ,并带着下面的问题听课文朗读录音 :①课文写谁向谁学什么 ?②它们怎样学 ?③学的结果怎样 ?通过阅读和思考 ,促使学生理清课文脉络 ,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然后要求学生 ,勾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二、抓住“学”字理解课文内容   1.理解“学”的内容。在学生大体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 ,可提出下列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谁向谁学什么技艺 ?通过讨论 ,使学生…  相似文献   

7.
教学大纲指出:“一般的说,可以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这是阅读教学的一般教学原则和模式.落实到一篇课文,就是要尽早让学生触及课文的中心,把握作者的思路;然后再引导学生去分析研究文章的字词句是如何准确鲜明地表达这个中心,如何体现作者的思路;最后又让学生回到整体上来,进一步理解课文.即整体感知——部分深究——整体优化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8.
《数星星的孩子》是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五组教材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教学本课,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衡长大以后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具有刻苦钻研精神的结果;培养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突出词和句的训练...  相似文献   

9.
【教材简析与教法提示】: 《难忘的一课》是篇讲读课文,内容是讲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所见到的动人情景,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贯穿全文。每一次出现都伴随着一段故事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它既是串通内容的主线,又是表达情感的主线。教学中,要抓住这条主线,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上课时,可以通过检查预习,先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然后抓住“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个贯穿全文的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一边引导学生理解内容,一边引导学生体会思想感情,做到学文不断  相似文献   

10.
总评:李卫东老师教学的《全神贯注》一课,以学生为基点,深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研读课文,先是读得正确、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感知课文,进而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内容进入课文情境,读出形象、读出意境、读出人物的内心活动,从面感受到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状态和精益求精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1.
设计理念 这是人教版第八册的一篇略读课文。学生通过对这一单元前三篇课文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能做到在整体感知课文的 基础上,读懂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节课力求让课堂成为真诚对话的生命殿堂,以自主、合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石》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组的一篇讲读课文,讲驻守在戈壁滩上的边防军战士拣到一块形状酷似祖国版图的石头,取名为“中国石”,奉为至宝。本组课文未安排读写训练项目,根据教材“导读”的提示,教学这篇课文要把复习巩固分段和归纳段落大意、继续加强词和句的训练以及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边防战士热爱祖国的情怀。一、通过分段和归纳段意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力,是四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教学《中国石》,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把分段、归纳段落大…  相似文献   

13.
《高粱情》主要描写了高粱根的特点,赞扬了高粱坚韧不拔的品格。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前面学到的“怎样读懂一篇课文”“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基本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  相似文献   

14.
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往往是通过各段落中的重点词句来体现的,教师抓住了反映课文内容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课文,就能达到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蜘蛛》是篇讲读课文,通过“我”观察蜘蛛捉虫的情况,介绍了蜘蛛捉虫的方法和遇到的危险.课文第一段写作者观察的地点和目的.第二段写蜘蛛成功地捉住小飞虫和飞蛾.第三段写蜘蛛捕捉甲虫失败.第四段写蜘蛛遇到天敌,被对方捕食.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表现蜘蛛遇到不同情况而使  相似文献   

15.
《司马光》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第9课)教材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急中生智救出落水小朋友的事。教学这篇课文,除了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理解课文内容、受到思想教育外,还应该挖掘和利用教材的潜在因素,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所谓求异思维,就是以一个要解决的问题为中  相似文献   

16.
《海底世界》是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一篇常识性课文。作者通过简练而生动的描述,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景象图。根据新教学大纲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教学这篇课文应突出以下两点:一是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领略海底世界的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二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掌握相应的语文基础知识,品尝课文的语言美。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激趣揭题,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教师出示地球仪,先让学生感知在地球上海洋的面积比陆地大得多…  相似文献   

17.
《小山羊》是小语第一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按照以往的教法,引导学生掌握了生字词,理解了课文内容,便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我在教这篇课文时,还注意了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看图复述课文,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这样做就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课文分析这篇课文讲述了丢失骆驼的商人在一位老人指点下找到了骆驼的事。是一篇对学生进行观察和思维能力训练的传统教材。教学本文,要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词句训练和朗读训练的全过程中,发掘教材的智力因素,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相似文献   

19.
说明:这篇课文两课时教完。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指导学生分段并归纳段意;第二课时,细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师:(板书课题,出示表格)请同学们思考表上是出的两个问题,想好以后再填表。  相似文献   

20.
整体感知课文大概内容,就是着眼于全局,“观其大略”,不过多纠缠于枝蔓,这是理解课文的第一步。要提高整体阅读能力须注意:一、阅读要十分投入,全神贯注,不因个别地方不明白或词语障碍而停止对全文的阅读;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