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我很小的时候跟爷爷读过《千字文》,对开篇这第一句印象犹为深刻。虽然那时侯很小,不能透彻地理解其意,但能够隐隐感觉到那种一揽天地、畅流古今的磅礴  相似文献   

2.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这《千字文》就寓意深远而好学易记,就因为它变零散材料为工整对仗,变凌乱无序为顺理成章,且合辙押韵、顿挫抑扬、悦耳铿锵。还有《三字经》《神童诗》《名贤集》《增广贤文》之类的韵文,以及古诗词等,都因押韵、有节奏等而为人们喜闻乐见,乃至熟读成诵、广为流传而令人叹赏。我们  相似文献   

3.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考之远古,初民慑于风云雷电的自然威力,面对高山险峰,常怀崇惧之心。并由此以高山作为祖德、人德的象征而予以喻颂。前者如《诗·周颂·天作》:“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后者如《诗·小雅·  相似文献   

4.
我知道——生命你是一段游走在世间的传奇流动在时间的长河里在照耀的阳光下闪烁着点点夺目的灿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生命你诞生于大海深处,那一个简单的细胞斗转星移你已孕育万千气象组成生命圈中绚丽的华章  相似文献   

5.
少小时读《千字文》,第一句便是那老掉牙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尽管,它很老,老得没有人能说清楚它生于何时,尽管其中似乎不会再有更深的奥妙。可老人们总把它挂在嘴边;后进的学者们,也就是本可以独树一帜的一群,却也常常提起这八个字,接下来便是近似大彻大悟却让人云里雾里  相似文献   

6.
2008年10月,《口袋西游:蓝龙》正式开始公测。新颖、独特的游戏系统,紧张、刺激的空中战斗场面,加上六大主角离奇且富有悬念的身世传说,《口袋西游:蓝龙》将为玩家讲述一个梦幻般的传奇故事……灵剑的传说——清越降世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句话的意思是:黑色的苍天,黄色的大地,茫茫字宙辽阔无边。南瞻部洲,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沉寂在牧童的笛声中,忽然一道剑光闪过。  相似文献   

7.
<正>刚记事的时候,爹决定让我背点东西,锻炼记忆力。他问我,背π还是背诗?我压根不知道什么是"派",什么是诗,歪着头假装想了想,说,诗。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爹念一句,我跟着念一句。这是我最早的文学启蒙。我摇头晃脑地背"春眠不觉晓",背"蟑螂吃水清兮",后来才知道那是"沧浪之水清兮"。  相似文献   

8.
"那轰然一响,我们也是星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我们总会在某一时刻问起那些问题——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没人真能明明白白地回答出个所以然吧,这不是一道有答案的习题,这或许算是,哲学。  相似文献   

9.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典籍为依托,生生不息的精神以文字为载体,一个个方块字,融汇着我们的古老,我们的文化。现如今,一些著名作家和学者会在作品中出现文字和文史知识的差错,被指出后积极改正固然很好,但事情不该就此结束,这反映出文化缺失理应被进一步揭示。有一个词,叫"国学",国学之于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0.
姜瑛 《现代语文》2011,(10):146-147
一阵乌鸦噪晚风,诸生齐逞好喉咙。 赵钱孙李周吴郑,天地玄黄宇宙洪。 《千字文》完翻《鉴略》,《百家姓》毕理《神童》。 就中有个超群者,一日三行读《大》、《中》。  相似文献   

11.
<正>时光倒回战国时代,群雄逐鹿、烽烟四起。乱世造就了武功,也造就了文明、思想的蜕变。就是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就是那个思想纷呈的时期,屈原携其173个问题横空出世。其问天地之玄黄、宇宙之洪荒、历史之更迭,而最终归结于问自己的本心。纵然时间的流水涤荡了一切,这些问题至今仍熠熠生辉。问,即自己有疑问而发问。读罢这173个问题,我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屈原为何而问?"王逸在《天问序》中提到屈原是因在楚国的先王之庙见到了壁画,激起了其丰  相似文献   

12.
<正>《周易》又称《易经》,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思想与智慧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易经》里最常见的四个字是:元、亨、利、贞。这四个字包含了宇宙及人生的奥秘:"元"即开始,"亨"即发展,"利"即收获,"贞"即守成。天地变化的规律如此,为师之道亦然。  相似文献   

13.
爱书如命     
从小我就与书有缘。孩提时村中有一六子爷,因书读得多,乡人尊为“学包子”。偶见六子爷捧读黄卷,摇头晃脑,如醉如痴,就觉那书中有十分好耍处。也有时被六子爷捉住灌一通“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或者“混沌初开,乾坤始奠”,其时懵懵懂懂,却也不放在心上。终于有一天...  相似文献   

14.
《诗经》的"感兴"原理起源于《易经》"兼三才而两之"的宇宙观。古人在这种宇宙观指导下观察宇宙人生,并在其过程中产生了"感",即由单纯的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发展到对内部身心的体验。"观感"的结果是人对天地万象的意义有了极深沉的领悟,并随之产生了"感兴",进入天人一体的意义世界。《诗经》《易经》的意义系统是贯通的,《诗经》之"兴"绝非随意,物象与情感间皆有固定的联系,"取象立言"是"兴"之真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自然科学解悟《易经》,揭示《易经》是一元物质世界.并由《易经》里的物象、物性呈现其《天演论》:天地以坎离交阴阳,万物以水火润性命.  相似文献   

16.
<正>12月14日下午,语言文字规范类刊物《咬文嚼字》杂志社发布了"2016年十大流行语",洪荒之力、吃瓜群众等流行语入选。洪荒之力"洪荒"本指混沌、蒙昧的状态,借指远古时代。传说,在天地初开之时,曾经有过一次大洪水,几乎毁灭了整个世界,大地一片荒芜。"洪荒之力"即指如天地初开之时足以毁灭世界的  相似文献   

17.
成书于魏晋南北朝梁武帝年间(公元535-546年)的启蒙识字课本《千字文》 ,即“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那一种 ,距今已有近1500年了。它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 ,仍然风格鲜明 ,魅力无穷。关于《千字文》的编撰源起 ,唐人李绰在他所著的《尚书故实》中说 :“梁武教诸王书 ,令殷铁石于大王书中拓一千字不重者 ,每字片纸 ,杂碎无序。武帝召兴嗣谓曰 :‘卿有才思 ,为我韵之。’兴嗣一夕编缀进上 ,鬓发皆白 ,而尝赐甚厚。”这大体是可信的 ,表达了人们对《千字文》及其作者的高度赞扬。《千字文》编撰成书后 ,很快就从宫廷走向民间 ,成了流…  相似文献   

18.
<正>如今,网络用语由于通俗易懂逐渐演变为大家的口头语。那么,如果把这些耳熟能详的网络流行语换一种说法,用文言文的形式来表达,会有怎样的效果呢?为此,网友们掀起了一场把网络流行语翻译成文言文的活动,我们快来看看吧!网络流行语: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文言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愿泛浮萍,从容漂洋。网络流行语:我单方面宣布……  相似文献   

19.
跆拳道源于韩国,是韩国的传统国术,跆拳道太极型即是取自太极的精神,其意味着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太极八卦源于中国《易经》,是反映天地所代表的宇宙整体,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学术文化主流。文章对太极八卦在跆拳道太极型品势中的融汇运用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文化磁场中两种力"环境规律"与"理念说明"相互作用交互和传递,转化为文化守恒的审美能量,作用人类精神。文章阐释《易经》文化现象提出《易经》三易:变易、简易和不易与人生三大问题:人与自然、人他人、人与自身,相对应形成张力,传递"共存、宽恕、开悟"的审美意蕴。并就"坤卦"为例解析《易经》的现实审美趣味,原创归纳"坤卦·六爻"美蕴:"履霜"极限美;"不习"智慧美;"含章"潜质美;"括襄"精进美;"黄裳"归真美;"玄黄"悲情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