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8 毫秒
1.
拖延: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区分效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拖延可能是时间管理不良的一种后果,也可能是与时间管理相伴随的行为。本研究的目的是回答拖延与时间管理倾向之间的关系,检验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区分效度。研究工具包括时间管理倾向量表、拖延量表;研究对象是233名在校大学生;采用相关分析发现,拖延和时间管理倾向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表明了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区分效度。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团体辅导对理工科大学生拖延行为的改善效果,选取具有拖延行为的12名理工科大学生,根据其特点和已有研究设计4个单元的团体活动。实验前后测分别使用一般拖延量表、时间倾向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两份了解学生对辅导看法和收获的自制开放式问卷。得出结果:时间管理和自我效能感得分的前后测差异检验结果均显示显著(p<0.05),全体成员和男女生之间在一般拖延量表的前后测得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学生表示自己的拖延行为有改善,在时间管理和自我效能感上的收获最大。因此,团体辅导在短期内无法明显改善理工科大学生的拖延行为,但能改善拖延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自我效能感和拖延心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Aitken拖延问卷和Nowicki-Strickland成人内/外控量表研究拖延行为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方法:随即取样,样本总体为来自北京、吉林、广东等地82所高校在校大学生396人.结果:Aitken拖延问卷信度值为0.818; Nowicki—Strickland成人内/外控量表信度值为0.717;回归分析得到三个显著方程(p<0.001).心理控制源对拖延行为影响显著(t=3.210,p<0.001).结论:心理控制源对于拖延行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外控倾向越强的个体拖延行为越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前,大学生睡眠拖延现象普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及生活。文章基于目前大学生的睡眠拖延状况调查,探讨自我控制对大学生睡眠拖延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使用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睡眠拖延行为量表、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和无聊感倾向量表,对四川省、重庆市和山东省部分高校的大学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得到有效问卷808份。结果发现:(1)自我控制不仅能直接预测大学生的睡眠拖延行为,还能通过手机依赖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睡眠拖延行为;(2)无聊感倾向调节了手机依赖在自我控制对大学生睡眠拖延行为中的中介效应。手机依赖在自我控制与睡眠拖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间接路径中,高无聊群体的自我控制对手机依赖的影响减弱,且会增强手机依赖对睡眠拖延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6):155-160
采用Aitken拖延问卷(API)、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自尊量表(SES)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了大学生应对方式(积极和消极)、自尊、拖延行为的关系,以及自尊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拖延行为与积极应对、自尊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与积极、消极应对两两相关都显著.大学生的消极应对能直接显著地正向预测拖延,而积极应对、自尊水平则能显著地负向预测.自尊水平在大学生的积极、消极的应对策略与其拖延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应对方式(积极和消极)既能直接预测大学生群体的拖延,也能通过自尊的中介变量作用间接影响拖延.  相似文献   

6.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9,(3):135-140
采用一般拖延量表(GPS)和冲动性量表(BIS-11)对大学生被试进行集体施测,旨在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拖延程度,探究拖延者在冲动性行为上的特点和其具体的冲动性行为表现.结果显示:拖延现象在大学校园中普遍存在,84%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拖延倾向,16.3%的大学生存在重度拖延现象.大学生的拖延行为表现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呈现出年级间和学科间差异:大二和大四学生的拖延程度高,艺术类大学生的拖延程度较低.在冲动性特征表现方面,高拖延者呈现出行为决策受损和行为抑制受损,集中表现在计划性缺乏和注意力缺损,具有较高无计划冲动性、注意力冲动性与运动冲动性.  相似文献   

7.
以职高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学生学业拖延问卷》和《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进行调查,探讨职高学生的学习拖延和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结果表明:(1)职高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体水平处于中等水平;(2)职高生的学习拖延总体水平较高,处于中等偏上水平;(3)职高生的学习拖延和时间管理倾向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人格与学业拖延间的关系,揭示时间管理倾向在其间的中介机制,采用大五人格量表简版(NEOFFI)、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中学生学习拖延问卷对305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中学生学业拖延从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中学生人格各维度、时间管理倾向在各人口学变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3)中学生学业拖延与神经质有正向相关关系,与宜人性、尽责性、时间管理倾向有负向相关关系;时间管理倾向与神经质有负向相关关系,与外向型、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有正向相关关系;(4)时间管理倾向在神经质与学业拖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时间管理倾向在宜人性与学业拖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人格对学业拖延有重要影响,通过提升中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水平,可以有效降低中学生学业拖延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采用Aitken拖延问卷(API)和Rosenberg自尊量表(SES)对3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群体拖延行为的现状、差异以及拖延行为与自尊的关系,为大学生拖延行为的矫正提供参考。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和学科性质的大学生在拖延行为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自尊总分与拖延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487,P<0.01)。大学生的拖延行为非常普遍,大学生自尊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大学生拖延行为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应提高自尊水平,以降低和减少大学生的拖延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大一新生学习动机、自我效能与时间管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学习动机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对292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大学生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与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内生动机对时间管理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内生动机在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时间管理倾向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该文研究之目的:探索当前大学生的拖延行为与一般自我效能、知觉压力之间的相关关系。之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杭州市大学生中抽取280人作为对象,利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调查对象的相关数据,运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之结果:大学生拖延行为具有较高发生率(大学生拖延行为发生率为80.4%);大学生拖延水平与一般自我效能呈负相关关系(r=-0.143,p<0.05),与知觉压力呈正相关关系(r=0.250,p<0.01)。之结论:就杭州市大学生而言,一般自我效能较高者,拖延水平相对较低;知觉压力较大者,拖延水平相对较高。就此,为制定帮助大学生群体减少拖延行为的策略提供实证依据和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12.
学习拖延是大学生成长中面临的一个十分普遍的难题,严重的学习拖延对大学生的学业成果、心理健康,以及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均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在既有研究系统梳理总结的基础上。文章对大学生学习拖延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时间管理干预以缓解大学生学习拖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The primary goal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time management could be used to understand their engagement in traditional and active forms of procrastination within a model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 College students (N = 446) completed a self-report survey that assessed motivational and strategic aspects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 time management, and procrastination. Results of regression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self-efficacy and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initially wer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traditional and active forms of procrastination. Incorporating time management in the analyses increased the amount of the variance explained and, even in the presence of the motivation and strategy variables, time management emerged as an important predictor of both traditional and active forms of procrastination. Findings support the conclusion that academic time management is a key aspect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s such, it can be useful for understanding the extent to which college students procrastinate when doing their academic work.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学生个人—组织平衡在时间管理倾向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以209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以及大学生个人—组织平衡量表,考察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大学生个人—组织平衡与时间管理倾向(r=0.50,P<0.01)、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r=0.58,P<0.01)呈显著的正相关;时间管理倾向对生活满意度的直接效应(β=0.635,P<0.001)和间接效应(β=0.161,P<0.001)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结论:大学生个人—组织平衡量表在本次调查的大学生样本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大学生个人—组织平衡在时间管理倾向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即时间管理倾向一方面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另一方面通过个人—组织平衡影响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对347名大学本科生进行调查,以探究其时间管理倾向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职业成熟度的总得分以及职业目标、职业价值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男生高于女生;文理科学生在职业自信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文科生高于理科生;不同年级大学生在职业价值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职业成熟度总得分存在显著相关。回归分析表明,时间价值感和时间监控观可较好地解释职业成熟度。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职业成熟度关系密切,且时间管理倾向是职业成熟度的有效预测因素。建议大学生应对时间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以提升自身的职业心理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大学生学习拖延问卷》对河西学院185名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拖延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47%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拖延现象,大学生学习拖延现象较为普遍;大学生学习拖延行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但不存在学科与城乡差异。男生的学习拖延行为多于女生,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拖延行为少于其他三个年级学生。学习拖延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较大,这些消极影响包括情绪困扰、学业不良、生活不适等。  相似文献   

17.
Students from two colleges (n = 546) differing in admission selectivity completed measures of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and excuses. Procrastination was higher among students at the selective college than students at the nonselective college.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was motivated by task aversiveness for students at the selective college and by fear of task failure and fear of social disapproval for students at the nonselective college. At the nonselective college only, procrastinators compared to nonprocrastinators reported more often using both legitimate and fraudulent excuses in college and during the current semester. Participants reported that excuses were self-generated for the purpose of gaining more assignment time and that most instructors did not require proof for excu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urses and instructors likely to promote excuse-making by both procrastinators and nonprocrastinators also were examined. These results reflect the need by administrators and personnel to consider individual and situational differences when implementing student-centered intervention programs.  相似文献   

18.
在高校的发展性心理咨询中,部分大学生来访者有强烈的自我改变愿望,但他们表现出明显的自我改变拖延行为,这不但影响他们自身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而且咨询效果也不太理想。大学生自我改变拖延行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自我期望值过高、目标设定过高、自我效能低、过度追求完美和自我管理概念缺乏等。因此,对这种行为需要进行干预,干预策略包括建立自我和谐、建立良好的认知、建立合理的目标和评价体系、掌握有效管理时间的方法、掌握环境和信息管理的方法以及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