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司法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对于司法权力在司法活动中所形成的信任度,是司法权力权威性在社会公众中的体现。司法公信力是法冶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司法公信力建设是我们建设法治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本文选取司法公信力内涵这一角度,通过对司法公信力内涵主流观点的分析,解读司法公信力的内涵,从而找出建设司法公信力的要件,并对要件做了较全面的评价和阐述,进而就司法公信力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司法在个案中既要实现普遍正义又要实现个别正义。司法公信力是社会公众信从司法的状况,其实质是司法信任。司法信任可分为司法普遍信任与个别信任。目前中国司法公信力不足指的是对司法的个别不信任。影响司法个别不信任的状况既有信任主体方面的因素,也有司法环境与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消除影响司法个别不信任的因素、建设司法公信、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关键是在全社会特别是在公务人员中培育法治信仰,改革不适应的司法体制和司法机制,提高司法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面对转型期中国司法公信力和权威的不足这一问题,“人民陪审团”能否承担起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任是一个亟待加以论证的问题。问题的回答还需从实践的角度予以把握,研究中国司法改革中已经发生的人民陪审团试点,并对之进行概念化和理论提升,从而重新认识“人民陪审团”试点的制度张力。  相似文献   

4.
良好司法公信力具有维护司法权威、培育法律信仰、促使公民守法和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等价值功能。从司法自身的内在要求而言,良好司法公信力在我国的实现有赖于司法主体、司法过程和司法结果这三个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公信力。从司法的外部因素来讲,良好司法公信力在我国的实现有赖于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赖于民众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有赖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有赖于司法经费的充足供给。  相似文献   

5.
陆小 《华章》2011,(35)
司法公信力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但现阶段民事诉讼中的司法公信力还存在若干问题.对这些问题,笔者分析了产生原因,并探索了增强民事诉讼中的司法公信力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司法建议是我国特有的一项司法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可以作为一种补充裁判方式进行司法救济,不仅可以敦促行政单位依法行政,还能提升法院的司法公信力,维护社会和谐。然而,在现实中,司法建议并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反倒存在着诸如人民法院与法官认识不足、司法建议书形式不规范、反馈率低等问题。为改善司法建议现状,应完善司法建议立法,在人民法院内部构建严谨的制度体系,加强与被建议对象的交流,对有关社会公共利益的司法建议可以适当向社会公开。  相似文献   

7.
从南京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具体分析当前司法公信力的现状及其成因,并对如何提升司法公信力提出构思,以期深化对司法公信力的研究,丰富司法公信力的"地方性知识",为司法公信力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实证材料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司法所具有的司法自治力、司法说服力和司法确定力集中反映司法在法律生活中的信用程度和社会公众对司法的认可程度。司法公信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着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它对法律权威的实现和扩展、法治意识的培育与发展、社会秩序的维护和建构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通常意义的诚信一词体现对个体的要求,那么司法诚信则代表了国家司法机关在广大公民心目中的公信力.在社会诚信体系中,司法诚信应当是社会诚信的基础和保障。司法诚信不仅仅是司法机关内部改革的急需,更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律理念。  相似文献   

10.
司法礼仪是法律精神对司法人员内在要求的外在表现形式,对提高司法公信力、树立司法权威、化解诉讼纠纷都具有积极意义。各级人民法院应当从提升法官的整体素养、提高司法礼仪媒体的运用技能、尊重司法礼仪环境等方面,重视加强司法礼仪建设。  相似文献   

11.
累犯条款历经数次修改,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又加入了处理未成年人犯罪的内容。现在的学界通说以及司法实践都是以实施前罪时的年龄作为排除累犯的时间标准,认为这是符合"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但是由于97刑法第65条第1款已经存在语法和解释问题,并且从累犯设立的初衷、刑事政策、前科制度的设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跨法适用"的惯常做法上看,97刑法第65条"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理解为行为人实施后罪时不满18周岁。  相似文献   

12.
诞生于革命根据地时期,延续了中国古代司法传统,踏着清末及民国司法制度的废墟,经过苏联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西方司法制度的洗礼,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环境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广泛的人民性和充分的公正性为主要特征的人民司法制度,还存在司法观念脱离实际、司法管理粗放、司法监督缺位等不足,亟需我们端正司法理念、创新司法管理、健全司法监督,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13.
量刑与定罪有着不同的司法功能,在量刑阶段,寻求设计与之相适应的证明责任、证明标准以及证据规则等制度内容,是我国定罪量刑程序分离改革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司法改革大背景下,结合新刑事诉讼法增加“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基本要求、扩宽当事人参与法庭调查与辩论范围、建立量刑建议制度等内容,可以得出:在量刑阶段建立相对独立的证明标准、证明责任等制度,既有其必要性,也有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体系是指从立法上和司法上对公序良俗的具体适用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制度设计整体。我国应在确定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设计具体的体系内容,并为完善该体系采取必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已经如期完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目标,但是我国公民理性法律意识依然薄弱,并严重影响着法治社会建设的进程。因此,培养和提升我国公民理性法律意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法律至上的原则,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普法教育,营造一个公正司法的良好环境,不断增强我国公民的理性法律意识,从而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一般而言,政府公信力主要由政府能力、传播载体和公众满意度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大众传播媒介扮演着"宣传员"和"监督员"的双重角色.进入21世纪,以互联网为标志的大众传播的迅猛发展,使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面临严峻挑战.要破解政府公信力提升难题,必须从面临的挑战和自身系统构成出发,促进"三个转变",即政府从管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微博等新型传播方式的发展,司法公正日益受到大众的关注。司法机关应将微博作为法院与公众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平台,进一步推进司法公开,提升司法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8.
诚实信用原则的实质就在于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依诚实信用原则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有利于克服立法滞后性,增强法律的稳定性;有利于调整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利益关系;有利于促进当事人更好地守法,建立一种公平竞争,友好协作的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