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在一九四三年,在延安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就在题为《政治与技术》的社论中提出了“党报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培养造就一批“名记者”。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的新闻事业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解放日报》提出的这一问题在今天仍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解放战争硝烟初起,乃至战火冲天,进入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时,中共中央在延安曾有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在国统区也办有机关报性质的《新华日报》,都已经蔚成规模,为什么后来的中央机关报演变成了《人民日报》?抗战胜利,《解放日报》骨干力量进军东北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创刊于1941年5月16日的延安《解放日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聚集了一批中共办报人才。曾经担任中共总书记的博古(秦邦宪)长期担任社长。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作出战略决策,"向  相似文献   

3.
《解放日报》原为延安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报。百万雄师渡江后,党中央决定把解放日报的报名交给上海。1949年5月28日清晨,上海《解放日报》正式出版。风云际会60年,《解放日报》始终站在舆论阵地的前沿,党报是它一以贯之的身份和使命。  相似文献   

4.
"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以阶级斗争为纲。这是1962年八届十中全会定下的政治基调。自此,中国的政治气温越降越低。至1964年、1965年,可谓降到接近冰封的临界点。这两年,作为中共上海市委的机关报兼中共中央华东局的机关报,《解放日报》报纸宣传和报社的内部结构,是何种状况?特别是队伍、班子人事等,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和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是我国两大著名报纸。然而,人们对于历史上的《人民日报》和《解放日报》却并不熟知。三十年代初,福建也出版过一份报名叫《人民日报》的报纸。那是1933年11月,驻守在福建的19路军将领陈铭枢、陈光鼐、蔡廷锴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等一部分势力,公开宣布与蒋介石决裂,他们召开有20几个省市代表参加的“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决定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并与中国工农红军订立抗日反蒋协定。11月22日,人民革命政府正式宣告成立。这就是  相似文献   

6.
延安时期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社社长博古同志离开我们已有四十多年了。延安整风,使全党思想统一到毛泽东思想上来,也推动了《解放日报》的改版工作,使《解放日报》成为名副其实的党报。博古同志为《解放日报》的改版,呕心沥血,贡献了才智。最近,曾任《解放日报》总编辑的陆定一同志撰文说:“博古同志,在王明路线统治时期,是党的最高领导人。后来经过整风,他在七大作了自我批评,改正了自己的错误,表现出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风格。1946年因飞机失事遇难,是“四八”烈士中的一个烈士。我们应当纪念他。”(摘自人民日报出版社即将出版的《我们和党报一起成长》一书的代序)为纪念和学习博古同志,研究博古同志的新闻实践,本刊特发表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7.
延安时期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社社长博古同志离开我们已有四十多年了。延安整风,使全党思想统一到毛泽东思想上来,也推动了《解放日报》的改版工作,使《解放日报》成为名副其实的党报。博古同志为《解放日报》的改版,呕心沥血,贡献了才智。最近,曾任《解放日报》总编辑的陆定一同志撰文说:“博古同志,在王明路线统治时期,是党的最高领导人。后来经过整风,他在七大作了自我批评,改正了自己的错误,表现出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风格。1946年因飞机失事遇难,是“四八”烈士中的一个烈士。我们应当纪念他。”(摘自人民日报出版社即将出版的《我们和党报一起成长》一书的代序)为纪念和学习博古同志,研究博古同志的新闻实践,本刊特发表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2010,(6):54-54
穆青(1921年—2003年10月11日),著名记者、摄影家。原名穆亚才,回族,河南杞县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42年毕业于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同年9月进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开始从事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9.
《报刊之友》2010,(6):54-54
穆青(1921年-2003年10月11日),著名记者、摄影家。原名穆亚才,回族,河南杞县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42年毕业于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同年9月进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开始从事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10.
阴艳 《新闻前哨》2011,(9):79-80
这是"文化大革命"初期发生在中国新闻界、影响全国的事件。1967年1月,上海《文汇报》和《解放日报》相继被各自报社的造反派夺取了领导权。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于2月8日发表通讯《"一月革命"的号角——记〈文汇报〉、〈解放日报〉新生一个月》,  相似文献   

11.
解放日报①抗日战争中期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前期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兼西北局的机关报。1941年5月16日在延安创刊。1917年人民解放军撤出延安后,出至3月27日停刊。在不同时期中,正确贯彻党的路綫,对动员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和反对美蒋反动派起了很大作用。毛泽东常亲自领导编辑工作,撰写社论和评论。1942年整风运动中,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改进报纸工作,对树立我国党报工作的优良传统有重大贡献。②1949年5月28日在上海创刊。中共中央华东局兼上海市委的机关报。1954年12月1日改为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曾多次强调,新闻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笔者以为,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必须在政治上同党保持高度一致 1941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在延安创刊。毛泽东同志亲自撰写了发刊词。该《发刊词》是我党重要的新闻工作文献。它说:“本报之使命为何?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一语足以尽之。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也就是本报的使命。”这里,毛泽东同志鲜明地指出了新闻工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党一向都十分重视报纸在革命运动中的作用,在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中,就对经办、出版报纸杂志做了具体规定。党用自己的报纸宣传马列主义和指导中国革命运动;同时,她也把自己的报纸看作是同国内外敌人进行斗争以及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加革命斗争和建设的锐利武器。党中央在民主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出版的报纸,尤其是主办的机关报——红旗日报、红色中华、新中华报、解放日报(延安)和人民日报,就是在这样的要求下出版的。党在创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办了它的第一个机关报《向导》周报,共出版了201期。由于条件的限制,没有创办其他报纸。红旗日报是中共中央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机关报,从第162期开始为中共中央和江苏省委的机关报。1930年8月15日创刊,1931年3月8日终刊,共出版了182期。红旗日报是在党内  相似文献   

14.
1941年5月16日清晨.一张张散发着墨香的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走出清凉山上的窑洞,飞进延安各机关、部队、学校。毛泽东主席亲自撰写的《发刊词》登在报纸的头版左侧:“本报之使命为何?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一语足以尽之。”此文精短,开宗明义,振聋发聩,真可谓一语尽之。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初期,新华社在延安就创办了一本新闻业务刊物。这就是1939年12月1日诞生的,由毛泽东同志题写刊名的《通讯》杂志。 最近,笔者访问了新华社原副社长缪海棱同志,他回顾了《通讯》创办的前前后后。 1939年3月,新华社由清凉山迁到杨家岭,与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解放日报前身》)的同志一起分住在杨家岭后山沟的两排窑洞里。杨家岭是当时党中央、毛主席的所在地。在工作之余,新华社和《新中华报》的同志  相似文献   

16.
带刺的野百合 1942年3月,延安,马列著作翻译家、中央研究院中国文艺研究室特别研究员王实味,在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了一篇杂文《野百合花》,文章中回忆了他在北大的女同学李芬,回湖南邵阳从事党的地下活动壮烈牺牲的情景后说:"我曾不止十次二十次地从李芬同志的影子汲取力量.  相似文献   

17.
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解放日报社最近推出了“《解放日报》50年系列光盘”第一套——《解放日报1998年全文和版面数据库光盘》。 《解放日报》系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自1949年5月28日创刊以来,紧密配合党和国家的中心工  相似文献   

18.
经典     
70年来,大众日报无论作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机关报、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报,还是作为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报,始终是党和人民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冯芸  吴非 《新闻知识》2006,(2):28-31
一、研究背景延安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革命老区, 为新中国的成立吹响了号角。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也是在延安逐步走向成熟并有了突破性的发展。《解放日报》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影响最大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对无产阶级新闻学的一些根本问题进行了勇敢探索和科学论证, 该报的几次成功改版更为我国的党报改革积累了相当宝贵的经验。当时新华社、解放日报编辑部和新华广播电台的所在地一延安的清凉山作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摇篮,和延安人民一道孕育出了宝贵的“延安精神”。  相似文献   

20.
2007年,纸馅包子事件、最毒后妈事件、海南香蕉事件、吃人水怪事件等虚假新闻混淆视听。这些虚假新闻,从本质上讲是媒体颠倒了新闻与事实的关系,认为新闻是第一性,事实是第二性。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早就被清楚解释过。1943年9月1日,时任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总编辑的陆定一,在延安为纪念记者节写的《我们对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就明确指出:“唯物论者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