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十字军东征是世界中古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军事征讨运动,政教关系是中古政治史上极为重要的内容,二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十字军东征的开展是教权由从属到抗争王权的结果,十字军东征的短期效应是教权鼎盛,王权削弱,而十字军东征的最终结果是教权衰败,王权至上。  相似文献   

2.
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欧洲发生的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它是由天主教会发起、以驱逐塞尔柱突厥人和收复圣地为目标、以解放巴勒斯坦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为口号而进行的东扩运动。罗马教皇在十字军东征中起了重要作用,教皇乌尔班二世号召十字军东征,教皇权势突显;英诺森三世采取措施加强教权并发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教皇权势达到顶峰;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性质的转变使教会地位降低,儿童十字军的悲惨遭遇致使教会信誉丧失,导致教皇权势衰落。教皇权在十字军东征进程中由盛渐衰,对地中海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西方中世纪史教学的重要主题和难题之一。进入21世纪以后,受国际局势影响,西方学界在文化多元主义的思潮下对西方中心论进行了修正,重构十字军东征历史。这一新动向强调穆斯林视角对十字军东征研究的必要性和中世纪地中海世界文化交流的多样性。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趋向已经反映在西方历史教学当中。...  相似文献   

4.
欧洲十字军东征期间,数万名儿童组成"童子军"随同出征。这一现象让人们觉得极其不可思议。究其原因,此次东征有其发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因素。在中世纪西欧封建神权统治的大环境下,各阶级及阶级之间趋于白热化的矛盾、浓厚的"朝圣赎罪"观念、教皇与教会的煽动说教等因素使得此次东征最终发生。儿童十字军在军事上的惨败,进一步降低了教皇与教会的威信,降低了人们对东征的热情,从本质上宣告了东征的失败。  相似文献   

5.
许宏(?)先生在华南师范学院学报1957年2期上,发表了“十字军东征的主要原因及其在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的文章。这篇文章的特点:表面上说要反对资产阶级史学家的谬论,实质上还是歪曲了十字军东征的性质,歌颂了十字军东侵的进步作用。我们认为该文散布了坏影响,必须予以探讨和批判。一、夸大宗教之间的矛盾和教皇的权力,歪曲战争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中世世界史上,十字军东征,是一件很值得注意的事件。因为它的结果,给欧洲各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里我们不谈它的影响和东征的动机以及整个东征过程,只把从公元1096——1270年止计175年间,究竟发动几次东征?及各次起迄年代简述於下: 关於十字军东征,一般历史都记载着从1096——1270年止共发动七次东征。事实上不止此数,不过其规模较大的只有七次。即在1095年11月范勒蒙大会以後,1096——1099年发动了第一次,1147——1149年第二次,1189——1192年第三次,1202——1204年第四次,1228——1229年第五次,1248——1254年第六次,1270年第七次。此外还有几次不能算是正式的十字军,但其中有一次是特别引起世人注意的,即在第四次十字军以後,欧洲的奴隶们造谣说:有罪的人无法收复圣地,只有纯真的孩子可以办到。因此在法国和德国,约有三万的孩子受了欺骗,於1212年组成了皆是十二岁以下男女幼童十字军,在斯  相似文献   

7.
根据现存原始资料的记载,英诺森三世没有参与促使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转向的阴谋,但他知道这次东征转向攻打扎拉和君士坦丁堡的阴谋的绝大多数事实。对这次东征的转向他采取表面上禁止、实质上支持的态度,目的是为了替自己开脱责任,避免因公开支持十字军攻打基督教徒而受到质疑和指责,万一十字军未能攻下君士坦丁堡也能够置身事外,更重要的是为了进一步扩张罗马教会的势力范围。  相似文献   

8.
1096-1291年,近两个世纪的十字军东征给欧洲人民和地中海东岸一带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死于这场战争的人不计其数。这并不是基督教会与教皇乌尔班二世所宣传的是一场对异教徒的“圣战”,而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掠夺之战”。促成十字军东征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基督教会与教皇做的鼓动宣传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拉丁人丑化阿莱克修斯一世,主要是因为野心家波希蒙德的宣传。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使得十字军首领与拜占廷皇帝直接接触,双方不可避免出现误解和偏见;阿莱克修斯与十字军的目标和利益不同,阿莱克修斯阻碍了十字军首领的利益追求,引起不满;野心家波希蒙德利用十字军首领对阿莱克修斯的不满和误解,利用拜占廷与西方的宗教分歧,大肆进行反阿莱克修斯宣传、反拜占廷宣传,结果阿莱克修斯形象被丑化。  相似文献   

10.
十字军东征”就其性质来讲 ,无疑是一次侵略性的远征 ,其直接结果是西方的野蛮势力摧残了古老的东方文明。然而 ,从 1 3世纪以后西欧的历史发展来看 ,“十字军远征”在客观上为推动西欧历史的发展进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论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转向及君士坦丁堡陷落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未能实现对“圣地”耶路撒冷的征服,转而进攻拜占廷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这一历史事件看似偶然,但在它的背后却隐含着一系列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十字军队伍和威尼斯共和国的利益追求是军队转向的主要内在因素,而拜占廷帝国的衰弱则为转向及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创造了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2.
12世纪中期以来,西欧各地天主教异端如火如荼的传播,严重挑战罗马教廷的统治权威,更成为教皇英诺森三世实现教权至上理想的巨大障碍,酝酿已久的阿尔比圣战终于在1209年秋季拉开帷幕。法国南部奥克西坦错综复杂的领地关系、分散的政治权力,使得各方领主都觊觎这里的领土,这场圣战随即演变为一场领地争夺战,战争的神圣光环泯灭在世俗争夺与血腥屠戮中。阿尔比十字军开启欧洲历史上大规模宗教迫害的先例,掀开西欧历史悲剧性的一页。战争彻底改变了法国南部的政治格局,尽管表面上看,天主教会巩固了地位,强化了统治。但战争导致的法国对南部地区的实际控制,从根本上削弱了教会的影响。教皇在处理宗教纠纷中对法国王权的依赖,最终导致阿维农之囚的悲剧。  相似文献   

13.
经院哲学是12世纪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11世纪西欧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的产生引起了社会结构的松动和异端运动的盛行。阿拉伯翻译运动和十字军东征将希腊古典文化重新引入西欧,促成了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回归,为经院哲学奠定知识基础。经院哲学诞生最直接的原因是这一时期教俗封建主关于最高权力归属的政教之争。  相似文献   

14.
The First Crusade speech of Urban II has been acclaimed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orations in history. The far‐reaching impact of the speech can be attributed to a number of factors, such as the Eleventh‐Century events and issues which preceded the Pope's call to arms. But probably the major reason for the intense reaction to the address can be traced to Urban's unique shaping of a new image of redemption for members of his audience who had been burdened by guilt. The address also appears to fit a discernible pattern of war rhetoric which has been instrumental in motivating men to take up arms.  相似文献   

15.
李欧纹 《海外英语》2014,(10):199-200
Season of the Witch is one of the great productions with all th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were introduced during August around China.The story was told during the final historical period of the Crusades.The Crusades were a series of religious wars.The crusaders comprised military units from all over Western Europe.During 14th century Black Plague was threatened the Whole Europe.The Plague destroyed the Crusade and each town.People began to suspect some women which abused as witches should be take responsibilities.They put some women to death.The movie not only tell us a story,but lead us to find out lights from the dark world during the black age.  相似文献   

16.
钦州湾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及pH值时空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9年春夏秋冬4个季节调查资料,分析钦州湾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及pH值的季节变化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钦州湾海水平均温度春季20.4℃,夏季30.1℃,秋季16.0℃,冬季14.6℃,变化特征与气温的季节变化相同,空间分布为夏秋季河口区的水温都略高于湾口区,而春冬季则相反。海水平均盐度春季20.067,夏季17.975,秋季23.864,冬季23.660,表现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各季节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河口区低,湾口区高的趋势。海水pH平均值春季7.82,夏季8.11,秋季8.01,冬季8.10,全年空间分布高值区均出现在大风江口外海域。钦州湾海水比较适宜大蚝、对虾、文蛤等广温广盐性品种的海水养殖。  相似文献   

17.
自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北京话旁称代词系统在句法、语义上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变化在三个时期的三部典型的北京话文献《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下》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就旁称代词系统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是:由18世纪中叶的"别人、人家、别人家、他人、旁人"阵容切换到了19世纪中叶的"人家、别人、他人、旁人"阵容,并最终切换到了20纪中叶的"别人、人家"阵容,期间的此消彼长、删汰整合昭然。就旁称代词个体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是:1."别人"由18世纪的炙热到19世纪的没落,再到20世纪的重新走强;2".人家"由18世纪的初露锋芒到19世纪的首度大大超越"别人"而一枝独秀,再到20世纪与"别人"的平分天下;3".他人"这个曾经在相当长的时段内的旁称代词家族的宠儿由18世纪的颓势已现到19世纪的英雄末路,直至20世纪的难觅踪影;4.不温不火一路走来的"旁人"由18世纪的衰落到19世纪的走向没落,直至20世纪的淡出我们的视线;5.产生于元代的"别人家"由18世纪的衰弱到19世纪的没落,直至20世纪的只留存在部分方言中而在北京话中彻底消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