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2001-2002CBA常规赛技术统计析主场优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通过对 2 0 0 1- 2 0 0 2CBA常规赛 2 6轮共 15 6场比赛的主、客场技术统计研究发现 :CBA在胜率、得分、投篮次数、命中次数、进攻能力、防守能力、以及在失误次数上存在主场优势 ;引起主场优势的主要因素为 :赛场客观环境 (场地、设施、气候、时差等 )、观众因素、裁判因素、战术运用、比赛动机和自我表现欲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的快速发展及国际运动成绩的快速提升,我国运动员在训练方面遇到了很多问题,如运动员在完成高难度的空中技术动作后,在落地时总是出现失误,直接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成绩.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录像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优秀运动员的落地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具体涉及运动员成套动作落点分析、滑行路线分析和运动员平衡能力,研究结果认为,运动员的平衡能力差和落点区域的不同选择是导致落地稳定性差的主要原因.为帮助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备战2018年平昌冬奥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白冰  肖宁宁 《冰雪运动》2009,31(1):29-33
采用文献资料、现场观察和录像分析等方法,对中国运动员在亚洲杯单板U型场地滑雪比赛中出现的失误动作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运动员主要存在着场地利用不足、空中动作没完成和落地摔倒等失误现象。而这些失误的存在主要与运动员大赛经验较少、技术水平不高、伤病及心理压力过大等因素有关。为此提出完善技术水平、预防运动员伤病和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辅导等建议,为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国家男子足球队传球失误原因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国家男子足球队传球失误的原因,采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国家队参加的24场国际性比赛中出现的短传球、中长传球、一脚传球失误的状态和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家男子足球队在不同运动状态下运用传球技术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中慢速弱对抗状态下的传球方向不当。中长传球在比赛中失误次数多,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传球方向不当和传球力量不当。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10年来国家激流队和国际优秀激流运动员的训练比赛,发现我国队员和国外优秀队员在激流中的差距的最大原因在于我们专项训练和比赛中产生的"泄露"和"内耗",结合美国AP和NSCA体能训练中心的培训学习,提出了改进我国皮划艇激流回旋体能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探究德约科维奇在三种类型的场地上各技术指标与得失分的关联,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德约科维奇2010-2021年共280场比赛(硬地140场、红土70场、草地各70场),并运用灰色关联法计算出每种场地各技术指标与得失分的关联度,对关联度大小进行排序并分析三种场地的异同,对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应对不同场地进行针对性训练提供参考和建议。通过研究发现发球速度对于德约科维奇在草地的比赛中贡献度较高,在红土比赛中一发得分率、破发成功率对比赛得失分影响较大,而一发得分率、一发成功率对于硬地比赛得失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硬地比赛更考验的是球员攻守能力的均衡性,红土场地较强调防守能力和稳定性,而草地比赛更注重球员的进攻能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国男篮在国际重大比赛中失误的分析,发现和与赛队相比,比赛失误多于对手主要出自替补队员,且失误类型集中在传球和运球技术;提出现阶段提高替补队员实力的策略,认为国内CBA借鉴NBA赛制,延长比赛时间、扩大三分球区域、适当采用特殊规定,可以促进主力与替补实力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门球临场比赛中,失误可谓司空见惯。失误,所含范围较广。有技术上的失误,有战术上的失策,还有执行规则中有误。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失误,与比赛胜负密切相关。打一杆好球固然能开创胜机,而诸多胜局常常是来自对方的失误。同样,己方能减少失误刖可增加胜机;而失误多,尤其关键球(即重大)失误,常是酿成败局的主因。失误原因诸多,不外乎来自心态失衡、技术疏漏、体质欠佳和场地因素等等。据笔者临场体验和观察,仅就技术失误个中原因略举几例,以示自戒、自勉,并供球友参阅。一是慌乱。因心理压力大或匆忙上阵击球,杆不从心,动作走形而失误,或遇逆风球,在慌乱中失误。二足矛盾。欲打甲球又改打乙球,或面临难球、巧球,内心胆怯又要从命,无奈中常常失误。三是干扰。场外观众七嘴八舌,评头品足.议长论短。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文献资料查阅和训练负荷分析,结合比赛成绩、生理测试结果和国内外教练员的问卷调查,从体能、技能和心理能力3个角度探索皮划艇激流回旋的项目特征,搭建皮划艇激流回旋的专项能力结构,并挖掘各专项特征对训练的启示.研究结论表明:皮划艇激流回旋是一个集体能、技能和心理能力手一体的复杂项目;体能训练应以有氧耐力、力量多样性和核心力量为主,技术训练应以提高有效性和稳定性为目标,心理训练应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录像观察统计法,对中国女子足球国家队近几年的32场国际比赛中的传接球失误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女子足球国家队在比赛中的所有失误有近60%是由于传接失误造成的.而传球失误又占传接球失误的2/3.在不同运动速度、对抗状态下的传接球训练中要真正抓住训练的要点与核心,在细节上严格要求是给中国女子足球国家队今后提高传接球训练质量与效率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竞赛工作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科学,竞赛规则是使竞赛公平、竞赛科学的法律性依据。目前,我国没有制定自己的冬季两项竞赛规则,了解、认识国际冬季两项联盟新公布的冬季两项竞赛规则的变化对促进冬季两项在我国的发展,对提高我国北京申办2022年第24届冬奥会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冬季两项新竞赛规则为了保护青年,进行了分组,青年男女参加欧洲公开锦标赛时只允许参加接力比赛;对比赛的气候条件进行严格的规定,同时提高了对比赛场地的条件要求,国内的比赛场地要与国际接轨,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改造才能达到国际化、标准化、科学化;对我国运动员后备队伍建设、运动训练、比赛设计与安排等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及国际滑联目前使用的短道速滑比赛编排系统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国内现行系统与国际比赛系统在功能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为使我国短道速滑竞赛组织及编排工作能够与国际比赛接轨,从而更好地为国内比赛服务,在依据国际最新规则及总结国际滑联编排系统的优势功能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我国编排处理系统的改进意见,对完善国内短道速滑比赛成绩处理系统,提高我国短道速滑比赛的竞赛组织能力,使国内比赛与国际比赛实现全面有效接轨,备战国际大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建民 《冰雪运动》2011,33(1):32-35
近年来,我国男子冰球运动水平与亚洲的日本、韩国队相比呈现出下降趋势,特别是在运动员个人突破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有差距。通过观察比赛与训练发现我国冰球队员进攻突破上存在着掌握突破的时机不准、突破的威胁性较差、缺乏有效的场上观察等的问题。提出从制定符合本队伍实际的技战术打法入手,选拔重点队员进行有针对性培养,结合实战比赛去培养运动员个人突破和由守转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中外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资格赛动作难度、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竞技实力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整体水平与世界强国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做第一套动作时,屈膝、勾脚、屈髋、分腿现象较多,且动作临场发挥不稳定;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第二套动作质量的提高相对滞后于动作难度的发展;整体实力还不强,发展得不平衡,没有形成集团性竞争优势。因此,进一步强化动作质量是提高我国蹦床竞技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射箭备战重大比赛期各部分训练内容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蓓 《体育科研》2006,27(6):51-58
在分析射箭备战重大比赛期间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特点、心理训练特点、体能训练特点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射箭备战重大比赛期间不同瞄准方式对射箭成绩的影响;射箭团体比赛中的熟练技术、优化团体组合问题;适应各种气候、提高对抗能力和比赛应变能力问题;心理训练问题及体能训练问题;并提出了瞄准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及合理的射箭比赛的赛前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16.
高校冰雪运动文化建设可有效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推动校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在剖析冰雪运动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冰雪运动文化的建设途径:树立高校冰雪运动文化理念,加大课程建设步伐,加强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开展小型多样的冰雪运动竞赛,加大宣传力度,实现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和谐统一。旨在通过高校冰雪运动文化的建设达到提高学生身体活动能力和体育文化素养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上海举办国际体育大赛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并紧密结合近10多年上海成功中办和举办国际体育大赛的亲身经历,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同时,就上海未来举办国际体育大赛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的定位、选择原则、基本运作方式,以及举办奥运会、举办世界杯男子足球赛、拥有国际体育大赛的长期举办权等问题,阐发了战略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速度滑冰技术能力决定因素由主体因素和客体因素两个主要因素构成。主体因素从决定速度滑冰运动员自身的技术能力为出发点进行研究,涉及专项动作结构、运动感知觉、运动员个性心理、不同阶段训练内容。客体因素从影响速度滑冰运动员技术能力的外在因素进行分析,其中涉及竞赛规则、技术环境、器材设备和场地三个方面。通过对速度滑冰运动员技术能力决定因素的分析,为完善和提高速度滑冰运动员技术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为我国速度滑冰训练指导和运动员的技术完善提供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  相似文献   

19.
国际滑联2013版短道速度滑冰竞赛规则发布后,国际比赛成绩处理系统全面实现了网络化成绩管理。而国内短道成绩处理系统仍然停留在单机版状态,在执行最新规则要求、成绩处理及网络发布等多项功能,据国际滑联成绩处理系统的差距较大。为此,通过对国际成绩处理系统进行系统分析,结合我国竞赛系统实际情况,设计及规划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短道速滑成绩管理系统,使我国短道速滑竞赛组织达到能够承接国际比赛的需求,对提高我国短道速滑裁判员的竞赛组织、执裁能力及与国际大赛接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第十一届世界技巧锦标赛女三项目所有参赛队员的年龄、身高、体重、配合年限、每天训练时间和参加世界比赛次数等指标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上面人身高可分为技术型和艺术型;90%的上面人年龄在14~15岁之间,70%的中问人和下面人年龄在18~22岁之间;配合年限、每天训练时间和参加世界比赛的次数对一个队的水平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