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艳琼 《体育科技》2011,32(2):60-63
蛋白质组是细胞、组织或整个有机体表达的全部蛋白质的总称,蛋白质组学是研究蛋白质组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人类基因组序列的完成及蛋白质组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蛋白质组学研究已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肌肉蛋白质组学在体育运动学研究中所取得的进展,即运用双向凝胶电泳及质谱技术来观察体育运动中肌肉蛋白质表达水平和翻译后修饰(PTM)的改变,以便更深入了解体育运动中肌肉的生理学机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前发现心脏中存在有微弱的复制修复功能,表现为端粒酶的表达。对心肌端粒酶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是否在运动心脏重塑过程中存在着细胞的复制。目前发现影响端粒酶活化的因素较多,包括端粒酶的组成成分、连接蛋白质和其他调控因子,检测端粒酶的手段主要包括TRAP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杂交法。  相似文献   

3.
中等强度运动对大鼠心室肌蛋白质组差异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4周中等强度运动后大鼠左、右室肌蛋白质组的差异性表达,初步筛选出心脏在运动反应与适应过程中的目标蛋白质;方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平行对照组(n=9)。实验组经4周中等负荷强度(70%V.O2max~80%V.O2max)跑台训练后,与对照组一起,提取左、右室肌组织的全蛋白样品。进行2-DE蛋白样品分离,采用PD-Quest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和数据采集。选择运动后差异表达量≥10倍的备选目标蛋白点,进行胶內原位酶解与一、二级质谱鉴定;结果:运动后左、右心室差异表达量≥10倍的蛋白质点共24个,取其中9个点,经一、二级质谱鉴定出ATP合酶偶合因子6、葡萄糖调节蛋白78、烯酰辅酶A水合酶、ATP合酶α亚基、丙酮酸脱氢酶E1α1、硒联蛋白1、类似信号增殖关联蛋白1和丝氨酸精氨酸前体-mRNA拼接因子SR-A1以及一个分子量为116kDa的未知蛋白;结论:1)实验大鼠在心脏重塑过程中,左、右室肌蛋白质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成功筛选出在运动医学领域中尚未涉足的8种目标蛋白,其表达量发生的适应性变化表明,在中等强度运动下,会引起心肌能量代谢水平的提高、心肌应激反应与适应能力的增强、血压调节能力的改善等一系列有益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耐力训练与对照组大鼠下丘脑蛋白质组表达图谱.方法: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按体重配对分为安静对照组(8只)、耐力训练组(8只).运动后30min和安静对照组大鼠同时断头处死,提取下丘脑全蛋白质做双向凝胶电泳,应用质谱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结果:安静组和运动组各获得801±37和783±32个蛋白质点,蛋白质点的匹配率为77.38%,应用质谱鉴定了8种结构明确的蛋白质,分别为代谢酶、抗氧化酶、细胞骨架蛋白、热休克蛋白、信号传导蛋白以及一个未知功能的蛋白质.结论:应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能够发现耐力训练大鼠下丘脑蛋白质组表达的变化,为研究运动对下丘脑代谢与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急性大强度力竭运动大鼠骨骼肌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松江  史绍蓉 《体育科学》2006,26(5):59-63,68
研究目的运用蛋白质组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急性大强度力竭运动大鼠骨骼肌蛋白质表达特征。方法10只雄性SD大鼠随机按体重配对分为安静组(5只)和运动组(5只)。运动组大鼠按Bedford大强度运动模型运动至力竭,力竭后3h和安静组大鼠同时断头处死,提取后肢腓肠肌全蛋白质做双向凝胶电泳。结果用bio-radPDquest软件对电泳图谱进行分析,安静组和运动组各获得667±35和572±28个蛋白质点,在运动组中出现新增和缺失的蛋白质点,同时还出现蛋白质表达上调和下调的蛋白质点。对表达差异的蛋白质点做MALDI-TOF-TOF质谱分析,鉴定出7个运动后表达差异的蛋白质。结论大鼠大强度力竭运动后蛋白质发生了质和量的变化,为更加深入地研究运动性疲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运动性心肌肥大大鼠心肌蛋白差异表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运动性心肌肥大心肌细胞蛋白表达特征.方法 雄性SD大鼠16只,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组进行8周游泳训练.应用超声心动图鉴定动物模型,然后提取心肌总蛋白,应用二维凝胶电泳技术,建立分辨率高和重复性良好的凝胶图像,质谱(MALDI-TOF-MS)鉴定差异蛋白点,与网络数据库进行匹配,并对鉴定蛋白进行分类.结果 运动性肥大心肌细胞有23个蛋白点表现出显著增加或减少,质谱鉴定,经数据库匹配,获得18种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包括与线粒体代谢相关的蛋白,骨架蛋白、信号蛋白、应激和氧化蛋白等.结论 运动诱导心肌这些代谢蛋白和结构蛋白的变化可能影响心脏的代谢、应激反应和信号途径,从而整体上提高心脏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田振军 《体育科学》1999,19(3):70-73
在不同运动强度实验动物模型上,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心肌间质胶原网络结构重塑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心肌间质胶原网络结构在心肌、毛细血管及心内膜间以4种方式广泛分布,即“框格式”联接,“树根样”联接,直接联接和细胞内联接。运动可引起心肌间质胶原网络结构的重塑,一般运动负荷可使心肌与间质胶原网络同步增长,以适应心肌细胞肥大收缩力增加从而保证肌束间及心肌细胞间力的传递;运动超负荷可使心肌束间、心肌细胞间以及小动脉和毛细血管间不同类型胶原大量蓄积增生,导致心脏的僵硬度增加,舒缩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8.
运动与心脏内分泌激素——心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钠素是心脏内分泌激素,在运动中对于心血管的稳态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众多的激素共同参与心脏的运动性功能重塑.就心钠素的存在形式、作用机理、生物学效应以及运动对血浆、心肌组织及基因表达等方面研究的进展情况作以综述.心钠素作为判断运动心脏适应性的指标具有广阔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大鼠运动心肌肥大和病理心肌肥大模型心室肌球蛋白α和β重链的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大鼠经10周游泳训练后引起心肌肥大,心室肌球蛋白α重链百分比和肌原纤维ATPase活性升高,β重链百分比降低(p<0.05)。与此变化相反,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由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大大鼠心室肌球蛋α重链百分比和肌纤维ATPase活性降低,β重链百分比升高(P<0.05)。说明运动心脏的重塑过程不同于病理性心脏,前者重塑后使心肌收缩性提高,后者重塑后心脏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0.
任绮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4):405-406
心脏重塑主要表现为心肌细胞肥大、细胞外间质重塑。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对心肌间质重塑发挥较大的作用,参与了运动性心脏重塑的生理病理发展过程。近年来许多研究致力于阐明运动性心肌间质和血管重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加快掌握高难动作是女子跳马发展的趋向,掌握两个不同类型的10分起评动作,是优秀选手发展的重点。女子跳马技术的发展,仍将集中在"踺子后空翻"、"侧手翻"、"前手翻"和"踺子转体"四种类型的动作上,以"直体"完成不同类型的两种动作,是当今女子跳马动作选择的主要特征。"前手翻类"动作的发展潜力和"踺子后手翻类"动作的完成力度将加大,"踺子转体类"动作的完成将倾向"转体180°";而采用"笠松"侧手翻来尽快提高跳马动作完成难度的选手将会增多;确保动作质量及落地稳定是跳马比赛夺冠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以 2 1世纪举行的 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 2届奥运会体操比赛为资料 ,对世界男子跳马比赛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新北京奥运周期跳马动作难度将会进一步提高 ;多度转体以侧手翻技术连接为主 ,多周空翻以前空翻 2周及其转体为主 ,二者将会均衡发展 ;动作质量稳步提升 ,落地稳定性是制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蛋白质组学是继基因组学后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它对于分析样本间差异蛋白图谱,揭示运动训练对机体的内在影响,寻找有意义的蛋白标志物有重要作用。对蛋白质组学数据来源、主要技术及其在运动人体科学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进一步促进蛋白质组学研究在体育科学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吴楠  陶澜 《辽宁体育科技》2009,31(4):25-26,34
蛋白尿是肾功能不全的早期表现。许多学者认为,长期蛋白尿可作为独立的致病因子引起肾损伤的加重。运动性蛋白尿是蛋白尿的一种表现,有人已提出大强度运动出现蛋白尿可能是肾脏损害的趋势。本文主要分析蛋白尿分子机制的研究近况.旨在推动运动性蛋白尿分子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以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等方法对武术新规则实施后套路训练的嬗变进行了研究,比较武术竞赛规则的变化对新、旧规则中难度动作变革对套路训练的影响分析;动作质量扣分变化对训练的影响分析;对动作质量扣分点训练的影响分析;新规则对技术训练内容的影响分析;追求竞技武术运动在武术竞赛规则的发展,竞赛规则中通过武术训练达到追求"高、难、美、新"的发展方向,推动武术竞技比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饮食和运动干预对高脂饮食性肥胖大鼠左心室心肌胶原纤维的影响,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3周龄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脂饮食组,后者在第8周时选取体重超出正常对照组平均体重20%的大鼠为肥胖大鼠,再分为肥胖对照组、饮食干预组与运动和饮食联合干预组,第16周时处死。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心肌AT1R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ACE蛋白的表达;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心肌组织中AngⅡ的含量;采用羟脯氨酸法测定心肌胶原含量;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大鼠心脏切片,并用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大鼠左心室心肌胶原容积分数。结果:肥胖大鼠存在严重的血脂紊乱,心肌胶原含量、心肌组织AngⅡ含量、AT1RmRNA、ACE蛋白表达显著增加;饮食干预组大鼠血脂紊乱程度减轻,心肌胶原含量、心肌组织AngⅡ的含量、AT1RmRNA和ACE蛋白表达均有降低;运动和饮食联合干预组大鼠体重下降显著,心肌胶原含量、心肌组织AngⅡ的含量、AT1RmRNA、ACE蛋白表达下降更显著。结论:高脂饮食性肥胖大鼠存在心肌胶原纤维过度堆积的现象,并与心肌组织AngⅡ的含量、ACE、AT1RmRNA的表达改变有关。单纯性饮食疗法可以减缓心肌纤维化程度和进展,饮食和运动联合干预可以使心肌纤维化早期良性逆转。  相似文献   

17.
运动心脏重塑的发生与转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进一步探讨运动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发生、转归及其与病理心脏的本质差异,作者通过动物实验模拟运动心脏,观察了经过12周耐力训练及完全停止运动训练8周后心脏重量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并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与新一代钙荧光指示剂Fluo—3/AM负载方法对心肌活细胞内具有生物活性的游离钙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心脏超微结构和胞内钙产生了良好的适应性改变,心肌收缩时收缩结构钙可获得量增多,构成运动心脏心肌收缩性、氧化代谢及自分泌功能增强的重要细胞机制。完全停训后,运动心肌细胞内游离钙,心房特殊囊粒,心肌线粒体及毛细血管结构适应性改变的消退证实运动心脏结构与功能改变具有可恢复性,区别于病理心脏。  相似文献   

18.
运动中专家表现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回顾运动专家表现研究的基础上, 指出了运动专家表现研究的发展趋势, 即运动专家表现研究将更加重视纵向研究和性别差异研究; 研究内容将关注专家表现的保持; 运动专家表现的评估将转向模拟运动情境或真实运动情境。此外, 运动专家表现的研究有必要从操作方法上弥补专家———新手研究范式不足, 探索新的研究范式, 并对运动专家表现的获得作重新解释。  相似文献   

19.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均衡选择和制度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旅游业是体育环境依存很高的体育产业之一,丰富的自然体育旅游资源和良好的体育生态环境是我国体育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发展体育旅游业将成为我国新的体育经济增长点。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是随着体育旅游业不断发展而凸现的一个研究主题。本文探讨了我国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二者均衡发展的选择机制以及保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均衡发展的制度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