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曹保顺 《中学生阅读》2004,(10):38-39,42
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文学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是“情文”“美文”。据统计,近两年高考考生中采用散文文体者高达20%。如何写好散文呢?通常我们说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这是就散文的总体而言,只凭这一句话并不能学好散文的写作,学好散文的写作要具体地学习散文的笔法和语言,散文的结构就是散文笔法的一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曹保顺 《现代语文》2004,(11):28-29
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文学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是“情文”、“美文”。据统计,近两年高考考生中采用散文文体者高达20%。如何写好散文呢?通常我们说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这是就散文的总体而言,只凭这一句话并不能学好散文的写作,学好散文的写作要具体地学习散文的笔法和语言,散文的结构就是散文笔法的一个主要方面。散文的结构虽然没有什么模式,但如果归类排队,也可大体理出个头绪。这里就几种结构形式分别加以简述:(1)照镜式。就是用古今的事例(包括传说、故事、名言等),对照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以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意旨。如2…  相似文献   

3.
散文式新闻是伴随新闻改革于近几年在我国新闻界崭露头角的一种文体,是运用散文笔法写作的新闻报道,是具有散文色彩的消息、通讯。它把新闻的真实性与散文的艺术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呈现出自由、灵活、生动、多样、优美等特点,从形式上突破了新闻文体的传统模式。  相似文献   

4.
散文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据统计,近两年高考考生中采用散文文体者高达20%。如何写好散文呢?通常我们说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这是就散文的总体而言,只凭这一句话并不能学好散文的写作,学好散文的写作要具体地学习散文的笔法和语言,散文的结构就是散文笔法的一个主要方  相似文献   

5.
“散文式”新闻在我国报界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把散文不拘一格的笔法、生动活泼的语言、清新明快的风格运用到新闻写作中,新闻会更富有感情色彩,更富于词章文彩,使之声情并茂,从而增强新闻吸引读者、感染读者的力度。  相似文献   

6.
散文笔法的营构其法不一,因意设定,因文而定。散文的“散”本质是自由,是无规矩,是不拘一格。但光“散”不成文,还得讲究“凝”的笔法。优秀的散文作品本身就是“散”与“凝”的辩证统一体。散文写作必须辩证地明了两点:其一,文无定法是散文写作铁的规律。散文写作的任何笔法,都不应当成为僵死的规范。其二,散文写作还是有一定的笔法路数可循的,因为散文写作并不就是一种来无影、去无踪的神秘做法。我们常说散文写作不仰仗技巧,但这并不等于说就不需要技巧。无法不成文。“法”是不可缺少的,“法”是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探讨两种散文艺术表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法制消息,指关于法制的新闻事实的迅速及时而简明扼要的报道.它迅速反映最新的法律性的社会生活事实,具有法制宣传和法制教育的特点和作用,是近年来颇受新闻界重视、颇受读者欢迎的一个新闻种类.法制消息的写作,应当根据其法律性内容的特点,做到“四个控制”.一、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8.
倒金字塔消息写作的结构一般采用“倒金字塔”(即倒叙法),就是将最重要的、最精彩、最生动、最吸人的新闻事实放在前面,次要的放在后面,最次要的置之末尾。这种结构也可以称为“虎头  相似文献   

9.
王经军 《中学文科》2007,(10):114-114
纵览近年来高考作文的优秀试卷,议论性散文占了很大的比重。什么是议论性散文?顾名思义,它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是用散文的笔法写成的以说理为目的的文章。议论性散文联想丰富,内容充实,思想深刻,结构灵活,以“形象”说理,以情动人,语言生动,文采飞扬,最大限度地展示了学生的写作才华,因而,得到了阅卷老师的青睐。议论性散文与一般汶论文相比,文学色彩更浓厚,情感更强烈,整体的文学性、情感性高于一般的议论义,往往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观点,议论牛动、形象,很有感染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文学性”,是作文教学的时代要求,表现在学生作文中就是具有文学的笔法和文学的语言。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和学生写作实践始终是围绕着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进行花样翻新,结果越弄越复杂,越复杂越艰辛,甚至到了像“引———评———联———结”一类刻板的公式化,使作文成了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的八股。我们只有在文笔上下功夫,才能跟上“文学性”要求的脚步。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用散文的笔法作文。提高联想能力。联想是散文写作的重要思维方式。因而,教师教育学生在写作构思时要运用“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对…  相似文献   

11.
正从第一本散文集《古典幽梦》到《俯仰之间》,再到《腕下消息》,朱以撒的散文和其书法一样,在经久的文学探索中建立了个性写作经验,在全国散文界独树一帜。"无论是散文,还是书法,最终都是要写出自己的笔法来。"朱以撒认为,散文和书法都崇尚个性,而个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炼成的。有评论家如是说:"从  相似文献   

12.
<正> 人们在论述消息写作时,往往要论及“用事实说话”这一命题。对这一命题的理解,笔者认为当前理论上还存有一些需要探讨的地方。本文谈几点看法,以就教于同行。一、用事实说话不是消息的文体特点在我们的大学写作教材和一些论述新闻写作的文章、专著中,大都认为“用事实说话”是消息的文体特点之一。细细推敲起来,把“用事实说话”概括为消息的文体特点是欠妥  相似文献   

13.
【中考链接】新闻是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国内外消息的一种叙事文体。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图片、现场采访等多种形式,狭义的新闻与消息同义。中考命题采用的新闻多指狭义的新闻,即消息,一般篇幅短小,又称“短新闻”。“短新闻”除了具备新闻的一般特点外,最突出的特点是简明扼要。中考一般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命题,考查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14.
写作记叙文,除了注意写作记叙文体的一般要求外,为了提高写作速度, 也可以尝试着从掌握几种典范结构入手,进行记叙文的快速构思,先使文章 “像样”,再使其“丰满”、“漂亮”。这些结构都来自对名家名篇的提炼和总 结,下面介绍的几种,大多在近年的中高考作文中得到运用,效果不错。[散文类] 1. 画面串联式 这一式可参照茅盾散文《风景谈》(该文是以议论句为红线串联起六个生动的画面),或唐 散文《琐忆》(该文是以鲁迅的两句诗串联全文的七次谈话)。这种结构的特点在总体上是“总—分—总”的类型,开头点明主旨,然后以主旨句…  相似文献   

15.
写惯记叙文的初中生,突然学写新闻消息,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把新闻消息写成一般的记叙文。因为整个初中阶段,只有两篇消息供学习、借鉴。有些同学由于平时不注意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根本找不到写新闻消息的路子。新闻写作虽不是重点,但也不可忽视,而且,新闻和其他文体也有互为兼容的地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在消息标题写作中存在正题句子结构不完整;消息标题与散文、论文和通讯标题混淆;标题与新闻主要内容不符;多行标题关系不清等问题。大学生只有加强概括能力、叙述能力训练,运用生活化的语言,才能拟制出准确而又贴近生活的消息标题。  相似文献   

17.
刘斌  韩琨 《现代语文》2009,(8):54-55
倒金字塔结构是新闻消息常用的写作体式。它的起源有种种说法,其中流传得最广的,是美国南北战争中因报道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结构厅式。1861-1865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当时很多记者前往采访。由于电报机不多,而且时常出毛病,记者们争着用发报机发消息,为了及时把重要的消息发出去,记者们轮流发第一段,再发第二段、第三段……这样就迫使记者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放在第一段,一旦发报机出毛病也就不要紧了,反正最为童要的消息已经发出去了。电讯中断,报社也能把最为再要的内容刊发出去。新闻行业把这种“头重脚轻”的结构方式称为“倒金字塔结构”。  相似文献   

18.
托物言志散文共同的特征主要有三个:1.从写作对象上看,多为咏物式;2.从思想内涵上看,多属寄寓性;3.从写作技法上看,多用象征手法。我根据散文“形”与“神”的关系而言,把托物言志散文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众星捧月型。“星”即作者选取的材料,“月”即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作者在文章里,从不同的角度或各个的层面,以泼墨似的笔法对“物”进行叙描,都是为了“卒章显其志”。这里的一个角度或一个层面的内容,就是一颗“星”,“星”与“星”,即材料与材料,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关系,它们都捧着“月”,也就是篇末的“志…  相似文献   

19.
“以文为戏“本是唐代裴度对韩愈散文创作中一种倾向的否定批评.本文首先为韩愈的“以文为戏”正名,指出它是一种艺术创新,朝愈用“以文为戏”的笔法写作《毛颖传》等作品是发其积郁,是以戏谑的形式和笔法表达严肃的内容.继而,论证《庄子》是它的艺术源头.然后,梳理了“以文为戏”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的表现及规律,归纳出几种基本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20.
用散文笔法写通讯、特写的常用基本表现方法是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这里我们重点说说描写与白描。 描写侧重新闻人物、事件、场景的描绘与刻画。它可以把人物的音容体态写活,突出其精神风貌,可把场景的风光气象摹写得栩栩如生,让读者如闻如见,给人以具体可感的印象。用散文笔法写的通讯中也把描写这一基本表现手法分为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 描写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白描手法最能表现散文式新闻的特点。 白描一词系来自绘画术语。原指中国画“以淡墨勾勒”的一种画法而言,后借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写作一法,再后移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