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抗战时期,中、德军事关系十分复杂,从整体上讲,中国政府开展积极的战时外交,努力发展中、德军事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德军事顾问的作用,设法运用各种渠道进口武器装备,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强了中国的军事力量,对坚持抗战起了重要的作用。对德国军事顾问支援中国抗日、促进中德经贸往来等积极作用应予肯定,对陶德曼调停中的诱降活动应予否定。中德军事关系的维系,受制于德国的远东战略,德国的远东战略的变化导致中德军事关系最终破裂。  相似文献   

2.
对于德国军事顾问在华的地位与作用问题,国内外学者历来褒贬不一。本文通过对来华德国军事顾问在中德关系初步发展、密切合作及逆转恶化等不同时期的身份、活动范围、所起作用及其影响限度等问题的分析,肯定了德国军事顾问在促进中德两国经济、军事合作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揭示其在华活动,终究还是受制于德国国家战略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第一批留德军事生的派遣是清政府创建海军计划的衍生品,是中德双方利益考量的结果.军事生留德计划从最初商议到最后成行不到半年,其效率既源于中方改善武备、壮大军事力量的迫切愿望,也来自德方跻身中国,弥补其欧洲"迟到民族国家"之遗憾的强烈需求.军事生在德留学期间受到德方高度关照.七人中三人在普鲁士陆军部队受到良好军事训练,学成归国,其他人则因种种原因学业半途而废.第一次军事生留德行动乃为偶发行为,且规模有限,管理缺少定规,但为清政府未来的留学政策提供了宝贵经验,成为后来选拔留学生的重要参考条件;其次,它为中德未来的军事合作找到了方向.留德军事生的派遣此后逐渐形成规模,德国军事教官和顾问也自此源源不断来到中国.1876年第一批留德军事生的派遣将中德军事关系推向了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抗战爆发前十年间,中德两国基于各自的利益需求,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保持着。较密切的关系。但是在德国政府内部,就对华和对日关系而言、又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同中国合作;一派则视日本为未来战争中的盟友。日本全面侵华以后,德国远东政策的重心逐渐偏向日本,其在华利益服务从于它的欧洲扩张战略。  相似文献   

5.
1928-1932年,中国和德国基于相互需要建立起合作关系,德国顾问团来华促进两国的军事与经济交流.德国对华友好是为了获取工业品销售市场,中德之间的良好交往为1933年-1938年两国关系进入高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2000年11月6日.教育部所属北京中国职业技长教育研究所召开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庆祝会是以召开中外职业技术教育经营交流的方式进行的。除中国国内有关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及企业培训工作的领导.院校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参加以外,还邀请了与中国长期合作的德国有关政要、专家出席。应邀前来参加庆祝会议的德方贵宾中,有该合作项目的奠基人之一——德国原国务秘书,前经济合作部部长冷格尔博士,德国驻华大使博尔以及经济参赞,中德职教研究所德方专家组组长、中德  相似文献   

7.
经中国和德国教育部门领导人共同提议开展的深层次“中德高等教育战略对话”今年已经进入第三年。最近,中德双方进行了新一轮的教育发展战略对话,又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在中德两国共同努力下,双方建立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西方决定重新武装联邦德国,并允许其加入北约后,苏联便决定主张承认"两个德国",希望能够维护加强民主德国的国际地位。而中国在德国问题上也与苏联保持一致,支持承认"两个德国"现状,宣布结束对德战争状态,并与民主德国签订了《中德友好合作条约》。但中国在德国问题上的态度又是有限度的,中国坚决表明台湾问题与德国问题有着根本的不同,同时又不忘对德国的统一前景作更加积极的表达。这样的表态其实与中国自身的两岸统一政策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9.
1897年德国出兵侵占我国胶州湾,这个事件与当时德国积极推行海洋战略有着必然联系。1888年,威廉二世即位为德意志帝国皇帝,此后,在他及海军大臣蒂尔皮茨的推动下,海洋战略和海军建设迅速地在德意志帝国内政外交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到了世纪末,随着海军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占领海外军事据点和争夺海上霸权,也成为德国政府的头等大事。经过多次讨论和实地调查,德意志帝国政府最终把中国北方的胶州湾当作侵占海外据点的首选目标,并于1897年11月实施了军事占领。侵占胶州湾虽然暂时地增强了德国在中国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影响力,但却导致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原有国际力量对比的严重失衡,加剧了德国与其他列强的关系紧张,使德国在国际社会备感孤立,最终,不可避免地遭到失败。  相似文献   

10.
二战初期,法国视德国为在欧洲大陆的主要对手和唯一潜在威胁,肢解德国成为法国上下的共识,法国对德国政策就是它的对外政策.从40年代末到50年代中期,法国逐渐软化其对德国的强硬政策,容忍德国在经济上、政治上以至在军事上重新崛起,基本上实现了法德和解.第四共和国政府对德跨出了由肢解到和解的关键一步,和解的基本实现,为后来法德的全面合作奠定了基础.50年代末,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将法德关系推向全面合作的新阶段.战后法国对德政策,大致经历了肢解--和解--合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