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时候,就很喜欢雨。最喜欢在细雨中散步。雨丝细细地飘拂在脸上,给人一种淡淡的凉意。雨丝沾在衣服上,密密的,柔柔的,使人觉得心底也涌起了一缕温情。在雨中,独自拥着把花伞款款而行,用心感受着这份特别的意境,你会觉得是那么的宁静,那么的温馨,那么的柔和。  相似文献   

2.
    
小时候就很喜欢雨。最喜欢在细雨中散步。雨丝细细地飘拂在脸上,给人一种淡淡的凉意。雨丝沾在衣服上,密密的,柔柔的,使人觉得心底也涌起了一缕温情。在雨中,独自拥着把花伞款款而行,用心感受着  相似文献   

3.
    
我一直是个安静的孩子。小时候,最爱干的一件事便是一个人倚在窗前看雨、听雨、想雨……觉得那又细又密的雨丝如一张铺天盖地却又密不透风的网,想把整个世界都网在里面。雨是有野心的,它似乎想吞占一切;雨是强大的,它无孔不入,常带着强风,携着闪电。而能与雨对抗的,是小小的伞。那一顶顶  相似文献   

4.
春雨     
春天到了,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有时雨下得不大,人仰望天空时,并不觉得是在下雨,只见一缕缕雨丝飘在空中,织成一层轻纱覆盖在大地上;有时雨下得很大,大街小巷的坑坑洼洼处积着东一潭西一潭的水……如果没有春雨,农民伯伯的庄稼就得不到好的收成;  相似文献   

5.
听雨     
喜欢听雨,独自一人,坐在窗前,静静地听着雨丝霏霏地扯下页页郁悒,那么的理不完也飘不断。又下雨了,用记忆撑起一把孤寂的伞,一个人静静地伫立在雨中,用惆怅的心去读懂这雨丝———没有词,没有曲,甚至没有任何音符,我的思绪也被这雨丝无端地牵引着,打湿一片片的记忆。透过城市那黄昏温馨的灯,那么恍惚,那么迷惘,只在身不由己中徘徊着。雨季听雨,听雨拍打旧泥尘的滴答滴答声,听雨吻地后溅起的翡翠激湍。听雨中那凝固童年的纯真和幻想的旧忆,又夹杂着太多的愕然与怀念。有人说:“雨滴其实就是流浪的云彩思念大地的眼泪啊!”丝丝细雨拉近彼此的…  相似文献   

6.
雨之礼赞     
雨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雨!我撑着伞,走在已湿漉漉的大街上,淅沥的雨丝像那六弦琴,它丁丁冬冬,那么动听。环顾四周,一切都已沉浸在雨的世界中了。那一棵棵大树,原来是那样的灰暗无光,而如今已像洗过澡一样,片片叶子都是如此碧绿而有光泽;那路边的小草、小花,在经过了雨水的滋润后,也更加茁壮,更加显得生意盎然;那脚下原本泥泞的道路也好像抹上了一层润滑油,走起路来的感觉像是在溜冰……雨滋润了整个大地的一切,无论是马路还是街道,无论是高楼还是矮房,无论是树木还是花草,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一切的一切都“改头换面”…  相似文献   

7.
浓妆     
雷子民 《高中生》2014,(9):13-13
在雨中,雨丝与你缠绵。在你转身的一瞬,我却看见你如花的笑靥变得破碎,然后,幻化成雨。鸟语,乡间。儿时的你,一条往后梳得高高的马尾,银色的发箍,淡得几乎要消失的眉毛,小眼睛,单眼皮,洁白的大牙,笑得并不那么矜持。你是孩子王,我们一群“随从”满目崇敬地围着你,听你讲着你的梦想,和你一起欢笑。  相似文献   

8.
杨小珊 《高中生》2009,(15):16-16
窗外不知何时下起了雨,雨丝连绵交织成一张甜蜜的网。我轻轻地推开窗,任雨丝亲吻脸颊,那感觉如同妈妈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妈妈是个能说会道、干活麻利的人,在我眼  相似文献   

9.
《广东教育》2009,(7):7-8
妈妈抛弃我们那天,雨丝斜斜地打在我的脸上,我抬起头,看见你的脸,肃穆中间杂着一丝落寞。这雨已足足下了一个礼拜。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与鉴赏》2006,(7):40-40
素素笔下的江南是淋在雨中的。夏天来时,“城市的街道是水洗过的”,“人被蒙在了雨中,掉进了水里,找不到高处,看不见岸”。秋天来时,也是梅雨般的日子,“细细的雨丝,浓浓的雾气”,迷蒙的夜灯,亦真亦幻的感觉。手中撑着一把伞,  相似文献   

11.
正@陆苏的落花流水:下雨了,天地突然相见,在雨丝及地的瞬间,云影顺着雨丝荡下来,草香沿着雨丝攀上去,多美。很想知道,雨水在天上是平铺着打盹,还是折叠着关灯做梦?还有,上天是怎么把一匹雨水加工成了一束雨丝?用筛子还是网?要完成那么大的一场雨,真是件天大的事呢。每一根雨丝,都很了不起。凉小天:二月的雪已经走了,三月的雨还会远吗?@文摘精选:本想把日子过成诗,时而简单,时而精致。不料日子却过成了我的歌,时而不靠谱,时而不着调。  相似文献   

12.
早春细雨     
雨,在下着。静静地,轻轻地。那无从辨别点滴的雨丝,从濛濛的天空中飘下来,没有声响,即使飘到墙上、飘到行人身上,也还是静默无声,像是怕搅扰了什么人。地上没有积水,雨丝更溅不起那惹人注目的水花,一挨地,即与泥土合为一体。一会儿,地面就  相似文献   

13.
雨的遐思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前后,总是伴着湿漉漉的雨,飘飘洒洒、淅淅沥沥、如烟如纱的霏霏细雨,把人的心洗涤得一片澄净,纤尘不染。这样的雨,我是由衷地喜欢的。濛濛细雨中,我会放弃伞的遮挡让自己完完全全投入雨的怀抱,感受雨丝亲吻脸颊时的那份冰凉与温润,静静享受雨的  相似文献   

14.
雨丝儿还在精心地纺织着那若隐若现的雨雾,偶尔有几缕雨丝偏出原来的轨道,飘在我的发际,唇边,尝一下隐隐的,还带着一丝酸楚……那把淡色的小花伞下,曾是我们的乐园。伞下,溢满了我们纯真无邪的友情;伞下,飘出我们的歌声、笑声,似泉水叮咚……小花伞不时引来已分成男、女两“大集团”的高年级哥哥姐姐们羡慕的目光,一串串小水滴溅在我们脚边,激起一串串江西德兴水泡,一朵朵水花,似跳动的小精灵,那时,天空永远是那么蓝,草儿永远是那么的绿……然而童年时光已飘然远去,留下的是一串串回忆。小时候,我像只快乐的小鸟,自由自…  相似文献   

15.
别致的记忆     
暖暖的阳光闭合双眼,凉凉的雨丝洒满庭院,仿佛白纱飘落,朦胧在诗情画意中。仰起发丝,每一处都沁入丝雨,犹如飞燕呢哺,自在欢愉。  相似文献   

16.
西湖的绿     
雨中去访灵隐寺(西湖附近飞来峰畔的著名寺院),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与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上,布满青苔,只绿到了石头缝里。在冷泉亭上小坐,只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17.
景物是有形的,实在的;情思是无形的,虚幻的。化情思为景物,就是以神求形,移情入景,情景交融,通过境来表现意。雨,是和我们息息相关的自然景物。写雨,不是为了写雨而写雨,而是为了化情思为雨丝。我们笔下的雨,不是纯客观的雨,而是蕴涵着我们心灵感受和美的情思的雨。将情思化入雨丝的笔法多种多样,主要有:融情于景下文中的雨丝之所以富有迷人的色调,是因为作者的主体情感蕴藏在里面。[例文一]雨前[俄]列夫·托尔斯泰虽然一点风也没有,但那一团黑中带紫的密云(上帝才知道它是从哪儿来的),却迅速地向我们这边推移。还没有给云朵遮住的阳光,明朗…  相似文献   

18.
早春细雨     
雨,在下着。静静的,轻轻的。雨丝从蒙蒙的天空中飘下来,没有声响。即使飘到墙上、行人身上,也还是静默无声,像是怕搅扰了什么人。地上没有积水,雨丝便溅不起那惹人注目的水花,一挨地,即与泥土合为一体。一会儿,地面就变得潮湿而润泽,空气中也弥漫了早春特有的微微的寒意和清新的气息。  相似文献   

19.
夜幕低垂,天空飘着雨丝,斜斜地从窗边打了进来,远处是雾和雨交织成的一片朦胧。在这样寒冷的夜里,我倚在床边,往事历历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20.
【阅读指导】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紧扣“暮雨”和“送”字着墨,虽是送别,却重在写景。首联直切题中“暮雨”二字,以楚江点“雨”,表明诗人正伫立江边,暗切题中的“送”字。淡淡几笔,勾勒出诗人临江送别、雨丝缠身的灰暗压抑场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