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毕淑敏的作品充满本真、仁爱、察智。从其作品中,能够感受到她的智慧、坚强、真实、博爱这些优秀的人品。文如其人.毕淑敏的散文散发看她的率真、善良、智慧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2.
<正>毕淑敏档案盘点:毕淑敏的身份很多,她是医生、心理师、作家,还是一个"生活家"。她的作品多与自己的职业角色有关,笔下流淌出的质朴文字,渗透着睿智、哲思和温情。她的心灵之旅好比一篇哲理散文,主题是"爱";她的传奇人生经历又似一本长篇小说,主题还是"爱"。她的主要著作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处女作《昆仑殇》(《阿里》),长篇小说《红处方》  相似文献   

3.
毕淑敏的小说充满震撼人心的"死",几乎无"死"不成书。但是,毕淑敏对死亡的独特展示、独特视角和独特理解,却是深深地含着她对人文关怀的追求和对生命本身的思索。她的这种反传统的挑战性不仅实现了作品审美的非功利性,更肩负起了人文关怀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岩  姜薇  王会 《科技文萃》2004,(9):110-113
树树树根:在阿里的冥想中长成 毕淑敏每一部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毫无例外地都以生命和死亡为主题.有果必有因,到底是怎样的经历使她形成了这种结果?面对这个问题,毕淑敏又一次开始了她对阿里生活的回忆,她说:那里给了她生命的根.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文坛,作品以温情著称的莫过于著名作家毕淑敏。她以女性细腻、柔和的视角看世界,将爱与温情传播出去;用从医时养成的职业习惯冷静客观地引导读者,感悟人生,尊重生命。毕淑敏的散文作品洋溢着爱的暖流——自信与自爱、亲情与博爱、医德与仁爱是其散文中最重要的三种爱的特质与风骨。  相似文献   

6.
毕淑敏是冰心母爱主题的竭力传唱者。她不仅高举冰心母爱神圣、伟大的旗帜,书写了母子之间纯洁无私,"在生死抉择中不可理喻的母爱",展示了人性的纯美、崇高、坚强,张扬了女性存在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而且倡导母亲需要学习、打磨,成为智慧母亲。毕淑敏丰富了母爱的内涵,深化了母爱主题。  相似文献   

7.
毕淑敏是当代比较具备"人气"的作家,文学、医学、心理学三种职业视角构筑起了她的文学世界。她的散文贴近生活,朴素自然,有一种直达人心的力量。哲理、心理、情感是毕淑敏散文的三个重要特点。一是哲理类散文。毕淑敏是位勤于思索、善于发现的作家,一段对话、一个场景,在她的笔下,都可能或浓或淡地蕴涵着哲理和智慧。因此,这些散文总能给人一些新鲜、独特的东西。代表作品如《保持惊奇》《我很重要》《风不能把阳光打败》等。二是心理类散文。这些散文着重从心灵的视角对当下社会生活进行叙述和解剖,其内容多是为面临着情感、婚姻、爱情、压力等心理问题的现代女性传道和解惑,有着极强的现代意识和专业眼光。代表作品有《流露你的真表情》《爱最怕什么》《致不美丽的女孩子》等。三是情感类散文。这类散文展示的是当代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更是她丰饶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这些散文既有对生命热爱而又敬畏的艺术表达,对生活独到理解后的深情显示,又有对爱情、亲情、友情一往情深的倾诉。代表作品有《孩子,我为什么打你》《爱的回音壁》《附耳细说》等。从艺术特色上看,毕淑敏的散文大都短小精致,娓娓而谈,但平淡中寓存着绚烂之性灵,谐和中充盈着蓬勃之美蕴。这种朴实无华的文风,形成一种独特的散文意象,很有一点宋人所推崇的"平淡而山高水深"的境界。毕淑敏的散文被广泛转载,拥有庞大的读者群。她的作品为我们所熟悉的有《提醒幸福》《素面朝天》《今世的五百次回眸》《我的五样》等。本期我们选载了她的《我注视我自己的头颅》,这篇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未知世界的揣测和畅想,她对生命的深刻解读和体认,令我们怦然心动。  相似文献   

8.
毕淑敏二十多年的创作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无疑是有关疾病/治疗书写的医学型小说。她的医学型叙事没有因袭前人,停留于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写作传统,而是回归到生命层面的疾病本体、治疗本体,以生存智慧和生命美学的意义,为文学的疾病/治疗书写提供了新的经验。毕淑敏的写作根植于对疾病隐喻文化的去蔽,她寄希望于现代人对生老病死的坦然面对,寄希望于现代人拥有强大的生命伦理力量,强大到足以捍卫生命的尊严与死亡的尊严,足以清洁困扰自我的心灵死角,还自己一个敞亮洁净安详智慧的心灵天空,从而实践着文学的另一种“现代启蒙”。  相似文献   

9.
陆红梅 《成才之路》2012,(33):74-75
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任医师、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由于有过20年从医的经历,她格外关注生命,描绘了许多医生的形象。因为毕淑敏本人也曾是个受人尊敬的好医生,极负责任,"态度好,医术也好",所以,她也在本文的探讨范围之内,称为"小毕医生"。毕淑敏由衷地表达了对他们的崇敬。本文拟探讨毕淑敏笔下这些好医生的塑造方法及其形象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你很重要     
很喜欢作家毕淑敏的作品,她的文章总有一种让人内心有所触动的感觉。尤其是文章的题目,往往是一个视角独特的命题。比如"我很重要",比如"提醒幸福"……  相似文献   

11.
毕淑敏作为当代文坛上不可多得的集医生、心理咨询师、文人三个身份于一身的作家,她所创作的作品也往往带有这些独特身份赋予她的独特的生命感悟和认知。她的作品《血玲珑》在2002年被改编成电视剧上映,反响热烈,但改编后却缺少了她独有的那份对生命意识的书写。拟从人物的缺席和人物身份的改变、人物命运的改写以及人物性格重点的偏移三个方面窥探改编过程中对生命书写的迷失及其改编效果。  相似文献   

12.
女作家毕淑敏的情感散文、心理散文创作颇具特色。她从个体生命体验出发,观察世界、分析社会、把握生活。可以看到,毕淑敏的散文充溢着求真尚美的精神特质,而散文语言作为毕淑敏的主体言说方式,也形成了独特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3.
《女工》是毕淑敏的创作视角转向底层人物的开始,也是她的底层写作中的力作。作品展示了底层女工生活命运,体现出了作者对社会底层的人文关怀。同时,作品显现出了值得探讨的写作技巧、叙事方式和思维逻辑,我们在关注作品体现出的人道主义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这些文本元素,因为这些同样是作者创作思想的映射。  相似文献   

14.
作为“医生、作家、心理咨询师”三位一体的实力派女性作家毕淑敏,其独特人生经历使她更善于从医生的视角去进行创作,医生视角的建构、挥不去的死亡意识、独特的白色意象以及“新体验”的探索贯穿她的作品始终,而她在其中不断进行着生存价值的追问和生命意义的思考,并最终获得了哲学意义和美学意义的双重超越。  相似文献   

15.
毕淑敏用小说诠释自己对爱的理解。她教给人们如何保持纯真的友谊和爱情,如何热爱他人和事业,如何为社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睦的家庭,幸福的婚姻,使毕淑敏心中充满爱。“文革”期间在阿里当兵的经历,使她和同时代的作家相比没有留下太多的“文革”伤痕。毕淑敏以强烈的责任感关注着社会人生,以集道德、文学、科学于一体的独特的写作方式,使她的小说成为文学界真善美的和谐因子。  相似文献   

16.
“不拥有美丽的女人,并非也不拥有自信。美丽是一种天赋,自信却像树苗一样,可以播种可以培植可以蔚然成林可以直到地老天荒。”这是作家毕淑敏在其散文《素面朝天》中以一个女人特有的角度与目光,善意而平静地道出了一个美丽女人的真正内涵在于性情质朴,心地素洁。文如其人,毕淑敏以一种朴实无华、不事雕饰的文风,将其创作发挥到一种宁静致远的境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赏读她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毕淑敏作为一位影响广泛的当代散文女作家,其散文被读者亲切地称为是“心灵的鸡汤”。她的散文睿智温情引人向善,激发人的生活热情。然而毕淑敏散文为什么有这样的风格特色,显然这是与她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在这里主要讨论的就是毕淑敏的散文创作风格与其人生经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认识毕淑敏源于她的《素面朝天》,从那时起,我知道了文坛上有这样一位真诚、朴实、亲切,不矫情,不做作的作家。喜欢毕淑敏是因为她有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在她的笔下,天空的白云,山涧的溪水,翩跹的蝴蝶;茫茫人海,嘈杂市井,世间百态,都或浓或淡地  相似文献   

19.
【文题展示】著名作家毕淑敏在她的作品《今世的五百次回眸》中这样写道:今生,我将用余生一千次不倦地凝望绿色,它是最美丽的归宿……喜欢山所表达的精神,就游历和瞻仰山的英拔和广博,期  相似文献   

20.
王琳琳 《作文与考试》2023,(Z3):108-109
<正>妙人毕淑敏:优等的心,开出温情的“心灵处方”毕淑敏被王蒙称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以精细、平实的文风和春风化雨般的济世情怀著称。她的散文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别样的女性世界图景。这些年里,她一直在路上,足迹遍布世界各地70多个国家,甚至到达南极、北极。她将见闻感悟融进文字里,让人们随之感受诗与远方。如今71岁的毕淑敏步履不停。她说:“趁现在耳聪目明,尚可爬高,赶快去看看那些让我好奇的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