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使学生深刻地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我们增加了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演示实验,此实验将电子转移这一微观现象展现为宏观现象。具体实验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2.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教学的重点知识,它渗入各种类型的试题中,被各类高考题型所青睐.因此,学生如果对氧化还原掌握不熟练,在高考中就寸步难行了.下面我们就从教材涉及的氧化还原的内容和往年各地高考试题谈谈氧化还原反应,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一、概念 我们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别认识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到了高中阶段我们对它们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然后我们发现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其实密不可分,于是有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并且我们从H2还原CuO等多个反应分析,得出并非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3.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也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它侧重于考查对该概念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以下从此内容的命题角度对其知识要点作些归纳、分析。一、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实质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降,其实质是反应前后有电子的得失。以此可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属氧化—还原反应。例1.(84年高考题)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相似文献   

4.
解辉 《学周刊C版》2013,(15):104-105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教学的重点知识,它渗入各种类型的试题中,被各类高考题型所青睐。因此,学生如果对氧化还原掌握不熟练,在高考中就寸步难行了。下面我们就从教材涉及的氧化还原的内容和往年各地高考试题谈谈氧化还原反应,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一、概念我们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别认识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到了高中阶段我们对  相似文献   

5.
<正> 无机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两种类型。其中,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药品检验、土壤分析等方面都会遇到。在职工中专化学课中,氧化—还原反应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本文就如何准确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类型和配平方法谈点体会。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得失(或转移),表现的特征必然是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化合价降底被还原。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就可确定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在无机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原子或者离子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则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则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一种灵活机动、迅速准确地配平氧化还原反应式的新方法,对一些氧化数变化不明显或不易确定的化合物参予的氧化还原反应,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7.
中学化学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一般谈起氧化还原反应,人们会注意到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那么,什么情况下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没有一般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呢?  相似文献   

8.
中学化学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一般谈起氧化还原反应,人们会注意到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那么,什么情况下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没有一般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呢?  相似文献   

9.
无机化学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在不同介质中、不同氧化态时表现出较大差异,其变化规律不易把握.可应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自由焓-氧化态图对其相对稳定性、歧化反应发生的可能性、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趋向性以及氧化还原能力大小等性质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0.
氧化—还原反应是初中化学第四章的重点之一,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学习时,常出现这样一些困难和错误: 1.一些学生错误地认为氧化—还原反应必然要有氧的得失,而对其本质难以理解; 2.无法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3.对氧化、还原,氧化性、还原性,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混淆不清;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同一电对的氧化型和还原型在反应前后反应系数相等的氧化还原反应为例,从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方面,导出了用氧化剂分别滴定混合还原剂可能性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是中学化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是掌握一些配平方法和技巧时感到困难.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独创了以单质为准计算参加反应的原子个数、参加反应的化合物所有元素均发生化合价变化的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和整体化合价法,并归纳了有机化学反应配平法、缺项配平法、待定系数法等方法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相似文献   

13.
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讨论,常常仅局限于讨论反应方向和限度而忽略对反应速度的研究,这种片面性最终导致对一些反应的讨论结论与事实严重不符.只有不仅从热力学角度,同时从动力学角度才能完整地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和本质从而得出与事实相符的正确结论.  相似文献   

14.
对氧化还原滴定反应计量点电势的通用计算公式进行了具体深入的探讨,对公式作了准确表述和具体证明.该通用计算公式能解决对称电对、不对称电对和有H+参加的氧化还原滴定反应计量点电势的计算.  相似文献   

15.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可用多种不同形式进行比较,以达到判断物质的氧化、还原性强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介绍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无机、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相似文献   

17.
MnO2在浓硫酸介质中不但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而且发生了生成HMnO4和SO2气体的反应.  相似文献   

18.
本文遵循氧化还原滴定各个阶段的浓度与电位变化规律,运用能斯特公式,探讨了能适用于氧化还原滴定中对称电对的林邦误差公式,具有便于记忆与应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主族元素常见无机含氧酸及其盐的氧化还原规律 ,并从结构和热力学观点讨论其氧化能力强弱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IR、XRD、TG、DTA等测试手段对MgO重新水合及其两类羟基进行了研究。发现:MgO水解在实验条件下仅发生在表面浅层;水合得到自由、水合两类羟基;600℃灼烧使两类羟基脱除;自由羟基由水合羟基在碱作用下生成;适量添加Li~+于真空,实验温度的条件下能使自由羟基消失生成Li~+OH~-,进而发生2Li~+OH~-→Li_2O+H_2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