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林容生现代青绿山水画为例,多层面、多角度地探析现代青绿山水画家如何以开放性的思维方式,运用全新的色彩观点、技法,表达现代人的精神追求和审美趣味,创造出适合当代审美要求的青绿山水画新样式。  相似文献   

2.
水墨山水画的产生与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墨山水画起始于唐代,盛行于宋、元。中国水墨山水画由重青绿到重水墨的转变,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画家独特的生命意识使然。因为水墨山水画可以表现宇宙的淋漓生命,可以反映画家突破形似追求生命内蕴的精神,可以表现文人画家空灵淡远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3.
青绿山水画曾经以设色艳丽、金碧辉煌的画面效果而在盛唐时期有过睥睨千古的成就。然而,自中晚唐水墨山水画出现以后,青绿山水画就一直在中国画的边缘徘徊。20世纪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山水画受西方绘画影响而开始重新关注色彩的表现力,并在工具、材料、题材等方面的实验探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回顾青绿山水画的发展历史,解读当代青绿山水画的概念指向,分析当代青绿山水画的实践成果,使之成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欣赏<澄观图册>去分析活动于明末清初的画家蓝瑛的山水画风格,画家博采众长,而又大胆创新,自成一家,其山水画风格为两种:一类为浅绛勾勒设色,技法娴熟,笔法多变,融各家之长于一体,个人风格明显;一类为重彩没骨画法,设色大胆,色彩艳丽而不浮躁,突破并发展了传统青绿山水画.  相似文献   

5.
名家书画     
《中国教师》2008,(24):F0002-F0002
路怀中,当代十大山水画家之一,首都中国山水画创作院院长,中国书画理论及创作研究员。执著从艺近五十年,师承范宽、李可染、陆俨少等诸大师,独创林海雪原画派和现代山林画派。他是自宋代范宽以后,在当代中国山水画领域里又一位走向高峰的艺术翘楚。因其艺术风格独特,造诣极深,被画界誉为当代范宽。  相似文献   

6.
元政府废除画院,使得缠绵悱恻的画家们失去了职业组织的认同;国乃民生之区域,国破为奴,画家们遂失去了政治身份的认可。于是,失去了家国归属的中国山水画便失却了北宋优雅的青绿山水、南宋激愤大斧劈皴,转而形成了空灵幽邃的元代画风。  相似文献   

7.
当前有些山水画家的创作出现与传统哲学思想相分离的倾向,画作以照像写实的手法描摹山、水、树、屋等,显示出画家对中国山水画的精髓即哲学思想研究甚少。中国山水画经过漫长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无不体现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即道学。通过揭示早期山水画的艺术本质特征,使山水画家从“艺与道合”、“澄怀观道”、“含道映物”的独特审美理念中得到启悟,从而领会山水画的最高境界是心象与自然的高度合一,以此使当代山水画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  相似文献   

8.
白雪石(1915年-2011年),原名增锐,北京人。青年时随赵梦朱研习工笔花鸟画,后师从梁树年学习山水画。他的山水画,清新俊逸,挺劲多姿;尤以桂林山水为题材的青绿山水画最能体现和代表其绘画风格,在众多表现桂林山水的画家中独树一帜。他独具风貌的桂林山水画,被称为“白派山水”。  相似文献   

9.
山水画发展到五代两宋时期,已步入成熟阶段,分别创立了青绿重彩和水晕墨章两种画法体系。在北宋画家追求“图真”的同时,郭熙的“三远法”和韩拙“三远法”的提出,都为两宋院体山水创作的形成作了理论上的先导和实践上的铺垫,促进了山水画从布局、皴法到墨法的进一步完善。画家们在延续前人画风的同时,也不断地寻求新的突破并探索新的规范,从文人“墨戏”的兴起,到南宋水墨样式的山水画成熟,山水画发展进入了鼎盛阶段,但从此也出现了南北地域性的艺术分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家者,掌握或从事某种专门学识或活动之人,而元政府废除画院,使得缠绵悱恻的画家们失去了职业组织的认同;国乃民生之区域,国破为奴,画家们遂失去了政治身份的认可。于是乎,失去了家国归属的中国山水画便失却了北宋优雅的青绿山水、南宋激愤的大斧劈皴,转而形成了空灵幽邃的元代画风。悲愤之余,无意间却开创了新的艺术领地。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画山水自古迄今存在着工笔青绿山水与水墨写意山水两种形态,水墨写意山水形态在文人放意纵情的豪情下,在书法用笔的极端自我表现的意识之下,演变成了一种笔墨放逸恣肆的形态表现手法.从古到今,"泼墨"技法一直备受画家们的喜爱.在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中,泼墨山水画有其独特的艺术个性语言和表现技法.本文从泼墨山水画的历史入手,分析了常见的泼墨手法,并展望了泼墨山水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山水画是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传统画科。隋唐时代,中国山水画已经成熟,展子虔《游春图》,反映了隋代或初唐青绿山水画的面目,盛唐的吴道子进而发展了简练而又写实的山水画法。五代北宋的山水画在真实描写大自然并表达一定的审美认识上达到高峰。继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分别开创并继承南北山水画派之后,北宋关仝、李成、范宽三家鼎立,各擅胜场。北宋郭熙父子的《林泉高致》则围绕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核心意境问题,系统地总结了经验,使中国山水画理论更加体系化。经过南宋画家对寄幽情美趣于精粹景色中的探索,至元代尤其是元四家,山水画又出现了重视主观抒发与风格创造的新高峰,也完成了山水画中诗书画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写生是指画家面对实际景物进行现场描绘的作画方式。山水画写生是山水画基本功训练的主要环节,是初学者及画家在复杂的环境下训练造型能力,取舍能力,搜集素材,拓展创作思路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山水画中的房子作为画面重要的组成部分却为历代研究者所忽视。文章通过对中国人人生情怀的分析,指出山水画在一定程度上在中国传统士人心中具备了准宗教的价值,而山水画中的房子则是沟通天道人际、有限无限的重要桥梁。同时对历代山水画中房子的艺术表现规律作了分析梳理,并对当代山水画家的艺术创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写生是指画家面对实际景物进行现场描绘的作画方式。山水画写生是山水画基本功训练的主要环节,是初学者及画家在复杂的环境下训练造型能力,取舍能力,搜集素材,拓展创作思路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现代和当代一些著名画家作品以及画家艺术观点和特点出发,对画家所表现的特定地域和作品风格进行分析,研究各位艺术家所处地形地貌不同的前提下,画家在面对特定的表现对象的过程当中所形成的不同山水绘画形式。通过对各表现对象的分析以及语言形式的总结,去探求山水画题材拓展这一课题下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7.
色彩是中国山水画绘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山水画整个发展历程来看,每一阶段都与中国传统的"五行"、"五色"、儒家色彩观、道家色彩观以及佛家色彩观有着紧密联系。而庄、玄、禅思想又影响文人画崇尚水墨画的创作心态和美学意境。宋以后,文人画占据画坛呈主流趋势,青绿山水画开始衰退,重水墨轻色彩,严重阻碍青绿山水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吴琴木的山水画,功力深厚,端庄整饬,名噪一时。他长于仿古,而且不管是水墨、浅绛,还是青绿,都能画得生动精彩。这幅《青绿山水图轴》是  相似文献   

19.
广西当代山水画风格是指传统与写生相结合,以广西秀美山水为主题,表现广西本土美术资源,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现代南方的新田园诗画风。广西山水画独特风格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及独特的题材;独特的区域文化底蕴;强烈的“群体意识自觉”;历代画家们努力积累的结晶。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的中国山水画打破了"四王"保守思想在山水画坛的统治地位,山水画重新焕发出生机。各地的山水画派层出不穷,山水画家们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复兴运动,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涌现出了黄宾虹、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陆俨少等山水画大师。但是,20世纪以来的中国山水画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由于对山水画传统的蔑视,中国山水画的笔墨美、写意性等美学思想被西化的写实所取代,中国文人山水画的传承脉络已经断代。20世纪发展到当代,已经跌入山水画发展的最低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