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宣和博古图》是古器物学的重要著作,历来关于《宣和博古图》的作者及其成书颇有争议.论文通过对相关材料的考辨,认为《宣和博古图》有二,一为王楚所撰,以黄伯思《古器说》为据,其书已佚;一为宋徽宗集群臣所撰,以李公麟《考古图》为据,即今存之《重修宣和博古图》.  相似文献   

2.
张鷟是唐朝不多见的一位怪才,文思敏捷。其作品《朝野佥载》记载作者见闻及评论,内容涉及人物事迹、逸闻趣事和神鬼传说等,很多案例为正史编写所采纳,是一部重要的笔记体文献。  相似文献   

3.
金梁《四库全书纂修考跋》及相关内容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新发现的一组史料为据,对金梁所撰《四库全书纂修考跋》及相关内容中涉及到的问题逐一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世界各国的新闻法规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以立法形式正式颁布的《新闻法》,欧洲大多数国家都采取此种方式,其特点是法院审理案件只能依据和服从《新闻法》。二是没有成文的《新闻法》,而以法院的判例为标准来审理新闻案件,即判例法,这在英国、美国、加拿大、  相似文献   

5.
明万历年间所修《永泰张氏宗谱》,对研究南宋著名词人张元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福州市文化局的曾意丹先生和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的官桂铨先生曾先后撰文,披露过宗谱的有关内容,曾先生撰有《张元干生平及其思想渊源考辨》,据谱中所收张元干之子张竑墓志铭,考出张元干的卒年是绍兴三十一年(1161)。官先生所撰《词人张元干世系》,则据宗谱资料,弄清了一向混沌的张元干家世。十几年前我撰写《张元干年谱》时,主要参考的就是官先生文中提供的宗谱资料,而未能见到宗谱原书,谱中很多珍贵的资料未能采用。1989年《张元干年谱》在南京出版社出版后,我才与官  相似文献   

6.
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学识渊博,才思敏捷,所撰文稿先后被《张季子九录》《张謇存稿》、1994年版《张謇全集》,尤其是2012年的新版《张謇全集》集中收录,得以流传并供学者研究.但因张謇一生撰文无数,加之张謇研究热持续高涨,学者搜寻其散佚文稿的兴趣依然不减.即使在新版《张謇全集》出版后,仍有部分张謇散佚文稿被陆续发现.而在最近两三年面世的张謇文稿中,其中散佚时间长达一个多世纪,散佚经历颇为独特,学者非常关注,蓦然隔海眺望才见踪影的一篇文稿,恐怕非张謇壬午年(即1882年)写成的《朝鲜善后六策》(以下简称《六策》)莫属!我聊感庆幸的是,自己长时间坚持参与搜寻《六策》,屡屡碰壁,终于发现《六策》在海外的藏身之处,并促其回归张謇的故乡南通.  相似文献   

7.
唐初萧瑀所撰志怪集《金刚般若经灵验记》亡佚已久,据孟献忠《金刚般若经集验记》可补遗十五则,其文献价值弥足珍贵.萧书专记《金刚经》灵验故事,诚为“释氏辅教书”余绪,此书为研究唐初佛教信仰提供重要资料,亦是研习唐代小说不可忽视的重要作品集.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新发现的《中西日报》1910年关于张元济的多篇报道的判辨,对张元济到达美国的日期,在纽约、华盛顿、芝加哥、旧金山、萨克拉门托等地的行程,以及其回国的日期做了较为深入和翔实的分析,指出《张元济年谱长编》中对张元济1910年美国行程的记述存在的模糊和不确之处,以供张元济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清徐松《登科记考》的"凡例"说:"宏词试文三篇,拔萃试判三条,是吏部选人之法,原无关于礼闱.惟《册府元龟》、《唐会要》宏词、拔萃皆与制科类序.《文苑英华》诗赋门宏词与省试同载,其《典同度管判》常非月名下注,引《登科记》‘月’作‘自’,是《登科记》载宏词、拔萃之证.今亦按年序入,以备一代之制.""试判三条"的拔萃科,全称"书判拔萃",属于吏部的科目选.据"凡例",知徐《考》兼载吏部科目选书判拔萃的登科者,凡登科年代可考者,即按年序入.然而徐《考》》载入之"拔萃科",并非都是"试判三条"的书判拔萃,还杂有其他三种不同的科目与内容,我们如果不加以辨析,很容易造成混乱.《登科记考》卷四大足元年(701)载:  相似文献   

10.
《出版参考》2007,(7X):45-45
据《费城询问报》报道,赛珍珠所撰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的原稿,最近由美国联邦调查局追回。赛珍珠曾经因为《大地》获得普利策奖,并在193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相似文献   

11.
唐代科判的题目与唐代的律法并不是对等关系。经过分析发现,判目中有部分题目直接来自《唐律疏议》,对文中的裁决处理与律法有着高度的一致。这表明唐代参选士子对《唐律疏议》相当精熟,尽管科举试判一向被认为是以“以刀笔选才”,但其对官员法律素质的提高、法律适用能力的增强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其社会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唐代科判的题目与唐代的律法并不是对等关系。经过分析发现,判目中有部分题目直接来自《唐律疏议》,对文中的裁决处理与律法有着高度的一致。这表明唐代参选士子对《唐律疏议》相当精熟,尽管科举试判一向被认为是以以刀笔选才,但其对官员法律素质的提高、法律适用能力的增强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其社会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冥报记》为唐朝初年唐临所撰,是一部鼓吹佛教因果报应的"辅教小说"。其成书时间史书无载,依书中所录故事,大致可推测为永徽年间(650-655)。岑仲勉先生考之为永徽四年(653)。《旧唐书》卷八十五《唐临传》云:"所撰《冥报记》二卷,大行于世。"《冥报记》成书不久,即有郎馀令之续书《冥报拾遗》问世。道世所撰《法苑珠林》  相似文献   

14.
都樾 《档案与建设》2016,(12):45-48
《吁请修备储才折》是甲午战败后湖广总督、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向朝廷提出的支应危局、急图补救之策,更是其作为洋务运动“殿军”的第一个全面的洋务新政纲领,对“湖北新政运动”乃至“清末新政运动”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折又被公认为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代拟,以《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为题编入其文集,并被认为是“张謇实业救国思想形成的标志”.笔者通过考证认为该折并非张謇所撰,而是由张之洞署理两江总督时的总文案沈瑜庆拟定初稿,洋务文案郑孝胥奉命增补,张之洞亲自捉刀增删而定稿的.  相似文献   

15.
刘宝春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1):136-148
《华林遍略》是萧梁时期梁武帝敕众学士所撰类书,其领修人是徐勉。以类事为重、追求宏富、一事多录是《华林遍略》的特点。《华林遍略》是中国类书史上的一座高峰,成书后盛传数代,为我国古代许多重要类书的蓝本,对中国古代类书的编纂产生了深远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博物志》是晋代张华所撰的一部志怪小说集。由于流传年代久远,且长期以来不被人们重视,此书字句脱误现象相当严重,鲁鱼亥豕,别风淮雨,随处可见,有些条目简直不堪卒读,因而校理工作难度甚大。范宁先生研治魏晋小说数十年,成就斐然,其所撰《博物志校证》一书(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旁搜博证,参校异同,钩沉索隐,创获良多,方使《博物志》庶几成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2):F0004-F0004
东汉许慎所撰《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据六书理论、依五百四十部首编制的字典,系统地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语言学巨著。清代段玉裁为之作注,“非但发明许著之要义,揭示其条例,亦且融入了段氏对音韵文字训诂研究之精髓”(徐复先生语)。《说文解字注》是公认的注释《说文》的权威著作,是阅读古籍、研究语言学必不可少的工具。许惟贤教授以清嘉庆二十年的经韵楼初刻本为底本,对《说文解字注》进行校勘、标点和补注工作,增加了1200多条附注。本书附录有关文献资料、新编索引,便于检索使用。  相似文献   

18.
西晋著名学者傅玄对三国史的研究,体现在其所撰的《魏书》及其对三国历史的评论上。但长期以来,由于这部书可能未完稿且又亡佚,以至人们对其参撰魏史的活动或有所提及,而对其所撰《魏书》尚部分存世的事实却未予关  相似文献   

19.
三、地方书目 14.《考事撮要·书册市准·册板目录·书册印纸数》鱼叔权、许葑、李植等撰刊本《考事撮要》原本为鱼叔权所撰,据其自序,此书"以事大交邻为主,而以各种事次之,皆日用寻常之不可阙者也",与中国的《事林广记》、《居家必用》之类作用相当,自"大明纪年"至"八道程途并册板目录"共二十二目。此书版本极为复杂,问世后经过十二次增  相似文献   

20.
赵安民 《出版史料》2007,(2):112-115
吴希贤(1911~2001年),河北省冀县(现为冀州市)人,高小(六年)毕业文化程度。1926年经人介绍到北京琉璃厂南阳山房古书店学徒,从此结下长达七十多年的终生书缘。吴希贤的早期书业生涯,据孙殿起所撰《贩书传薪记》《琉璃厂书肆三记》以及雷梦水撰《琉璃厂书肆四记》等文献记载,可以知其大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