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高校科技创新联盟是一种新型的创新网络组织体,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虚拟化的高校科技创新联盟以其时代特征和特有优势成为高校科技创新联盟最佳选择的组织形式之一。本文首先论述了高校科技创新联盟的概念,并对虚拟化的高校科技创新联盟的存在背景和现实意义作了分析,最后提出构建高校虚拟科技创新联盟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校的资源条件和战略位置,决定了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建立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的集群联盟关系可以有效地发挥高校在知识供给、人才输送、项目攻关中的积极作用。要有效地发挥高校在创新集群联盟中的作用,需要建立适合高校参与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宏观管理和分类指导,建设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基地及产学政研合作基地,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的战略联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程勉中 《高教探索》2005,(2):47-49,84
本文认为高校战略联盟的优势在于有利于高校创新与知识学习,有助于防止“巨型大学病”,有利于高校整合优势特色和降低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风险。为此,本文探讨了构建高校战略联盟的三个基本原则和两个主要方面,提出高校战略联盟要注重平等合作与长远利益、重视组织建设与信息沟通、加强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4.
产学研战略联盟是地方高校参与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地方高校产学研战略联盟的运行机制出发,分析其制约因素并提出推进地方高校产学研战略联盟运行机制创新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路径,是高校加强科技创新、增强科学研究能力的必然要求和发展方向。大学联盟作为加强高校之间合作与协作的重要平台,对高校推进协同创新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重庆市大学联盟成立后,积极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共享协同创新资源,搭建协同创新机构,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对8个京津冀高校创新发展联盟中24所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经费投入对京津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而且由于联盟、地域和专业院校类型的不同,京津冀高校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距,据此,拓展资金渠道、优化人才配置、提升联盟水平是京津冀高校缩小差距,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是由各行业高水平特色型大学自发组织的非盈利性战略合作组织。为掌握北京高科大学联盟科研创新能力发展变化,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学和大数据分析方法,从北京高科大学联盟的科研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专利申请授权以及获奖情况出发,分析了联盟近十年的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联盟高校之间在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联盟内各高校科研方向行业特色越发突出,优势学科体现在电气电子工程、电信、材料科学方面。北京高科大学联盟在基础研究领域合作紧密,今后应发挥各自学科优势,在自主创新、重大项目方面积极合作,促进新兴交叉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8.
校企科技创新联盟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科技创新联盟是介于市场和校办企业之间的中间组织形式,包括股权联盟和非股权联盟两种模式。与非股权模式相比,股权模式校企联盟一体化程度相对较高,不确定性相对较低,具有更低的合作创新交易成本和更高的合作创新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正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协同创新过程中,依托特色学科群优势,通过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进行组织结构创新,着力推进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重点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搭建区域协同创新网络体系,实现优势学科群与新兴产业集群的无缝对接,是面向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协同创新模式的一次有益实践。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协同创新是继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后,对高校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提出的新命题、新任务。协同创新旨在转变高校科技生产方式,打破高校传统的封闭、孤立的创新模式,形成“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机制,激发高校的创新潜能。那么,普通高校,尤其是行业特色型大学如何走出一条符合本行业特色的创新道路?在协同创新过程中,高校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协同创新是高校发展的唯一模式吗?在高校创新战略联盟中,如何保证所有成员的利益?本期围绕这些问题对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1.
李炎炎 《文教资料》2011,(23):237-239
“三方联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三者紧密结合的区域科技创新互动发展联合形式。本文介绍了“三方联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内涵及特征、“三方联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组建模式,以及构建“三方联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作用,提出了以“三方联动”为基础构建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公共实验室为例。分析了其结构及运行方式,指出了“三方联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作创新系统对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验室的要素、特性、功能和意义,并根据开展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与实验室管理学原理,探讨和分析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验室的组织、组织设计和机构功能。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有序、科学、健康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现代科技创新不是单一的创新主体所能完成,而是多元创新主体构成一个科技创新主体系统,强调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按照一定的组织方式社会性地参与科技创新的整体活动。高校教师、在校学生、科技管理部门、校办科技企业、科技中介机构等,在高校科技创新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而又相互联系,构成了高校科技创新主体系统。推进高校科技创新,需要以系统的观点、坚持多样性的机制,促进各个创新主体的发展并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校创新体系及其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创新体系主要由教育观念创新、组织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等子系统组成。建设高校创新体系,必须着力抓好目标体系建设、教育观念创新体系建设、组织制度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强高校创新体系建设要树立创新意识,坚持开展创新工作;加强学科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加强组织领导,为高校创新体系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5.
高校联盟是高校合作的高级阶段,是教育领域应用协同进行创新活动的外部表现形式。高校联盟的发展在我国还处在初级阶段,联盟的规模和形式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提出将联盟战略引入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中,通过"双手模式"的构建,一手抓联盟高校的合作主题,一手抓联盟组织的管理过程,以协同为途径,聚集创新元素,为研究生培养提供新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6.
沈阳铁西装备制造业公共研发促进中心建设的实践表明,公共研发平台建设促进了高校与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形成稳定、紧密联盟的区域协同创新形式,实现了多方共赢,促进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是行业背景地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一种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高校进入了战略联盟高发期,而知识联盟是我国高校联盟的主要形式。SICA模型是企业知识联盟协同创新的过程模型,借用这一模型提出高校知识联盟协同创新过程可分为知识分享聚合、知识重组整合、知识激活创新和知识积累内化四个阶段,其过程具有隐蔽性、双向性、循环性和协同性等特点,为此提出了高校知识联盟组建的前提以及运行与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高校竞争与合作的加剧,高校战略联盟作为高校间、高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一种有效的竞争合作方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这既是高校加快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大众化条件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笔者结合辽宁实际提出了高校战略联盟的基本模式及加强法规建设,建立财政金融引导保护配套政策,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与组织作用,鼓励社会中介组织积极参与等构建区域高校战略联盟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19.
协同创新是高校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依据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创新性的协同创新模式构建原则,及协同创新科研团队、科研平台和协同创新联盟三种主要模式,分析协同创新对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可为大学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构建"校地联盟"对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地方高水平大学与地方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优势互补,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实现"共建、共享、共进、共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前,校地科技合作并构建"校地联盟"还存在思想认识偏颇与信任障碍、管理体制制约、合作互动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障碍与问题。建立"校地联盟",创新地方高水平大学与区域科技合作机制可从如下方面进行突破:一是建设目标一致的区域创新体系,由目标导引,运行联盟组织;二是建立"一主导、多主体"的联盟结构,形成联盟成员间平等互信机制;三是设立联盟常态组织机构,加强日常性工作沟通协调;四是明确实质性的联盟合作内容,以有效合作载体为切入点推进实质性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