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7,(19):189-191
本文追溯干谒行为的历史和其在唐代蔚然成风的原因,阐释了干谒行为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并较为详细而客观地分析了干谒行为孕育了干谒诗的产生,干谒行卷成为文人求取功名的主要渠道。本文通过对李白、孟浩然、杜甫干谒诗主题思想的分析,分别揭示干谒诗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及他们各自对功名所持的人生态度,从而揭示唐代干谒诗的功利性,以窥见唐代铨选人才的全貌。本文以对比方法揭示三位诗人干谒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再现三位诗人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2.
干谒诗是杜甫困居长安十年期间诗歌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诗人创作干谒诗的动机、干谒诗的内容结构、干谒诗对杜甫后来诗歌创作的影响等三个方面探究干谒诗中的隐含意蕴,有助于我们对干谒诗的理解以及对杜甫长安十年的生活状况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干谒就是“有所求而请见”.干谒权贵这一行为在唐代尤为常见,为文人志士提供了进入仕途的终南捷径,同时也留下了一些诗歌佳作.本文通过对唐代干谒诗的解读,剖析此中展现的多种文人心态.  相似文献   

4.
唐代干谒之风盛行,干谒诗文应运而生。许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高适都写过干谒诗或干谒文,通过与杜甫、高适干谒诗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李白干谒诗文的特点。同时,通过对李白干谒诗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唐代文人在干谒过程的复杂心态以及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依附性。  相似文献   

5.
干谒诗是文人向权贵引荐自己的的一种方式。李白在他的干谒诗中积极地向权贵推介自己。在他的干谒诗中所构建的自我形象可以分为"天纵英才"、"胸怀大志"和"怀才不遇者"三类。  相似文献   

6.
古代隐逸诗经历了从“招隐”到“寻隐”的转变,唐代名家于“寻隐”诗几均有所作。贾岛《寻隐者不遇》作为唐人“寻隐”之冠,受到古今选家、评家和哲人的关注。将《寻隐者不遇》置于唐人“寻隐”诗和历代阐释史的双重视野中,对其走向现代之路作了全面考察。这对于让古典诗歌走进现代人的心灵,永葆其诗意青春,不乏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以下简称《望》)与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以下简称《上》)是新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新添篇目,一诗一文,都是“干谒”(乞求仕宦)的文字,但都不露“干谒”的俗相,特别是在结构行文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从动机背景看起笔。《望》诗由“八月湖水平”的“湖水”为突破口;《上》文以“辙生好为文”,然后提出文与“气”的关系:“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以此起笔,起势突兀,立意不凡。两篇均在开头避免  相似文献   

8.
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一些文人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往管理方式十分含蓄地写一些干谒诗,曲折地表露自己的心迹。  相似文献   

9.
第二节课,我指导学生学习古诗《寻隐者不遇》。一个孩子漫不经心地说:“隐者是谁?”我一愣,大家都看着那个孩子,露出不解。我笑笑说:“是呀,我怎么没想过。诗人也没有告诉我们,不过,也许诗中会告诉我们答案的。我们一起去找找隐者吧!”大家都兴致盎然地开始寻找隐者。师:你们发现什么了?生:隐者是一位医术高明的人,因为他在云雾重重的深山里采药。生:我认为他不仅医术高明,而且是为老百姓  相似文献   

10.
干谒行为在唐代极为盛行,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李贺等都有数量不少的干谒诗传世,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士子的入仕热情。干谒诗的创作虽然有一定的政治目的,但也具有色彩纷呈的美学风格,这是值得我们注意和探讨的。  相似文献   

11.
读写训练要在理解诗句的含义和该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进行。根据古诗的特点,在理解时要弄清它的内涵,填补诗句之间在内容上的空白,明确全诗所表达的感情,应着重抓诗句中关键字词(包括实词和虛词)的理解。在教学《寻隐者不遇》这首古诗时,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诗句理解了“言”、“只在”的“只”、“云深”的“深”这几个字的含义。然后抓住《寻隐者不遇》一诗在表现形式上是问答体这个特点让学生相互问答,结合诗句,想象出该怎么问怎么答才符合诗的内容。这样  相似文献   

12.
韩蓉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6):102-104
六朝赠答诗大为兴盛,它的干谒功能也被凸显出来.在文人用以干谒的赠诗中,流露出深沉敏感的寒士心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王维思想及生活道路的了解,可以发现,《竹里馆》一诗表现的并不是隐者悠然自得的闲适生活,而是作者以“独坐”竹林“长啸”“弹琴”的阮籍自况,表达的是诗人一种潜隐心底的沉郁与孤愤。  相似文献   

14.
“教什么”和“怎么教”任何时候都是课堂没计必须考虑的两个方面。好的课堂设计往往是二者的完美结合。以下是《寻隐者不遇》一课的两种不同的课堂设计。其中一个设计了如下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品赏:(1)诗中的人物有哪几个?(2)隐者有哪些朋友,这说明了什么?(3)画面的背景写了哪些内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乞食》诗作于晚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晚年饥饿交迫的生活苦境,不是游戏之作,不存在政治寄托.《乞食》诗也不是干谒诗,陶渊明早年入仕不是干谒的结果.渊明为贫而仕,不堪吏职,称他通过干谒而进入仕途,是无根据的臆说.陶渊明饥而乞食,与僧徒的乞食完全无关.  相似文献   

16.
“七”是模仿枚乘《七发》形成的一种文体,具有以问答为结构、以七事为内容、以启发为手段、以规谏为宗旨的文体特征。从文体实践看,“七”形成了问疾和招隐两大模式。问疾型的理论根据出自道家,而招隐型的理论则为儒家。问疾型的内容矛盾本质是作者自觉的社会人与不自觉的自然人之间的矛盾,是角色变换与主旨不变造成的矛盾。招隐型的矛盾表现为招隐者品格的贬抑和招隐者劝世理论的肯定,根植于作者在特定时世下对仕隐的依违难从。无论问疾型还是招隐型,都一致表现出对极致美的自觉追求,这种美学风范共同源自纵横家风。  相似文献   

17.
"干谒"是"求拜"的意思,干谒诗就是求人之诗,又称为"温卷"、"行卷"。它是指应考的举子在考试前将自己平日所作的诗文呈送给主考官或社会名流,以期在主考官心中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或得到社会名  相似文献   

18.
“风头、猪肚、豹尾”是衡量一篇文章优劣的标准。而古人写诗,对诗的结尾也颇为讲究,从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便可发现.其常见的结尾方式有下面九种。一、自然式这种结尾随着诗人所叙述的事件的结束而结束,使人读了有一种贴切自然的感觉。如:贾岛《寻隐者不遇》,全诗四句,一问三答,后两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便记述了他走访隐者不遇的全过程,显得结构完整,又真切自然,具有“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寻隐者不遇》和《夜宿山寺》是唐代优秀的山水诗,描写的都是祖国山水的奇情壮彩。其诗清新俊逸,韵味隽永,倾注了诗人的浓情厚意,令人爱不释手,百读不厌。《寻隐者不遇》的作者贾岛,字浪仙,范阳(今北京市附近)人。贾岛青年时曾作过和尚,号无本,后受韩愈的影响而还俗。大家熟悉的“推敲”典故,就是出自他以诗谒韩愈的故事。他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苦吟诗人”,历史上曾把他和同时代的诗  相似文献   

20.
<正> 杜甫一生有无“干谒”?若有,当该怎样认识?这关系到诗人的思想和人格评价,值得进一步探究。对这个问题,学术界有两种不同说法。一是以肖涤非为代表,承袭清人仇兆鳌的“公深耻而不屑干”的观点,认为杜甫与干谒是沾不上边的。他在注杜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独耻事干谒”一句时说:“是说从事钻营为可耻。用一‘独’字便见得从事干谒之流,天下皆是。”又在《杜甫研究·再版前言》中,专列“关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