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3 毫秒
1.
世界数据系统(WDS)是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的一个新的跨学科的科学团体,是在原世界数据中心(WDC)和国际天文和地球物理数据服务联合会(FAGS)的基础上,整合并纳入新的数据中心形成的.该系统于2008年经ICSU批准组建,即将于2011年正式启动.本文对WDS的体系框架进行分析,包括其组织架构、政策机制、功能体系.新的WDS数据门户已经开始设计和原型开发.基于OAI元数据收割协议,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5个原WDC学科数据中心已经开展了与WDS数据门户的联网元数据检索,并初步实现了元数据互操作和资源共享应用.这在技术能力上,为我国加强与WDS的合作与交流创造了条件,为我国加强科学数据共享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文章回顾了国际上大型科学数据中心知识集成的现状,认为越来越多的科学数据中心认识到数据中心需要 集成更多的知识,以提高科学数据的可用性以及满足长时期数据存储的要求。传统的元数据结构在应对知识集成时面临 诸多挑战。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西部数据中心)形成了从数据收集、规范化整理、数据集成挖掘到数据 服务的完整体系,集成了一批西部环境和生态研究的关键数据,在数据中心层次上集成多元知识作了有益的开拓性的工 作。文章还介绍了西部数据中心知识的表达形式,描述了以元数据为核心,数据文档和科学文献为补充的知识组织形 式,并介绍了西部数据中心开展的集成数据检索导航、模型数据集和在线模型服务等知识挖掘手段。  相似文献   

3.
我从三个相关的观点角度写这篇宣言书。首先,我以世界冰川数据中心的长期经理人的身份来写。从1957年开始作为保存国际地球物理文件和照片的图书馆,数据中心已经成为国家存储遥感和其他数字资源的大型数据中心。但我们仍然保持了文档和照片的积极增长。第二,我是从当前的国际极地年(2007—2009年)的角度来写的。极地年是一个大型的国际化的和跨学科的科学项目,已经运行了两年,  相似文献   

4.
一、有关ISDS的背景材料1、ISDS的产生及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14届(1966年)和第15届(1968年)全体大会上通过一项决议,授权大会秘书长与国际科学联合会委员会(ICSU)共同负责开展建立世界科学情报系统(UNISIST)的可行性研究。UNISIST中央委员会在给大会秘书长和ICSU主席的报告中要求:“建立一国际性科学期刊登记,以此作为科学技术期刊引文标准化系  相似文献   

5.
文章回顾了国际上大型科学数据中心知识集成的现状,认为越来越多的科学数据中心认识到数据中心需要集成更多的知识,以提高科学数据的可用性以及满足长时期数据存储的要求.传统的元数据结构在应对知识集成时面临诸多挑战.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西部数据中心)形成了从数据收集、规范化整理、数据集成挖掘到数据服务的完整体系,集成了一批西部环境和生态研究的关键数据,在数据中心层次上集成多元知识作了有益的开拓性的工作.文章还介绍了西部数据中心知识的表达形式,描述了以元数据为核心,数据文档和科学文献为补充的知识组织形式,并介绍了西部数据中心开展的集成数据检索导航、模型数据集和在线模型服务等知识挖掘手段.  相似文献   

6.
开源技术在近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地理空间开源软件也被广泛应用。针对地球科学数据中心的特点,介绍开源软件许可及可用于地球科学数据中心的四大类开源地理空间软件:服务器端应用、空间数据库、元数据应用和客户端应用,提出利用开源地理空间软件构建地球科学数据中心共享门户系统,并以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为实例介绍了如何利用开源地理空间软件构建空间数据共享门户。  相似文献   

7.
开源技术在近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地理空间开源软件也被广泛应用.针对地球科学数据中心的特点,介绍开源软件许可及可用于地球科学数据中心的四大类开源地理空间软件:服务器端应用、空间数据库、元数据应用和客户端应用,提出利用开源地理空间软件构建地球科学数据中心共享门户系统,并以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为实例介绍了如何利用开源地理空间软件构建空间数据共享门户.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在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体系中,数据中心是关键利益相关者。对科学数据中心发展的现状、基本政策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过程] 利用re3data.org注册机制,从多角度分析科学数据中心,包括收录数据的类型、数据的获取方式、数据获取的限制条件、使用许可、元数据标准、永久标识符、质量管理、数据中心的认证等内容。[结果/结论] 在分析科学数据中心现有政策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推进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提出相关建议,包括推进科学数据的开放性、合理配置管理成本、有效评估科学数据质量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分布式学科信息门户及其学科信息导航系统建设的总体要求,描述了学科信息导航系统中资源元数据描述、知识组织体系描述、管理机制描述、学科信息导航系统的开放描述要求。  相似文献   

10.
新闻素描     
我国将建科学数据中心群及其共享服务网络体系日前,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在第20届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国际学术大会上表示,到2010年,我国要基本建成覆盖全面、结构合理的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群及其共享服务网络体系,形成科技数据的良性汇交与更新机制,基本满足各部门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重点介绍了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主要研究领域和实现的具体步骤,同时提出了在信息检索系统中应用的领域和技术研究的关键点.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12.
就如何构建 Ontology进行了讨论 ,论述了数据融合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开发的方法。并就结合专家系统技术进行Ontology-driven数据融合系统的研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分析UNIX系统“广西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管理集成系统”的书目数据库的数据结构,研究“Web馆藏查询系统”的书目数据库、流通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将UNIX系统的书目数据转换为Windows NT系统“Web馆藏查询系统”用的数据,给出有较大参考价值的已经实际使用的数据结构。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关系数据库中MARC数据存储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一种MARC数据镜像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通过引入文件传输服务器使得源数据库和目的数据库在进行数据复制时把远程操作转化成本地操作,把记录同步转化成网络文件传输,使得源数据库和目的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复制可靠、快速而且有效。  相似文献   

15.
任何信息数据和信息系统的灾难发生,都会给图书馆带来不同程度的风险。灾难备份关系到图书馆在突发事件中能否快速扭转困局,关系到图书馆的服务能否持续地进行。因此,灾难备份对于图书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既是技术应用的进步,也晨知识积累与传承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国际上公共数据开放被赋予了透明政府、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促进数据经济发展等多重价值。基于对国际理论的效仿和对国家政策表述的简单照抄,我国各地公共数据开放制度没能精细区分公共数据开放制度的价值目标和价值效果,导致价值定位不清晰,造成公共数据开放效果不理想。本文梳理公共数据开放运动的发展历史,立足我国的制度实践分析造成公共数据开放定义不清晰的内在原因,提出应当以价值目标为导向,重新界定公共数据开放概念;并以此为基础,重新建构不同类型的公共数据开放机制,以期对我国公共数据开放制度完善和实践发展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湖北省部分高校图书馆如何从旧的自动化系统升级到ILASⅡ2.0,并对书目、馆藏、读者流通信息等数据转换的方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分析多媒体数据挖掘的需求,介绍常见的多媒体数据挖掘形式及存在问题,针对此类问题探讨基于网格环境下多媒体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方法,该方法是Apriori算法在网格环境下的具体应用。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不仅具有经典Apriori算法的准确性,还具备网格的并行挖掘特性,可大大提高数据挖掘的速度及运算效率。  相似文献   

19.
伴随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呈现爆炸式增长,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在海量档案信息资源数据读写效率中存在着诸多的性能瓶颈,如何满足不断增长的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存储需求成为共享平台建设研究的重点。在对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数据存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档案信息资源存储系统进行了模块设计,提出了采用HDFS结合Redis作为共享平台数据存储系统的总体架构的方法,并对档案信息资源存储的性能进行测试对比。采用HDFS作为共享平台的存储系统架构支撑,结合Redis缓存技术,能够快速提升档案信息资源的存储处理性能,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数据服务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20.
创新性的访问控制、灵活的数据布置策略以及更加完善的摄取决策等用户新需求的出现推动着iRODS的到来.本文从定位、核心目标和体系结构等角度对iRODS进行了介绍.并深入分析了iRODS规则库、规则类型、规则运行流程以及规则引擎等,较为全面地剖析了基于规则的分布式数据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