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孝心名言     
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迅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之情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的。——林语堂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梅里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母爱胜万爱。——莎士比亚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  相似文献   

2.
如果向已经做了父母的人问上一句:您爱自己的孩子吗?或许大家都认为这是多此一问。但是在笔者看来,“爱孩子”和“会爱孩子”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爱孩子”是一种连老母鸡都会的本能,而“会爱孩子”则是时代对现代父母提出的更高要求。特别是现在,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既要让他成人又得让他成才。所以,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不应该只是给予孩子爱,更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爱。一、爱孩子,要给他一个好的家庭环境。美国的教育家黛安·E·帕普利和萨利·W·奥尔兹有这样一段话:“如果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生活…  相似文献   

3.
<正>《赏识你的学生》這本书曾经深深地触动我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一个班主任,我感觉到赏识教育的伟大,赏识教育的作用不可估量。"赏识"——多么温暖的字眼,它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爱。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胜过自己,只有教师希望自己的学生超越自己。父母的爱给了自己的孩子,教师的爱却给了别人的孩子。那么,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班主任,究竟应该怎样关爱班里的每一  相似文献   

4.
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情感——天性。爱孩子,是父母诸多情感中最不易改变的一种情感,每个做父母的人都有这种情感。  相似文献   

5.
人类最密切、最亲热的行为源于最原始的拥抱,它是高兴、激励、关爱等情感的表现。人从呱呱坠地起就得到父母亲人的拥抱。父母用真心呵护着孩子,期待着他健康成长。但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对孩子的拥抱渐渐减少,这个世界上最纯真、最宝贵的原动力也随之消退。  相似文献   

6.
吻的惯例     
关月译 《家长》2009,(8):19-21
拳头是武器吗?当然是,而且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最好武器,只不过很多人不太注意罢了。这就像是爱,虽然爱孩子是每个父母的本能和天性,但是只有表达出来,才能让孩子感受得更深,孩子也需要父母表达出来。可惜,中国是一个讲究深含蓄的国家,长辈都不愿意表白自己对孩子的爱。在这一点上,中国的父母是需要向西方的父母学习的。  相似文献   

7.
吻的惯例     
关月 《家长》2009,(Z2)
拳头是武器吗?当然是,而且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最好的武器,只不过很多人不大注意罢了。这就像是爱,虽然爱孩子是每个父母的本能和天性,但是只有表达出来,才能让孩子感受得更深,孩子也需要父母表达出来。可惜,中国是一个讲究深沉含蓄的国家,长辈都不愿意表白自己对孩子的爱。在这一点上,中国的父母是需要向西方的父母学习的。  相似文献   

8.
爱,回家     
假如有人要你说出这一生最崇敬、最热爱的人,你会说谁呢?你的爱人、父母,还是老师、朋友?每个人的答案或许都不一样。但是对韩国小朋友成佑来讲,这个人一定是外婆。因为外婆对他付出了全部的爱。  相似文献   

9.
我承认我很叛逆,或许叛逆是青春期特有的表现,但是我清楚自己在做什么。然而,我就是没法和父母沟通,如果三年是一道鸿沟,那么子女和父母之间的代沟就犹如马里亚纳海沟(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那般深,别期望我们能够懂得彼此。我是他们唯一的孩子,我当然知道他们爱我,但是那种爱太过沉重,包含了太多的希冀,把父辈许多无法完成的愿望全都加在孩子的身上,这不公平。我们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生存模式。  相似文献   

10.
选择生活     
每个人都在生活,生活在同样的世界上.有人说,每个人的命运是不同的,当然,我们无法选择父母是谁、自己是谁,也无法选择自己的性别、长相,等等.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怎样生活,是愉快地融入世界还是高昂着头目空一切.或许现在的生活状态我们自己无法得知,因为人们最不了解的就是自己了.但是我们总能想尽办法去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有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认识还停留在上一个阶段,就像我们上了初中,对自己的认识还在小学,上了高中对自己的认识还停留在初中……其实什么事都要亲身经历,才能明白.就像无法选择命运一样,我们也无法控制明天会发生什么,人生的…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最永恒的是亲情,最无法替代的也只有亲情。——题记家,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熟悉、永恒又温暖的字眼。但是谁来支撑整个家?毫无疑问,是父母。下面是我个人成长的真实故事。当我才几岁时,父母就到台州来打工了。至今,他们依然在这座城市劳累奔波,因为家里上有老,  相似文献   

12.
<正>高尔基曾经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这个经典语言无非是对孩子最亲的父母所说的,但是更重要的应该是培养孩子茁壮成长的广大教师。因为孩子从懂事开始就去学校读书识字,从幼儿到小学、初中乃至高中和大学都要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成长着,若是离开老师的教育就不会成为有文化的有用人才。在这期间父母经管孩子的时间是无法和老师相比的,远远落后于教师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因此老师是孩子成长的最近亲人,教师的职  相似文献   

13.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奇特的世界,在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班主任工作,就需要我们用爱细心呵护着这根琴弦,小心地抚摸,耐心地擦拭,轻轻拨动,才会弹奏出一曲美妙的乐曲。一、有一种"爱"叫做宽容有人说"宽容是献给孩子最深刻的爱"。的确,宽容是一缕阳光,它照亮了孩子的心灵;宽容是一粒爱的种子,它会在孩子的心中萌芽。"爱"需要宽容。一天下午,我刚走到教室,班长小淳就向我报告:"老师,小毅把我们班的洗手液瓶子给拆坏了。"这一瓶洗手液是班长小淳发现班中许多同学得了流感后带来的,而这个"破坏分子"居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父母是屋檐,为孩子阻挡风雨:父母是阳光,给孩子带来温暖……”的确,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疼爱我们的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幸福,今天,我想写写养育了我十二年的父亲母亲。  相似文献   

15.
一、尽量把爱送给每个孩子爱是教育的基础。都说爱是无法平均分给每个人的,但是作为一个班主任,对待班里的这群孩子必须得让他们都感受到你的爱。也许有时我们会无意间忽视或者冷落某个孩子,但是待到察觉时一定要及时调整,及时送出关爱。张同学是我们班的学困生,学习对于他来说毫无意义,他甚至没有理想。在课堂上老师们从来不怎么理会他,而他也总是在一个角落里趴着无所事事地乱画或  相似文献   

16.
父母的爱是一个人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东西,人们早已发现,它的缺失是难以用其他东西来弥补的。因此,爱孩子是为人父母的天职。但这种爱一旦脱离了理智,就极易流入溺爱,鲁迅先生将这种爱称之为“伟大而可怕的爱。”然而,父母对孩子不仅应该爱得深切,更应该爱得理智。而给孩子理智的爱,说起来很容易,但大部分父母却难以做得  相似文献   

17.
比目鱼的世界里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爱。作者以一种虚拟的童话形式写出了父母的爱。比目鱼的父母对她无微不至地关心,终日里陪伴着她,生怕十七岁的她会发生什么不测。比目鱼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大孩子了,可父母还是小心翼翼地呵护她。但是,人不是长生不老的,总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母亲就是这样离开她的。作者写比目鱼其实是写人的世界,是写人生的快乐不能总是依托在父母身上。父母的爱能促使自己更好地成长,但爱能给予并不能代替,爱还需要自己去创造,否则,爱终究会老死。就像母亲最终会老死一样。作者通过比目鱼的爱的获得和失去或者即将失去,…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能够有任何力量都无法超越的能力,那就是爱;有任何情形都无法超越的感动,那就是爱;有任何装饰都无法超越的美丽,那就是爱。只有爱能让这个世界和谐,让这个世界美好。所以,冰心老人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爱子女,爱父母,爱师长,爱朋友,爱祖国,爱家乡,爱世界,爱自然,爱生命,爱一切可  相似文献   

19.
人们常说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父母爱和教育爱,但对父母来说,有两种不可取的、势必遭到失败的爱,这就是溺爱和粗暴的爱。首先谈谈父母爱中的溺爱。父母之爱是一种无私的,高尚的情感。他们把一切爱和希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可惜的是有些父母爱得不当,爱得过分。他们常常为自己的孩子每一言行击掌欢呼,笑逐颜开,但却从不考虑这是什么言行,会得到什么结果。常见有的父母在爷爷奶奶在场的情况下问孩子:“这么多好吃的东西给谁吃?”孩子答道:“给我吃。”对此有的父母并不介意,甚至还认为孩子“聪明”。这样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不会懂得在人与人的共同生活中有“可以”、  相似文献   

20.
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是每个家长的心愿 ,或许也有许多家长在子女很小时就为他们设计未来 ,并且为这种自作主张的设计强迫孩子 ,但是 ,他们就不知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对于孩子的兴趣、爱好 ,家长只能引导 ,不可强迫。我想 ,对待常常被我们视为自身一部分的孩子。同样需要拥有这样一种自我悦纳的以态。如果说“学会欣赏”体现的是父母对孩子的认同与尊重 ,那么学会悦纳便是对孩子一时不能改变和无法克服的不如人之处的理解和包容 ,同时还蕴含着一种更深刻的爱。我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片文章 :一位家长 ,当女儿还在襁褓中时 ,就为她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