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市场上图书质量问题屡屡出现,尤其是图书编校质量总体上呈滑坡趋势。造成图书编校质量滑坡的根源有以下几个方面:编辑加工作用正在弱化、图书出版的时效性限制、编辑职责“后移”现象加剧、社会价值观与评价体系的影响和编辑队伍建设不够完善等。  相似文献   

2.
近年图书编校质量大面积滑坡早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无错不成书”既是读们无奈之下的一声叹息,也成为一些出版人有意无意原谅自己的常见借口。尽管少数优秀出版社能够坚持不降低标准,尽管一些出版人已认识到图书编校质量与图书效益之间的内在联系,开始致力于改变这种现状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毋庸置疑,从整体上看,图书编校质量问题仍然是困扰出版人也困惑广大读的一大痼疾,改变这种状况依然是出版界所面临的巨大而艰巨的任务。当然,大量存在的盗版书只图赚取高额利润而无视编校质量的现象,加剧了“图书编校质量差”局面的严重性,但图书盗版是一个更为复杂且远不止是一个编校质量的问题,故本所论不涉及盗版图书。  相似文献   

3.
试卷体例不统一、表达不规范、文字和标点有误等问题是中考命题编校的主要问题。对此,国家应建立统一的中考命题编校标准,各省市的命题管理者也应主动探索和加强命题的编校质量管理,培训命题人员,组织专业编校人员进行阅卷。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学报在编校合一的运作中如何保证编校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是出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编校质量不可忽视.高校学报现行的编校合一制度与行业规范相背,难以保证编校质量.在一时无法改变运作模式的情况下,对编校合一的运行模式要进行诸多改善,要正确认识校对的地位和作用,要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要有合理的经费投入.而编校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有适应现代编校发展的优秀编辑人员,优秀编辑人员则来自合理的制度和长期的锻炼培养.  相似文献   

5.
社会在快速进步,近些年来的民族文化也受到了更多保护。在保护各民族优秀文化过程中,不能缺少编校民族类图书的相关工作。然而相比于其他类型的书籍,民族类图书本身具有显著的专业性及政策性,这类图书编校也与民族问题紧密相关。在编校图书时,编辑和校对图书的人员有必要加以格外重视,不能忽视民族类图书中的特殊事项。在详细认真编校的基础上,才能妥善编校民族类的图书,确保民族类图书的优质性。  相似文献   

6.
提高编校质量是提高教学用书质量的一个重要保证。编校英语教学用书是一项极为精细的工作。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了英语教学用书的编校方法和需注意的问题,较系统地介绍了有关书稿内容、语言文字、图表,包括大小写、斜体、移行等体例的审校技术。编校人员必须具备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不断进取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才能保证书稿质量,让读者放心。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编校质量对于图书这一特殊商品意义非凡。然而,如果只把这一责任推给责任编辑,未免有些武断。因为一部合格图书的产生,与出版单位,甚至出版行业的微观与宏观环境息息相关。所以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增强责任编辑的责任意识,也需要出台各项出版制度作为支撑。  相似文献   

8.
《滁州学院学报》2017,(4):127-130
本文论述了编校工作的重要性,指出编校工作是编辑流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编校管理工作不仅承担着提高书稿编校质量的职责,还肩负着对编校人员的培养职责。因此,要提高书刊编校水平和成效,强化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要提高责任意识,培养"工匠精神";要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不断激发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有效提高学术期刊编校质量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期刊的编校质量是整体质量及形象的体现,有效提高编校质量首先要提高编辑工作质量,提高编辑素养,改善编辑环境是提高编辑工作质量的途径。优化编校组合是有效提高编校质量的重要举措,它可以通过编校合一,三校后互查实现,以民主办刊,公开办刊和激励机制为核心的监督,管理机制是有效提高编校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编辑质量是期刊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期刊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受编辑部的人员配置、制度建设及编辑个人的能力、责任心和认识等因素影响,部分学术期刊的编校质量不容乐观。采取配足人员、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编辑能力和责任心等有针对性的对策,能有效提高学术期刊的编校质量。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报是出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编校质量不可忽视。高校学报现行的编校合一制度与行业规范相背,难以保证编校质量。在一时无法改变运作模式的情况下,对编校合一的运行模式要进行诸多改善,要正确认识校对的地位和作用,要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要有合理的经费投入。而编校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有适应现代编校发展的优秀编辑人员,优秀编辑人员则来自合理的制度和长期的锻炼培养。  相似文献   

12.
高威 《华章》2010,(11)
编辑与校对作为两种相辅相成的专业技术工作,是出版物质量的保证,缺一不可.然而,现在很多期刊社由于种种原因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编校合一"的编校方式."编校合一"产生的原因及其利弊,还有如何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达到提高刊物编校质量的目标,这些都值得我们探索思考.  相似文献   

13.
责任编辑应在刊物出版之前用横向编校的手段,从文稿内容的核准、格式规范的审查、必要信息的补充3方面对整本杂志拼版终校样进行整体的和系统的编校审查。建议责任编辑加强版前横向编校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以提高期刊的编校质量。  相似文献   

14.
基于出版工作的相关法规,阐述编辑工作的重要性、编辑的工作态度,列举目前科技期刊中存在的编校质量问题,结合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实践讨论编校工作的质量问题.编校工作中的失误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只有持着对作者、读者、刊物负责的态度,持之以恒,认真执行国家的标准和规范,在编辑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编辑业务的能力,才能保证出版刊物的质量,实现其社会价值,得以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15.
赵冠萌  薛平 《滁州学院学报》2004,6(3):85-86,115
健全制度,规范编校流程,是教育类期刊编校质量的必要保证。同时,编辑提高基本功,完善知识结构,了解有关语文法规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很多图书报刊差错率居高不下,屡屡超出"万分之一"的图书报刊编校质量的红线。对于图书编校中出现的错误,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以及在责编图书中所犯的错误,笔者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低级错误、中级错误和高级错误,在编校过程中除了要避免此类错误,还要区别文体和尊重作者的行文风格。  相似文献   

17.
信息是编辑、校对工作的基础,编辑、校对工作与信息密切相关。随着网络的普及。电子信息日益丰富,运用现代编校手段开展编校工作是时代的要求.有效的网络信息在编校加工文稿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如何利用网络信息来提高报刊的编校质量。  相似文献   

18.
编校质量是高校学报体现外在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编辑人员有较大关系,但又不仅仅是编校人员的事,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人员和各个出版环节的配合,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是提高学报编校质量的有效途径。要严格遵守出版进度,使编校质量在有序不紊的流程中得以保证;要正确处理好内在学术质量与外在编校质量的关系;要严格齐、清、定发稿要求,在具体环节上保证编校质量;要建立健全有关校对的规章制度,使编校质量的提高有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9.
编校中的常见问题可分为创作环节产生的问题和出版环节产生的问题两大类。问题产生的环节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编校人员在编辑加工、校稿等不同的工作流程中,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不同的侧重点上,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期刊编校是学术期刊出版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一般按照国家和行业规定的标准执行。但由于标准大部分是推荐性的,在执行中经常出现不同的理解。编辑部在编校管理中应在各种标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期刊的特点、环境,建立适合期刊编校管理的体系,在期刊的艺术性、区域文化性、编校的独特性的管理上形成特色,提高期刊出版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