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静 《视听纵横》2007,(5):77-79
采访,是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姗熟掌握的基本功。记者要慧眼识宝,同时还要掌握新闻采访的技巧。否则,即便发现了新闻,也很可能因不会采访而贻误战机,使“活鱼”在眼前溜掉,甚至让采访对象厌烦。然而一些记者在进行正常的新闻采访活动时却屡遭拒绝,或被婉言谢绝,或遇到种种干涉、阻挠,有的甚至引发严重冲突。这已成为目前困扰新闻工作者的一大难题。那么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王小宇 《记者摇篮》2009,(12):35-35
采访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项最基础的活动,是我们从事新闻写作取得新闻素材的主要手段。好比一位画家,要绘一幅画,首先要构思,方能动笔。当记者首先要学会采访。采访,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娴熟掌握的一种基本功,它是新闻写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程世来 《新闻世界》2008,(12):48-49
采访,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项最基础的活动,是我们从事新闻写作取得新闻素材的主要手段。好比一位画家,要绘一幅画.首先要构思,方能动笔。当记者首先要学会采访。采访,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娴熟掌握的一种基本功,它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作废。”要使采访有的放矢,事半功倍,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诸如采访的内容与步骤、提问的重点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采访艺术,是指采访的思想内容及采访等技巧的完美统一。记者采访不仅是掌握大量的事实材料,还应对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事物的特殊属性、相互关系、内部矛盾甚至某些规律。采访,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项最基础的活动,是我们从事新闻写作取得新闻素材的主要手段。新闻采访,是指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调查访问活动。好比一位画家,要绘一幅画,首先要构思,方能动笔。当记者先要学会采访,采访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娴熟掌握的一种基本功,它是新闻写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张宪 《新闻三昧》2006,(7):31-32
采访是记者搜集新闻素材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也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即使在现代科技为采访提供了先进条件的今天,面对面采访仍是新闻工作者必须身体力行、娴熟掌握的基本功。作为工人日报的一名记者,笔者十几年来采访了200位来自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人物,感到如果记者能在访前准备、提问技巧、非语言采访等方面多加留心,即全方位地、立体地、多角度地看待采访对象,就会使采访事半功倍。一、访前准备古人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怠”。毛泽东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指的都是在战争前要做好准备。对记者采访而言,有准备与没准备的采访效果大不一…  相似文献   

6.
被采访对象是新闻行业最宝贵的资源这一说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新闻从业人员所体会、所认可。如何面对被采访对象也就成为我们应该关心和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学会尊重是理性地对待被采访对象的前提。一、以人为本、尊重被采访对象的价值对采访对象尊重从一定程度上讲,是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的体现和写照。采访对象接受记者采访,本身是出于对媒体的信  相似文献   

7.
采访,是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娴熟掌握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工作中,新闻采访是非常关键的流程。在具体的采访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必须对采访的内容以及采访对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灵活的应用采访技能技巧,与采访对象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新闻内容的目的。然而目前新闻类节目的采访却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针对这些问题给予解决。  相似文献   

9.
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在新形势下加强新闻写作,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根本任务,写出好新闻也是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更是重要的基本功,本文结合新闻采访、写作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采访是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同时也是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异向同构的信息交流过程。采访中,新闻工作者习惯地把视角盯在采访对象的情况和采访内容上,忽略被采访者对采访者的“采访”,常常产生采访活动的中断和内容的不清晰性,甚至导致采访的失败。 采访中,采访者是一个活生生的立体形象。心理学认为,这一活动着的立体形象常被采访对象认知为某种“符号”。这种“符号”具有丰富的内  相似文献   

11.
任啸 《新闻采编》2007,(2):30-31
采访是获得新闻的基本手段,不论写作技巧多么高超的记者,如果他不是一个卓有成效的采访者,他也不会写出好的新闻。最有价值最有独创性的新闻作品往往都是来自成功的采访,所以说采访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很重要的基本功。技巧之一:采访动机要正确新闻报道要客观、公正、真实。要做到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把新闻记者及相关工作者采集新闻材料、访问采访对象等的一系列活动称为新闻采访。新闻采访是一项对专业性要求很高的工作,新闻记者自身独有的特点可以通过他的采访活动表现出来,新闻采访活动大大反映了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活动时,为了获得真实的采访材料,需要使用采访技巧深入采访对象的内心,与采访对象有效地沟通交流,以便顺利完成采访任务,取得良好的采访效果。  相似文献   

13.
张越 《新闻出版交流》2000,(4):29-29,37
新闻采访 ,是新闻工作者通过访问和调查 ,迅速采集新闻的职业性活动。它是新闻记者获取新闻素材、新闻资料的主要手段和基本方法 ,是记者最基本、最经常的业务活动之一 ,被新闻界认为是记者的一项基本功。采访是一门学问 ,一门艺术。但是 ,我们也不能否认 ,一次采访活动的成功 ,并不完全取决于采访者使用的具体技巧和方法 ,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采访者个人素质以及与被采访者之间的关系的影响。以往 ,每当一次采访活动不太成功的时候 ,我们多会从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是否不够充分、提问时的语气是否不够贴切等方面去寻找原因 ,而往往忽视了自己对…  相似文献   

14.
采访是一种获取和采集新闻素材的一种调查研究活动,报纸或广播中的一切体裁的写作都离不开采访;即使写评论也要了解党和政府的有关意图,了解实际工作的情况,因而也离不开采访。采访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笔者总结采访的类型大体可分为有线索采访和无线索采访两种:  相似文献   

15.
正新闻采访作为新闻报道的核心部分和新闻制作各环节的基础,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质量的优劣及新闻时效和互动的效果。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采访特点,而所有的新闻采访要靠人与人的交流沟通来实现,这又决定了他们是有共性的。新闻采访并非简单的我问你答,它存在着很多的技巧,要从准备、提问倾听等方面着手,这些技巧和新闻敏感性一样,都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6.
王世枚 《军事记者》2003,(11):64-64
大框框与小框框有一个故事:一歌星要在某市举办演唱会,该市某报派出一名记者去采访,不料记者空手而归,领导问其原因,他抱怨道:“那名歌星被人谋杀,演唱会被迫取消。”领导一听勃然大怒:“歌星被人谋杀不是更好的新闻吗?”这个故事让人忍俊不禁,但却给新闻工作者以启示和教育。在此,笔者想引用“大框框”和“小框框”的概念进一步说明。“小框框”就是记者事先获得的采访线索,“大框框”就是新闻记者发现和挖掘一切新闻事件的观念。显而易见,这名记者采访时只带着小框框,而没有带大框框,因而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报道新闻的机会。小框框之外有新…  相似文献   

17.
新闻采访报道中的人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华 《新闻世界》2009,(11):30-31
以人为本,这是新闻记者在报道中经常关注的话题。但在新闻采访报道过程中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却常常被新闻工作者忽视。为了使新闻更有吸引力,记者往往在采访和写稿中不顾作为被采访者和报道对象的感受.从而引起被采访对象的不满,或对报道产生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孙静  郑大勇 《记者摇篮》2014,(10):17-18
从事新闻工作20余年,积累总结新闻专题采访是重要而又复杂的过程,我们在采访前需要对采访对象进行充分了解,要掌握采访对象的特征,这是一般新闻采访中对记者的普遍要求。采访是新闻记者最基础的活动,是新闻写作取得新闻素材的重要手段。新闻专题采访是记者和采访对象间的一种互动交流,是双方知识、观念、认知、思维方式的交流。交流是双向的,需要相互合作,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的时候运用一定的采访艺术,尤其是记者在采访中的提问,提问能  相似文献   

19.
民生新闻最主要的宗旨就是以普通民众为主要对象,解决民众的日常问题。民生新闻的采访要以百姓关注的话题为主,新闻工作者要站在民众的角度思考问题,要做好新闻的质量,首先要对民众的生活状态有所了解,走进群众生活,进而才能更好的报道新闻。本文主要从做好采访前准备工作、加强记者认知观念、从普通民众的角度与被采访者交流、采访中把握关键问题、采访过程中灵活应变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王斌 《采.写.编》2021,(12):52-53
新闻采访中的不合作采访对象,对于新闻采访工作有序有效的进行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本文在对新闻采访中所面临的不合作采访对象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新闻工作者在与不合作采访对象开展沟通时的信息挖掘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促使新闻工作者更好地应对采访对象所呈现出的不合作倾向,更为全面准确地收集采访信息,进而为新闻报道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