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所谓参与性广播节目,是指受众在收听广播时通过及时或延时的交流手段使节目与受众形成互动的节目.从这个定义我们不难看出,广播互动节目有以下几个特征:1.受众必须参与,2.节目内容随着受众的参与而改变.根据参与手段的划分,我们可以将广播受众参与性节目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相似文献   

2.
一、广播节目的互动广播节目的互动,是节目进行时的一种状态和形式,它是指受众在收听广播中通过交流手段参与节目内容的互动形式,由此可知,广播的互动性必须有受众参与,节目内容会随受众的参与而改变,与电视媒体在互动上有异曲同工之处,广播媒体与电脑网络,语言信箱等电子媒体的节目运作中,互动的牵动中可以看出“互动式”节目同以往的双向交流,多变参与节目有着显著不同。一是双方不在同一个广播现场,有的在场外,有的在场内。二是场外交流,沟通借助于一定的现代传播工具或者手段,将广播节目的服务质量推向了一个新的境地,一批又一批的受众,重新聚拢在了广播媒体周围,传播者和受众者互相牵引,使得信息传播更具有贴近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广播媒体随着直播节目的增多,听众参与广播形式和参与的程度越来越活跃,已经由早期的传统双向互动转为即时互动,在节目进行的过程中通过现场连线的方式迅速播报给听众,网络平台、手机短信、微信和电话直通,成为听众参与广播最快捷的途径。任何媒体,没有受众的参与和支持,都会失去生存发展的基础。因此,办好听众参与性节目是广播在激烈竞争中赢得应有地位的必由之路。办好听众参与性节目,我认为,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任汪澎 《新闻爱好者》2011,(12):116-116
广播主持人节目是指在广播工作中,主持人参与采编等节目生产过程,并以个人身份,代表节目向听众传达节目信息,与听众直接或间接交流的开放性、综合性节目。主持人节目形式体现了大众传播交流、协商、互动的优势,密切了广播媒体与听众的联系,深受听众欢迎并广泛运用于广播节目当中。成为广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广播主持人节目是指在广播工作中,主持人参与采编等节目生产过程,并以个人身份,代表节目向听众传达节目信息,与听众直接或间接交流的开放性、综合性节目。主持人节目形式体现了大众传播交流、协商、互动的优势,密切了广播媒体与听众的联系,深受听众欢迎并广泛运用于广播节目当中,成为广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通过与受众的互动交流来应对其他媒体的挑战,让听众拥有更多的节目参与感和存在感,便成为广播力求突破的重要手段,为此本文将对让听众有存在感——试论广播节目互动参与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社教类少儿节目主持人的特点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红 《声屏世界》2011,(12):28-28
社教类节目是广播、电视节目中对受众进行社会教育、文化教育的一类节目样式。这类节目寓教育于娱乐.寓教化于服务,寓宣传于信息、文化知识的传播之中。它题材广泛、节目设置、编辑、播出手法灵活多样。是集中体现媒体特色和水准的一类节目。社教类节目往往设置固定的专栏和节目主持人.注重与观众的交流.吸引观众参与节目,调动各种艺术手段,进行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让观众在兴高采烈中陶冶性情,提升思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广播、电视主持人节目在我国逐渐兴起,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节目主持人也受到广泛的关注。节目中主持人以第一人称"我"出现,与听(观)众交流互动,这缩短了节目与受众的距离,提高了传播效果,为广播电视节目走近群众、吸引受众技到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今年两会,中央电台充分运用现代广播互动手段,广开受众参与的渠道和空间,提升了节目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扩大了广播的影响,得到了上级领导、代表委员以及受众网友的广泛好评。一、两会报道互动手段丰富:吸引受众、优化广播关于“互动”,最新一版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笔者认为广播互动在为受众提供更加自由、更加个性化,也更加具有时效性的信息服务的同时,也提升了广播的影响力。两会报道是重大的政治性报道,热点问题多,把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广播电视访谈类直播节目以其直观快捷、感染力和参与性强的特点成为广播领域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其中,广播访谈节目因其不需直面受众,谈话自由度大等优势,倍受青睐。如何做好这类直播节目?如何在众多的栏目中拥有自己的特色和长久的生命力?笔者想以自己做广播访谈节目的经验与心得和大家探讨、交流一二。  相似文献   

11.
朱芹 《新闻传播》2009,(12):47-47
谈话类节目是以主持人为基础。主持人与嘉宾的谈话为核心,受众参与的一种节目形式,它广泛关注社会热点.以其灵活的形式、独特的视角,以对社会问题深刻的剖析而成为受众最喜爱的节目形式之一。由于谈话节目中主持人的引导、控制作用,确定了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的核心地位.因此有人说.谈话节目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节目。谈话类节目是由互动交谈构成的,主持人只有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才能更好地和嘉宾、受众交流,使节目更生动更丰满.达到节目的既定目标。那么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应掌握哪些沟通技巧呢?  相似文献   

12.
梁红岩 《记者摇篮》2006,(12):50-51
每天早晨打开电视,中央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在新闻播报前,首先会向受众传递当天的互动话题,请受众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与之互动。走入网络,在阅读网络所传播的信息后,受众可以立即发帖子跟进,发表自己的见解。打开广播,受众更是可以直接与主持人对话,把自己的感受、困惑,直接与主持人交流。凡此种种,就是互动。时下,媒体已从主观的单向传播、受众被动接受,发展到媒体与受众之间互动,通过互动,使节目的参与性不断加强,受众的忠诚度越来越高。在媒体激烈竞争的今天,互动,已成为传媒与受众沟通、交流的最直接的手段,互动,直接牵制着媒体在受众…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广东珠江电台在中国最早开通了热线直播节目,它标志着中国广播的双向互动传播进入到即时互动传播时代。随之.全国各家广播媒体纷纷开通热线直播节目,热线直播方便操作.即时沟通.参与和互动交流的优势,促成了中国广播形态的大变革,从而促进了广播媒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广播作为传统媒体,因可参与性强至今仍受到听众的喜爱,无论是热线节目还是点播节目,只要听众能通过热线电话进行互动,听众就会相当给力,并呈现出经久不衰的势头,在这里我简单地谈一下受众的参与心理。一、娱乐、消遣的参与心理无论是开办广播节目还是电视节目,除了满足受众接受教育和思想的启迪外,还要不断满足受众娱乐的需求,因此所有地市台都有各种贴近生活的娱乐节目,比如像点歌节目,让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能通过热线参与节目,点播自己喜欢的歌曲及文艺节目,让精神得以放松,另外,在节目中还能为家人、朋友送去一些祝福,通过参  相似文献   

15.
参与性是指观众以各种形式参加了电视节目传播的过程,并对节目的完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果说早期的受众参与在一定程度上是传播主体试图拉近与受众距离的一种姿态的话,那么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参与性已成为电视节目自身生存发展的重要元素。它是在传播者明确受众作用的基础上,开始尊重受众自主选择、接受的心理习惯,将受众对媒介及  相似文献   

16.
广播访谈类节目是指主持人对邀请的访谈嘉宾就某些话题进行采访、交流和讨论的节目。这类节目在进行过程中往往会根据内容的需要或为了调动现场的气氛,采取听众参与、电话连线场外嘉宾、文艺作品的欣赏等不同的表现手段,其所产生的互动效果,看起来像是不经意间产生的连锁反应,其实这里面隐藏了节目策划人员和主持人的很多"心机"。本文试从不同侧面来解读广播访谈类节目的创作,以期引起更多人来关注和研究其创作规律,不断推动广播电台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受听众喜爱的并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艺术效益的优秀广播访谈节目。  相似文献   

17.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传播异常发达的时代,普通百姓也可以借助网络、电话、手机等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参与信息的传播。传统媒体为了适应新的环境纷纷拿出自己的应对策略。广播开办听众热线节目,电视开办谈话节目等,这些与受众互动的节目的出现,目的就是要赢得收听、收视率。为了应对媒体间的竞争,吸引受众的参与,报纸除了继续办好传统的“读来信”专版外,话题性专版也应运而生。话题性专版实际上是一种评论性的专版,如何才能办得好看,让受众喜爱呢?现以长江日报话题性专版《圆桌》为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在广播电视乃至新兴媒体都是一个关键性岗位,是受众与媒体交流最直接最频繁的岗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岗位.听众是否喜爱广播互动节目和主持人更是关系到该栏目的成败.本文试图通过对听众喜爱什么样的主持人和互动节目进行较深入地研究;同时从传播者如何充当感情需要的替代品,感情需要的互动节目怎样才能对听众产生吸引力等方面进行辨析,明确指出听众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主持人和什么类型的互动节目.  相似文献   

19.
正一、谈话节目的魅力所在大部分媒体研究者认为,如果要追溯世界上第一个广播谈话节目的诞生时间,应该是1921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的WBZ广播电台播出的一档节目。20世纪80年代,谈话节目这一形态从西方进入我国,并逐渐为广大受众接受。相对于传统的节目形式而言,谈话节目不但融合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主要特点,且更强化了思想性、知识性、参与性、社会性等诸多特性。这种更凸显互动  相似文献   

20.
以受众参与扩大媒体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学的经验和实践告诉我们,最好的传播效果是有受众参与的一种活动性的面对面地接触和交流。在我国,有受众参与的各类互动节目已成为媒体节目中的主导形式,央视的《焦点访谈》、《赢在中国》、《非常6+1》,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