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中国冻土的类型及分布中国冻土可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季节冻土占中国领土面积一半以上,其南界西从云南章凤,向东经昆明、贵阳,绕四川盆地北缘,到长沙、安庆、杭州一带。季节冻结深度在黑龙江省南部、内蒙古东北部、吉林省西北部可超过3米,往南随纬度降低而减少。中国多年冻土总面积为全国领土面积的1/5强,可分为高纬度多年冻土和高  相似文献   

2.
呼伦贝尔多年冻土自北向南分三个区。多年冻土受纬度地带性制约,低洼处更为发育,退化过程表现为量变和质变特征,热稳定性差。季节融化层冻胀和融沉比较突出,发育的不良冻土现象和次生不良冻土现象对工程建筑的危害巨大。针对多年冻土的特’正及冻土区工程地质问题,对呼伦贝尔多年冻土进行工程地质评价。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特殊性及规律性,对多年冻土区工程勘探与工程处理技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温室气体效应的增加,全球气温将进一步升高,这对青藏铁路冻土的稳定性提出了巨大挑战.专家预计,未来50年,青藏铁路沿线年平均气温将继续上升,但变暖的速度将明显比上世纪90年代减缓,变暖幅度在0.5℃左右,与1971-2000年的年平均气温相比,增温幅度在1.0℃以内.气候变化对多年冻土有较大的影响.未来50年气温升高1℃,多年冻土地带的空间分布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少部分多年冻土将退化为季节冻土,季节冻土区面积比例将增加1.7%.研究人员通过室内模拟研究发现,青藏高原气温在升高1℃的情况下,目前设计的路基没有变形,路基稳定性较好,设计方案支持…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基病害特征及形成的主要原因,介绍了多年冻土地区的设计原则,提出了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重点研究多年冻土区水交换功能的重要性,及其在资源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转换中的作用.分步研究多年冻土区活动层中水交换作用,冻土区地下水动力学对其水量、水质的输入、运移和输出及其规模的影响.论述了多年冻土区水交换功能的低温过程.  相似文献   

7.
呼伦贝尔多年冻土区不良地质现象导致的工程病害有沉陷、冻胀、冰锥、涎流冰、冰丘、热融湖等现象.沉陷是工程遭受破坏相对普遍的现象.同时,季节活动层反复冻融引起的病害亦不能忽视.多年冻土自北向南分Ⅰ、Ⅱ和Ⅲ区,冻土工程类型多样,Ⅰ和Ⅱ区高含冰量土分布更为广泛;Ⅰ区西北部有低温不稳定区,其它为高温不稳定区和极不稳定区,冻土呈逐...  相似文献   

8.
研究冻土路基的热状况并预报其动态特征,这是完善在反复冻融的的多年冻土地基上修筑道路和治理冻害技术的前提,也是确保多年冻土区道路工程安全运和沿线自然景观不断得到改善的基础。本文论述多年冻土路基热状况动态特征研究的意义,以及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多年冻土区路基热状况动态特征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正>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含有冰的岩石和土壤。上世纪50年代,研究人员就针对东北冻土区森林铁路工程和煤矿开采等做了大量的工作,从此开启了我国冻土研究的大门。60年代初,长达半个世纪的青藏公路和铁路工程建设开始,研究人员开始走上了大规模多年冻土问题研究之路,并对多年冻土区沥青路面修筑技术进行了全面的综合性研究,取得了一批丰硕成果,为多年冻土区公路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大批急需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0.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匀鞭蚜小蜂的触角及其感器,计有毛状、坛状、指状感器,纵形及钟形感器。并对各种感器的分布及排列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1.
以花久公路多年冻土路基施工为背景,详细的阐述了冻土路基施工的特点和要点,并结合冻土隧道施工,讲述了冻土隧道施工的特点,花久公路采用了本文所陈述的方法施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顺利的完成了多年冻土路基及隧道的施工任务,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中俄原油管线穿越了多年冻土区及季节性冻土区, 沿线冻土分布研究对于管线安全营运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地表温度模型获得边界条件, 并利用ANSYS软件模拟了不同研究区段下的管道冻土温度场.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年平均地表温度为-1 ℃的区段, 管道油温对管道周围温度场影响半径约3 m, 油温振幅对管道上下侧土层温度影响不同.距离管道中心2. 45 m处和10 m处的冻土上限与油温振幅也存在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浅谈软土地基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论文通过对下湿地,多年冻土区以及高塑土等施工中加固处理的工程实或,阐述了几种软基加固处理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植物叶片表超微结构与黏附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广玉兰和桂花为材料进行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广玉兰叶片腹(近轴)面有直径20~50 nm颗粒,呈聚集状分布;桂花叶片腹面有直径50~100 nm颗粒,散状分布。两种树叶片的腹面都比自己的背面黏附的微生物种类少,广玉兰叶片背面黏附的枝孢状枝孢霉最多。不同树种叶表超微结构的差异对微生物黏附效果不同的实验结果,对城市绿化树种的优化配置,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青藏铁路自2001年2月8日国务院批准修建起,至2006年7月1日投入试运行,已有两年有余,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和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解决了高原多年冻土、生态脆弱、高原缺氧三大世界性难题,创下了两项世界之最: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翻越唐古拉山口,最高点海拔5072米);二是世界上穿越多年冻土区最长的铁路(总长达550千米)。  相似文献   

16.
对四川理县冬虫夏草资源分布进行详细调查,并对其分布特点与生境中植物多样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冬虫夏草主要分布于海拔约4,500米高山草甸,伴生植物主要是蓼科、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生境内植物种类较少,盖度较低,灌丛仅少量垫状灌木分布,很少有乔木出现。冬虫夏草的数量分布与生境内植物多样性指数没有明显相关性,并且放牧强度对冬虫夏草生境的多样性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7.
正穿越生命"禁区",铺就高原"天路"。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线——青藏铁路,克服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这三大堪称世界级的难题,正式运营通车。从正式运营至今,十多年来,青藏铁路路基稳定,列车时速达到100公里,创造了世界多年冻土区铁路的最高时速。从国家部署修筑进藏铁路伊始到现在,青  相似文献   

18.
对状事性,持续性和目标性3个体貌特征的探讨,以动词和介词短语为讨论对象,进而引进状事,动事,成事,达事和瞬事等5种情景类型的概念。对语言事实的剖析证明语言现象与情景类型之间有密切联系。状事性与非状事性,持续性与非持续性以及有目标与无目标等3组对立特征在5种情景类型中有不同的分布。  相似文献   

19.
陆月珍 《教师》2014,(28):112-113
所谓"板块式"教学,"就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即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呈板块状分布排列"。笔者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尝试运用板块式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颁给了"多年冻土青藏公路建设和养护技术"项目,特等奖颁给了青藏铁路工程,是众望所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