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课堂提问中存在的误区及原因由于受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和教学经验的限制,许多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存在如下几个问题.1.复习时提问的有效性不强例如,在教学《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HL)》一课时,为了解学生已有的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 ASA AAS SSS)的掌握情况,先后问:"什么叫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有哪几种方法?"听了学生流利、圆满的回答,教师满意地开始新课题的学习.这样  相似文献   

2.
<正>一、背景介绍本课例是为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数学活动"而设计的,旨在通过操作与思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根据条件画三角形与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关系;同时在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关注对过程与方法的探索,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三角形全等时可能遇到的疑惑.二、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三角形全等是初中平面几何的基础,是研究图形的有力工具,在数学推理中有着极  相似文献   

3.
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掌握,实际上是有效辨析两个三角形之间关系最为基础性的任务.在这之前,学生对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已经有了具体概念化的了解,以这一知识为基础延伸拓展开去,学生又将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而这恰恰是后继相似形条件学习,线段、角相等证明的基础和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我县迎来省里一支素质过硬的专家队伍,为我县的"教学质量提升工程"进行课堂教学诊断.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在这次诊断活动中,我讲授的内容是华师大版八年级(下)第十九章全等三角形第二节"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第四课时———边边边.这节课的重点是全等三角形判定的"SSS"及运用.是学生在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在了解全等图形和全等三角形以后进行学习的,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又是后续学习探索相似形的条件的基础,并且是用以说明线段、两角相等、两线平行的依据.因此,本小节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全等三角形》一章的重点,又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几何的基础.现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思路归纳如下:一、已知两边对应相等  相似文献   

6.
全等三角形是继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及三角形等几何知识后出现的全新章节,也是全等条件的基础.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丰富和加深对几何图形的基础性认识,同时也要为学习其他几何知识打好基础.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只需要把握全等三角形的几个基础常见模型,熟悉构造全等三角形解题的基本思路就可以让难题简单化.笔者列举几例在全等三角形题型中常见的几何模型,帮助学生学习理解.  相似文献   

7.
"全等三角形"一节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中数学《几何》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它是学习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基础.一、设计理念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理念,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为目的,从图形的变换到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发现、论证和应用,逐步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层层展开、逐层深入.  相似文献   

8.
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2)掌握三角形的"边边边"条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3)在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相似文献   

9.
判定三角形全等的三个命题:SSS,SAS,ASA,现行教材作为定理,在教学中大多只用画图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经历定理的发现过程,没有更一般情况下的说明,学生半信半疑.判定三角形相似的三个定理,教材是用"硬塞"给学生的预备定理为推理依据,或只用实验方式让学生经历定理的探索过程,缺乏真凭实据,学生很难接受满足这些条件的两个三角形一定相似的事实.如何让学生对三角形全等和相似的判定方法确信无疑呢?以下是我的尝试,请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内容"全等三角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第1节.1.教材分析:"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获得全等图形和全等三角形的体验.建立对应概念,掌握寻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以问题引导思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设计一些具有层次性、针对性的问题,让问题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中,进而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例如,教学"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问题1:你能将任意一个三角形分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吗?这四个全等三角形能拼凑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学生想出了这样的方法:顺次连接三角形每两边的中点,看上去就得到了四个全等的三角形.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的载体是教材,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主要依靠传授教材中的知识完成的."全等三角形"中探究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对于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至关重要.教师要通读教材,整体上把握全等三角形一章的知识结构、具体安排;明确这一章教材的编写特点;在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得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  相似文献   

13.
<正>一、教材分析"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是苏科版八年级下册"图形的相似"这一章的内容.本节课是探索三角形相似条件的起始课,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什么是相似图形,以及掌握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  相似文献   

14.
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正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他们在平面几何的学习中,常常侧重于背诵知识结论,死记论证方法,习惯于套用这些结论和方法进行思考,表现出思维的定势.当然,思维定势有着其积极的方面.比如,通过"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学,大多数学生能熟练地应用三角形全等论证几何命题.但是,思维定势也往往会产生消极作用.又如,在完成"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学,学生  相似文献   

15.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平面几何的基础,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常用方法,是平面几何教学的关键.全等三角形判定的教学既是训练学生进行推理论证的最佳时机,又是帮助学生建构稳定、科学、合理几何认知结构的起点.因此学生必须熟练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符号语言、表示方法,能够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灵活解决问题,在全等三角形学习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掌握好全等三角形知识,为后继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现行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52页有这样一道题:如图1,∠B=∠C=90°,E是BC的中点,DE平分∠ADG,求证:AE是∠DAB的平分线.教材将此题作为在学生学完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角平分线的性质"之后的一道拓广探索题安排在课后的习题中,编者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探索,训练学生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角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用数学的目的.数学学习不能脱离课本,这是不争的常识,但实际教学中,不少老师、学生往往忽视对课本的利用,对教材  相似文献   

17.
<正>在近年各地的中考数学试题中,有一类探索两个三角形全等的问题,命题者认为满足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边边角)的两个三角形一定不全等.笔者认为,在特定的"如图"条件下,时常可以把"边边角"转化为"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等来判定三角形全等.现举例加以剖析,以期引起大家的注意.  相似文献   

18.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 SAS、ASA、AAS、SSS 共4种,其中每一种方法都有3个条件.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因而,无论是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还是从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都可以设计探索问题,常见的探索性问题有:(1)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探索三角形全等的结论;(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和结论.在解答探索问题时,首先从题中找到已知条件、隐含条件和可证出的条件,然后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来寻找缺少的条件即可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典型案例.笔者在备课时遇到如下的问题: 1.给学生创造什么样的学习空间更适合学生探索? 人教版教材在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提供了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学生动手操作实际上只是机械地拼一拼,没有自己的猜想和创造,只是做了一次"操作工".  相似文献   

20.
初中几何中,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可简记为"SAS"、"ASA"、"AAS"和"SSS",对于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还有"HL"方法.以上方法,都可利用作出符合条件的三角形形状大小是唯一确定的,从而来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但对于"两边及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或简记为"SSA")是否全等,不少同学有着模糊认识,本文就这一问题利用作图的方法作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