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自信心是一个人自我评价与对自然、社会认识和体验的综合反应。一个充满自信心的人,乐观、勇敢,处理问题积极主动,喜欢学习、尝试新的事物和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强烈的自信心是事业成功者的重要标志。人的自信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心一般在幼儿学会说话后开始萌芽,大约在3岁左右显现出来。在以后的生活中,由于环境的影响,幼儿的这种刚刚发展起来的自信心,或者得到强化,逐步稳定下来;或者受到抑制而被慢慢磨灭。  相似文献   

2.
陆丽 《成才之路》2011,(12):79-79
自信心是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是激励个体自强不息的实现理想的内在动力。一个人拥有了自信心,就拥有了前进的动力,进取的热情;而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心,他做起事来就畏首畏尾、前怕狼后怕虎。这种现象在幼儿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自信心的强弱与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有关,它在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正>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是一个人感受自己、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方式。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自信心是个性心理的重要特征。自信心是指对自己及自己从事的事业深信无疑,坚信自己的事业一定成功。自信心强的人,总认为自己的能力无穷,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价值。一个人若经常  相似文献   

4.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心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人获取成功的精神支柱,是一个采取自觉行为的心理活动源泉,是一个人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而自信心是在亲人、老师、朋友的赞许、鼓励、肯定中树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自信心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础,是一个人人生幸福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保障。对于自信心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从细节抓起。幼儿园自信心教育是幼儿园日常教学工作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在幼儿园儿童日常生活学习中占有很大比例。如何将幼儿自信心培养融入幼儿园日常教育活动中是当前学前教育思考的热门话题。本文就将对如何在语言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帮助幼儿健康成长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柳淑慧 《中国教师》2009,(Z2):421-422
自信心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想一定能够实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信心也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的品质,也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本文阐述了自信心在初中学生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本文并从爱心、自身的自信心、榜样的力量、积极暗示和其他特殊方面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7.
自信心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动力源泉,没有自信心的人眼前的世界便没有鲜亮的色彩,自信心是一种自我肯定、自我信任的心理状态,自信心能使一个人的潜能源源不断的释放,是人们克服困难、获取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让每一个中职学生找回失落的自信心、重新扬起理想的风帆,是每一个老师特别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自信心 ,是一个人自己相信自己的心理 ,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愿望的心理 ,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肯定。所以 ,自信心能激励一个人去克服困难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自强不息 ,成为强者。对学生来说 ,自信心可以保证他们克服挫折、战胜困难 ;可以使他们养成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个性特征和良好的情绪体验 ;还能促使他们积极探索新的问题 ,从而将自身的潜能充分地挖掘出来。那么 ,一个自信的人具有什么特点以及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一、自信的表现形式1.正确的自我评价。自信的人能根据实际情况对自我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既不狂妄自大…  相似文献   

9.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和自我价值的正确认识体验。感到自身有价值、有力量,能为他人做贡献,是一个人能否立足社会的标志。有关研究证明,自信心一般在婴儿期萌发,大约在三岁左右显露,到学龄期逐步稳定。因此,幼儿期自信心的培养对未来良好自信心的形成至关重要。幼儿自信心的发展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及父母、老师、同伴对他们的评价分不开,而且极易受成人的暗示。所以幼儿自信心发展过程中,极需要成人的爱护、培养和激发。  相似文献   

10.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和充分估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克服困难和挫折,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但据调查发现,在幼儿园、小学,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不聪明、很差”“不如别的孩子”;一些孩子在集体场合胆怯,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不敢展示自己的才能;对于一些有挑战性的游戏活动,不愿尝试,显得很自卑。所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家长所重视,而作为我们幼教工作者,如何培养幼儿自信心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放手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有意…  相似文献   

11.
自信心在一个人取得成功的旅途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位名人曾说过:一个人的失败,其实质是自信心的丧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愈是自信的人,成功的概率就愈大,在成功的激励下,他就会愈加自信;而愈是缺乏自信心的人,愈合萎靡不前,愈会走向自卑的一面。当前,我们正在推进的素质教  相似文献   

12.
<正>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所承担的任务而产生的心理体验,是促进人积极向上的心理动因。自信心源于对自身潜能的充分估计和恰当评价。自信的幼儿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行动有自己的主见,积极向上,不怕困难、勇敢而快乐着。然而,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幼儿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系统的发展过程,它受到遗传因素与后  相似文献   

13.
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促进人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纵观人类历史,从古到今,凡是取得成功的人总是充满自信的人。尤其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一个缺乏自信心的人更是不能立足于社会,要使学生成为一个自信的人,老师就得从一点一滴小事中精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4.
爱迪生曾经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心是人们相信自己、追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的心理倾向。自信心对于人的发展,特别是少年儿童的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一个人获取成功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采取自觉行动的心理动力源泉,是一个人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心理品质,是成功的关键。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自信心理的人能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而自信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后天的培养,儿童时期是心理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大量研究表明在这个时期对孩子进行自信心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良好的自信心理,对一个人成就事业十分必要。那么,怎样培养  相似文献   

15.
自信心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但自信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后天的培养,那么,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可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让学生以名人为榜样认识自我,培养自信心;二是充分利用教师表扬激励作用,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三是营造氛围,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四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给学生自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五是家庭教育,强化自信心。  相似文献   

16.
自信心就是对自己能力的充分估计并且相信自己一定能完成某项任务。所以说来,自信心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起点。如果一个幼儿自信心非常强的话,他就会信心百倍地参加各项活动,并且锻炼自己,发展能力;并且能够参加各种活动,大胆尝试。在几年来的教育生涯中,我对培养幼儿信心十足、乐观积极的健康心理,通过在各种活动中采取适宜的教育方法和措施来进行尝试和实践,并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7.
一、中专生自信心现状的调查自信心是自我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具有足够的自信,既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又是个体成功地立足于现代社会的必备条件。社会越发展、越进步、越开放,缺乏自信的人也就越容易走入彷徨、无奈和痛苦中。因此,自信心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现代人不可缺  相似文献   

18.
自信是成才的决窍。古往今来 ,凡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以充分的自信心为先导。有人曾问居里夫人 :“你认为成才的窍门在哪里 ?”居里夫人肯定地说 :“恒心和自信心 ,尤其是自信心。”可见 ,自信心对一个人的成才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它是一个人战胜挫折获取成功的重要条件。那么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呢 ?培养人的自信心应从小孩抓起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自信心形成的重要阶段。首先 ,作为小学教师要善于认识所教学生的自信行为和不自信行为教师要区分学生的自信行为和不自信行为。就要了解自信行为和不自信行为的表现。有一个心理学者对学生…  相似文献   

19.
刘凤芹  刘凤娟 《教师》2012,(3):11-11
什么叫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想一定能够实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信心是一个人自我意识成熟的一种表现,是激励个体自强不息实现理想的内在动力。自信心的强弱与环境和教育有关,它在外部因素和内在因素相互作用下会发生变化,因此发展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的确信,自信心的强弱制约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从新课标的要求出发,阐述了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挖掘教材中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因素,并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信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