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建顺 《湖南教育》2003,(11):18-18
“以德治国”,作为我国新时期一项重要的治国方略,正日益在社会各界形成共识。贯彻落实“以德治国”的方针,对广大教师来说,就是要坚持以德育人。以德育人,是指借助道德的力量,最终实现育人的目的。值得强调的是,以德育人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形式。真正有效地实施以德育人有赖于教师深化认识,并坚持不懈地付诸行动。当前,在以德育人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确它的三种内涵。以高尚的道德人格感染学生,在教师人格魅力影响下,学生不仅“亲其师,信其道”,也因教师崇高人格的感召“不令而行”。这是以德育人的第一种内涵。俄国教育家乌辛斯基说过…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应该起到立德树人的作用,克服“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目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等五方面加强“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形成以教师指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3.
“以德治校”是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理论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要搞好学校管理 ,领导要以德施政 ,为人典范 ;教师要以德施教 ,为人师表 ;学生要以德治学 ,为人正直 ,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德治国”对于学校而言,就是要“以德治校”。“以德治校”就是要“以德育人”,把德育放在首位,把培养学生思想政治道德主体性作为德育核心,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5.
“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多年来对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观察和教研活动参与发现,在“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认知上,教师普遍存在将学生定位为“主角”或“配角”或与师“双簧”的认知偏差现象。要改变教师的这种认知偏差,推动“以生为本”课堂教学走向真实有效,教师需要对“以生为本”内涵有深入的理解,恰当地发挥好教师课堂主导作用,并能充分认识到师生核心素养培养与提升对于“以生为本”课堂教学的效用。  相似文献   

6.
以"德"治教——法制基础上西部民汉合校管理之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的发展客观地要求高校将“德教”的理念寓于学校管理中。“德教”具有三个特征:时代性、指导性、规范性。在民汉合校实施以“德”治教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故而应从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革课程授课方式、管理学生应尊重学生个性等途径实践“德教”以完善学校管理。  相似文献   

7.
要把江泽民总书记“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落实到学位,教师要以德修身,以德育人。要引导学生勤修品德、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要注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基于“为每一位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宗旨,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师以德立身、以身立教的职责与使命。在“积极人格幸福人生”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努力构建“把人格教育作为第一教育”“把德育课程作为第一课程”的新六艺课程体系和张扬学生主体性的兴发教学体系,倡导教师把“研究学生”作为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首要原则。  相似文献   

9.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政者正也”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观念,其“正人正己”“上行下效”“推己及人”的思想与当代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有异曲同工之妙。因而,通过对“政者正也”思想的辨析,挖掘儒家“政者正也”的思想精髓,为当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促使当代教师以德立身、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10.
方明 《农村教育》2002,(4):12-13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以德育人”的典范。他从1913年至1946年,对以德育人发表了许多意见。他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那么,什么是“真人”,从他的文章和讲话中可以概括为六种人。这六种人都是我们今天“以德充分的”应该做到的。  相似文献   

11.
平实体育主张体育教学应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以体育人的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成为德体兼备的人。教师以农村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围绕平实体育教学理论展开教学,设置合理的运动负荷,使学生在产生疲劳感后能够超量恢复,熟练掌握体育技术,进而增强体质。实践表明,平实体育教学追求“三有”的教学目标,即学之前有信心、学之中有兴趣、学之后有收益,目的是让学生扎实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深刻领悟体育技术动作,丰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树立终身锻炼身体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道德素质要从小抓起,所以中小学校在培养和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结合我们国家“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中小学校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实现学校“以德治教”、“以德育人”的基本目标,创造良好的校风、校纪。而要实现“以德治教”的目标重点就应该落实在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上来。  相似文献   

13.
崔海燕 《教师》2013,(27):10-10
以德育人,是指教育者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美德、高尚的品质、良好的思想素质去熏陶学生、感化学生,进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这里的“德”,即美德,指教师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思想素质等。作为传播精神文明的使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承担的是非常神圣的职责,我们不仅仅要“传道,授业,解惑”,  相似文献   

14.
落实江泽民“以德治国”的思想,要从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做起,从每个人做起。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学校是教育人的场所,学校教育的好坏,教师师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学校的精神文明,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因此,学校教育必须站在“以德治国”的高度,“以德治校”,做到转变育人观念,坚持以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正确认识教师手中的权力,为学生树立人格榜样;创造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使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以德治校”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以德治校”必须加强宣传工作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加强学生的行为训练和实践锻炼 ,注重言传身教 ,做好“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对违纪学生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是多方面的,当学生违纪时,教师要提高自控能力,“以人为本,以业为本,以师为本”,及时调整学生心态,努力提高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使教师成为学生违纪时、心理有疙瘩时的“灯塔”。  相似文献   

17.
论新世纪高校教师的师德养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在于教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以德治校”,其关键是以创新的精神加强师德建设,既不只是规定师德是什么,强求教师去做,而是从人本思想出发,重在师德的养成,从而实现“以德治教,以德育人”。  相似文献   

18.
为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响应“以德治国”时代号召 ,高等学校的教育者承担着塑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的重任 ,这要求高校必须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从而实现“以德治校”的根本目的。本文着重阐述了“以德治校”的基本含义 ,并从加强师德建设的角度和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力度两方面探讨了“以德治校”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9.
李君 《家长》2012,(6):2-F0002
天津市河西区珠江道小学以“以德立校、全面育人”为德育工作思路,夯实德育工作基础,形成了以“礼、德”为核心的校园文化。 学校以“构建阳光德育体系、培养学生阳光性格、打造教师阳光素养、完善阳光文化特色”为原则,坚持以养成教育为主线,以传统美德教育为重点,以读书活动为载体。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以来,教育部门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倡导“以德治校”,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力争把“以德治国”的思想落到实处。 一、突出德育为首,促进全面素质提高 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学校忽视德育工作,学生道德素质低下,甚至危害社会,走上犯罪道路。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使人们深刻认识到:一个人重要的不仅是才,更重要的是德,即怎样做人。学校教育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做有德之人。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为学要以人为本,做人要以德为本,学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应是德育。只有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