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固执的奶奶     
家庭成员都“反对”奶奶做鞋,而奶奶“仍然做个不停”——紧扣题中的“固执”。标题和行文中的“固执”二字应加上双引号。标题最好更换为“奶奶做鞋”——再现文章的个性。此文主旨多元:如果凸显“勤劳”主旨,应写家庭成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效法”奶奶做鞋;如果凸显“关爱”主旨,应写家庭成员都用自己的方式“感恩”于奶奶做鞋。  相似文献   

2.
写唐僧对三个徒弟作评价,既能写出其异,又能写出其同——出于私心,用人唯亲——针砭对象集中。此文还需要升格:将“沙僧……出于公心,待人友善”展开写,用沙僧“出于公心”批判唐僧“出于私心”;用“出于公心”诠释“潜力”中的“潜”字。  相似文献   

3.
此文“苦难”是表象,其主旨是文末“拼搏”二字。此旨植根于前文——“给爷爷奶奶买了水果”,“一分一厘地挣着自己的学费”,“在最后的时刻去打白饭”——紧扣标题中“财富”二字。此文还需要升格,升格的措施是:从前述三件事中选择一件展开写,题目依据所写之事另定。  相似文献   

4.
五星级森林     
编者推荐:此文用“称谓”层层深入地写出了“运”的“象”——蚕食自然。如果在写“曾孙:一星级”时,摆脱其“运”,转而写曾孙的“气”——养护自然——文章就提升了层面。标题后宜加上省略号,否则管不到后面的文字。  相似文献   

5.
理解     
信中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是道歉信的亮点,也是全文的出彩点。它从由宽容而至爱的角度诠释了“理解”——这句话凸显了“互爱”,自然对“互伤”也就能宽容。由于信中有了这一出彩点,结尾哲理性的议论才有了植根点。另外,此文“倔犟的婷微笑着向我走来”一语,将文章主旨拓深,“我俩部用微笑迎接我们的数学老师”一语,将文章主旨拓宽。建议就此文材料写一篇变格作文,题目为“诚信”!  相似文献   

6.
此文“漏”字引领全文。第三自然段“这水库里的水是天上漏下来的”中的“漏”字——悬疑;第四自然段“走过”,第五自然段“走上”——探寻;第六自然段“发现几条细细的涓流是从乱石堆里流淌出来的”中的“淌”字照应开头的“漏”字——似乎探明;第七自然段“下山”发现“她卑微,不起眼,却自有她的神秘”——真正探明“平凡中有其独特的魅力”或“独特的魅力蕴含在平凡中”——升华主旨。此文主旨多元,其基本材料有利于写出变格作文。如果变格为“探索”话题作文,其变格的措施是:移步换行写水库源头;变格后作文标题为“大山寺水库之源”。  相似文献   

7.
编者推荐:此文亮点是奶奶在她的"膝盖骨、手腕骨都移位"后还说"我太幸福了"——辩证运笔。此文还需要升格:将"我太幸福了"作为全文的过渡句,此前从"梳头、洗脸、洗脚、换衣服、喂饭、喂药"等事中,选择其一展开,写出"妈妈"的超常举动;此后将"把这链条一代一代地接下去"用意象出之。标题改为"浓浓的亲情"——"婆媳"二字出自"我",不得体;"亲情"二字才能涵盖"这链条一代一代地接下去"。  相似文献   

8.
最后自然段是出彩点——前面铺垫文字,功不可没。一般作文,能写出前面的文字,但不是为铺垫最后自然段;或者能写卒章的句子,但在前文未能做好铺垫——从记叙文字中找不到句子的植根点:此文能将二者统一起来。但是,第一自然段“喷香的”三字应删除——破坏了卒章的意思;标题应改为“我愿是粒谷子”。  相似文献   

9.
微笑如花     
此文第一自然段十分新颖,后面的文字老生常谈。后面的文字应该怎样写呢?应该进一步写“四岁的男孩”长大后“仍然会面带微笑”,从而让“微笑的花”结出了“微笑的果”。同时,这个“四岁的男孩”必须是真实的。在叙述列夫·托尔斯泰的事例时,有“笑”字,紧扣题意;而在叙述海伦·凯勒的事例时,无“笑”字,扣题不紧。  相似文献   

10.
借手     
此文无理而妙,用“借手”的细节,承载“心地善良,指导正确行动”的主旨。此文从两个层面写出“心善”:第一个层面“要买糖葫芦”,第二个层面“在‘借手’中抓小偷”——第一个层面为第二个层面的深化作铺垫。第四自然段中用“搞”字取代“偷”字,很得体;否则,下文不能展开。此文材料可变格用于“误入歧途与循循善诱”话题作文,变格的途径是:路人对小孩的“怪异”表现,见微知著,及时进行有效的教育。标题变换为“‘三只手’出手前”。  相似文献   

11.
一杯菊花茶     
构思奇特,雾里看花。用“菊花茶”“香”和“苦”的双重属性比喻复杂的感情,喻体独特且同本体有相似点。“他”的性别很鲜明,而“我”的性别隐去——文笔因“模糊”而美。“偷偷啜了一口”中“偷偷”,似有所泄露——如果实指“啜茗”,不会缀上“偷偷”二字。结尾时,将“加了泪的苦茶”倒掉了,但是“手中的杯,还在滴水”——蕴含“日后从感情上战胜自己的路还很长”!此文还需要升格:将“很苦”二字展开写,多角度多层面将“苦的感觉”写出来,使文末“走进洗手间,把杯中水倒入池中”的行动,有扎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不想长大     
反入正出——“我”在为“后来……变得忧郁了”欣慰。首尾用“小松鼠”照应,“长大”前的“快乐”是“小松鼠”的快乐。“变得忧郁了”是“长大”的标志——既能“照顾弟弟”又能“照顾奶奶”!此文还需要升格,补充从“忧郁”的角度写“承担社会责任”的细节。标题要加上双引号。  相似文献   

13.
自制墨水     
一天晚上,我在书上看到了一个科学实验——用醋酸或柠檬汁当墨水可以写出隐形字。我觉得很有趣,便决定自己动手做一做。我先向奶奶要醋酸,奶奶说:“没有。”我又向奶奶要柠檬酸,可奶奶又说:“柠檬酸也没有呀。”我可急坏了,什么都没有,这可怎么办呀?这时我突然想到一个办法,广柑中不是含有果酸吗,于是便决定用广柑汁代替柠檬酸试一试。我把水果盘中的广柑拿出来,将它切开,使劲把汁水涅出来,广柑汁溅了我一身,才好不容易挤出一小杯。  相似文献   

14.
一、学习提示 1.掌握正数和负数的写法和读法。 写正数时,可以写出正号也可以省略正号不写。但读正数时,写出正号的,一定要读出“正”字;省略正号的,“正”字不读出来。写负数时,一定要写出负号,读时也一定要读出“负”字。  相似文献   

15.
只要,只要,只要一个微笑。初春,硬土中一针绿草。雨停,云隙里一缕斜阳。这是作家刘心武在《一个微笑》中所写的,三句中就用了三个“一”字。这文字中最为简单的“一”字被运用得出神入化,由“一”个微笑,想像到绿草“一”针,斜阳  相似文献   

16.
我们有不少学生在练习写事物时,总是写不具体。空空洞洞,言之无物。那么,怎样才能把事物写具体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一、用数字写出“怎么样”先看《李时珍》中的一段话:“他整整花了二十七年,终于编写了一部著名的药物书——《本草纲目》。这部书有一百多万字,记载了一千八九百种药物,是中药书籍中一部伟大的著作。”在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好些数字,写出了《本草纲目》这部药  相似文献   

17.
编者推荐:用“从严要求”诠释标题中的“木”字——材料有特点,角度很鲜明。此文还需要升格:“他爱唱歌”那一段,应从“关爱军训战士”的角度写,多侧面地凸显主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存钱罐”作载体,别有深意。荐评者所言,此文主旨是“纯真”,那么此二字前应加上一个“很”字——因送上的是存钱罐!卒章两个“回”字将文意作由点到面拓宽。  相似文献   

19.
紧扣“正版”展开写——“摇篮曲”和“生日聚会”,形神兼备铺垫出“生日礼物音乐专辑”——从“盗版”中翻出“母爱……绝对正版”,此义植根于其“事”,其“事”中有“曲”和“生日”。此文主旨多元,可变格用于“主流与支流”话题作文,也可变格用于“不以一眚掩大德”材料作文。  相似文献   

20.
用心写字     
用心写字编辑老师:一您好!送上我写的“的事”二字,非常地抱歉,田于条件均限,我从未用宣纸写过字,而是就地取材,把成堆的旧书折一并未练。墨汁也是书约着用,仅有的墨计都是凭着井水采用的。在奶奶玉世就结我留下了一个旧观革,我展露定了钱请人到城里买了决墨条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