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移情就是识别他人情感,并对他人情感做出适当情绪反应的能力。移情能力是情绪智力的重要成分,是影响个体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因素。因而,家长应结合幼儿移情能力的发展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0岁~1岁尚未形成自我意识,不具备移情能力认识他人以认识自己为基础,移情能力的发展是与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紧密关联的。1岁前的婴儿,对自己身体和情绪状态的意识还比较差,通常还不能很好地区分自己及自身之外的事物,因而,也较难在认识他人情绪情感的基础上做出适当的反应。你会发现,1岁之前的孩子常常会抱着自己的脚丫啃来啃去,或者…  相似文献   

2.
自尊心影响孩子的现在和将来,决定孩子的创造力、进取心及与他人的关系等。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巴巴拉·伯衣博士说:“要想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孩子必须感到自己既能讨人喜欢,又有足够的能力。他必须深信自己的价值,能够应付自己和周围的问题。”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呢?1.精心保护自尊心的火种父母要真诚地爱护和关心孩子,尊重他们的喜好、特长,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愿望。要善于联系具体的行为情境,向儿童揭示有关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对“是”和“善”的行为给予肯定,从而形成儿童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自信心。作为父母,应审视一下自己的价…  相似文献   

3.
羞耻心是国自己的言行、品质 不符合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而 产生的一种否定情绪体验,幼儿的 羞耻心虽是否定的情绪体验,但却 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是促进幼 儿道德情感发展的内部动力,是幼 儿自我教育的起步。 羞耻心是幼儿自尊心的一个重 要表现,有了羞耻心,孩子便会要 求上进。羞耻心的感受来源于孩子 周围的人们,其中父母是意义重大 的影响力量,随着幼儿走进更广阔 的世界,教师及其他成人的影响也 变得十分重要,因此,成人应有意 识地通过正确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 羞耻心。 首先,将尊重孩子与培养羞耻 心结合起来。随着年…  相似文献   

4.
闷葫芦丫丫     
情绪心理学研究认为,喜怒哀乐是人的正常情感。过度控制和压抑情绪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为此,父母应培养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鼓励和培养孩子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相似文献   

5.
二十多年来我一直担任着班主任工作,工作中有成绩也有教训,但我深深感到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千条万条,首先一条要热爱孩子。爱孩子首先得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自尊心是每个人共有的心理特点,是一个人心灵深处最敏感的角落,幼儿也不例外。爱护孩子的自尊心能培养幼儿进取心和愉快的情感,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就会使孩子自卑,同老师疏远。如小班幼儿进园后,老师就要逐步培养和训练他们最简单的自我服务能力。一天午睡起床,我边帮助幼儿穿毛线衣边鼓励幼儿自己学着穿,绝大部分幼儿都不会,只好呆等着,傅歌小朋友学着穿,把衣服穿反了,同伴们笑她,她脸红了。我想这会挫伤她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于是我就说:“傅歌小朋友真能干,今天自己学着穿毛衣了。”其他小朋友转而向她投去敬  相似文献   

6.
法国的幼儿教育着重点放在幼儿的感性教育上,法国培养出众多的艺术家和科学家,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教育是成功的。他们首先是尊重幼儿,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孩子的感性认识。尊重幼儿人格孩子犯了错误,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先指责孩子,但是在法国,大部分父母总是先问事情原因,问问孩子当时是什么样的想法。对孩子就像对大人一样。听完孩子讲的事情经过,父母才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样就可以在孩子和父母之间形成一个互相信赖的关系,接下来即使是父母指责孩子,孩子也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刚过一周岁的孩子他们也采取对话的方式进行教育。法国家长…  相似文献   

7.
一、家庭是孩子尊重教育的启蒙基地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父母要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家庭氛围。幼儿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受到尊重.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才会尊重父母、尊重他人,  相似文献   

8.
正父母爱自己的孩子毋庸置疑,可是怎样智慧地爱孩子才能滋养孩子的心灵成长呢?首先要从接纳开始,接纳是指接纳儿童本人,接纳他的感受、个性、想法,并给予儿童尊重和关注。接纳是孩子成长和培养自信的最佳土壤,接纳使爱变得恒定。而接纳是从童年开始建立起来的,父母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孩子才会接纳自己,转而接纳他人。父母如何看待接纳,直接影响亲子互动模式,进而影响亲子关系。  相似文献   

9.
羞耻心是因自己的言行、品质不符合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而产生的一种否定情绪体验,幼儿的羞耻心虽是否定的情绪体验,但却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是促进幼儿道德情感发展的内部动力,是幼儿自我教育的起步。羞耻心是幼儿自尊心的一个重要表现,有了羞耻心,孩子便会要求上进。羞耻心的感受来源于孩子周围的人们,其中父母是意义重大的影响力量,随着幼儿走进更广阔的世界,教师及其他成人的影响也变得十分重要,因此,成人应有意识地通过正确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羞耻心。  相似文献   

10.
一、主题来源本班幼儿大部分是3岁多未满4岁的幼儿,其中27人是原班跟上,4位幼儿是新插班的、从未到过幼儿园的孩子。原班跟上的幼儿经过上学年的学习与生活,基本能自己大小便,会穿衣服。但在整理、收拾杂物方面有待提高,自我意识薄弱,还不懂得自己与他人的不同,而且新学期开始由于新同学的加入,这些孩子的情绪还需要有个稳定的过程。因此,我们开展这个主题活动,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自我意识,帮助幼儿了解、体验情绪的表现等,愿意向他人表达,做到日常情绪稳定。二、主题教育目标预设1.情感目标:喜欢了解自…  相似文献   

11.
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从小尊重和培养幼儿的自尊心是非常重要的.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已日益得到教师和家长的广泛认同.怎样才能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呢?用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要懂得儿童".  相似文献   

12.
学会分享对于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应培养孩子分享的习惯,通过移情引导孩子与他人分享;父母要学会分享孩子的东西;应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宝贝。教师不但要重视培养幼儿学会物质分享,更要进一步引导他们尝试与周围人分享快乐、分担忧愁,使孩子们的他享意识不断巩固与深化。  相似文献   

13.
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就是培养幼儿复述别人说话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幼儿进行对话的能力、培养幼儿独自讲述的能力、培养幼儿在人前大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等。2岁至4岁是孩子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段时间内,孩子的词汇量增加较快,组织语言的速度变快,句子长度增加,家长应能够与孩子多练习对话。其实,孩子在1岁到2岁期间,是在理解语言,吸收语言,并在内心以内语言的形式进行着语言组织工作,家长应让孩子多接触语言材料。  相似文献   

14.
汪慧贇 《学前教育》2023,(19):60-62
<正>共情是指站在对方的立场,设身处地体验和感受他人的情绪和想法,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一种能力。对幼儿来说,拥有共情能力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更融洽地与同伴、老师和家长互动,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和关注幼儿的情绪情感,是帮助幼儿提升共情能力的基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倾向于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事物。因此,  相似文献   

15.
潘美春 《快乐阅读》2011,(26):162-16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作为教育者应运用赏识教育,去赏识幼儿、尊重幼儿、相信幼儿、鼓励幼儿,帮助幼儿克服自卑、懦弱的心理,是促使幼儿形成自信有效途径。陶行知先生也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首要的是学会赏识孩子。从内心深处渴求他人的尊重和赞美,作为人,概莫能外,而孩子更是如此。所以,作为幼儿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赞美并认同孩子。那么,究竟怎样去赏识孩子呢?回想近几年我在幼儿教育工作中的一些做法,还真有些收获。  相似文献   

16.
幼儿教育是门复杂的学问。现在,由于对一些育儿理论缺乏正确的理解,使得许多年轻的父母面对自己倔强顽皮的孩子束手无策。因而,有必要对幼儿教育中的某些常常会遇到的问题进行一番辨析。关于幼儿的自尊心问题一般认为,幼儿的自尊心不能受损,应该从小爱护。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现实的问题是,维护幼儿自尊心往往被曲解乃至被滥用,这对幼儿的心理发育有害无益。事实上,自尊心应有一定的内涵,自尊心的维护也应有一定的限度,不少年轻父母对孩子百  相似文献   

17.
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颖 《文教资料》2005,(23):110-111
儿童是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发育成长起来的,但精心呵护不再被理解为娇纵、溺爱、样样事情包办代替,今天的精心呵护则是要求成人要利用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幼儿健康成长,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从小培养幼儿独立性。在美国,父母十分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孩子长到18岁就要面对人生,不再依靠父母,自己独立生活、择业、交友等。所以父母在孩子年幼时期就将独立性的培养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最初,他们从培养孩子自己睡觉、自己吃饭、自己脱穿衣服等方面入手;与此同时还很注意尊重孩子独立人格,鼓励孩子自己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并提供选择的机会与条…  相似文献   

18.
山东胶州一读者来电问:我的孩子自尊心特别强,容不得我们说他,可是如果孩子做了错事还是要批评、要教育的。请问,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既教育孩子,又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呢?主持:孩子虽然年龄小,也需要得到父母和周围人对他的尊重与信任,如果满足孩子的这种需要,会使他产生欢乐的情绪体验,使他愉快地接受和正确对待父母的教育。怎样既能很好地教育孩子,又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呢?我们看看下面几位家长是怎么做的吧!  相似文献   

19.
在孩子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最亲密的莫过于他们和父母亲的关系(亲子关系)。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在同样的社会条件下,父母双亲对子女的教养态度不同,会引起孩子们个性发展上的显著差异。双亲的教养态度可概括为溺爱型,民主型,严厉型等多种。其中民主型的父母对子女采取爱而不宠,严格而又民主的态度,所以其子女较多表现出独立、直爽、亲切、善社交,情绪安定,有一定领导能力等优良的心理特征。可见,这是一种良好的亲子关系。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会产生良好的影响。要建立这种良好的亲子关系,首先就要尊重孩子。孩子年纪虽小,但都有着自尊心和上进心。尊重孩子就是尊重孩子的人格,维护他们的自尊心,珍惜他们的上进心。例如,薇薇刚回到家,看见桌上放着一只  相似文献   

20.
明智的父母     
明智的父母不是给予孩子所需要的一切,而是教育他们懂得他们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愿望。明智的父母不是力图为孩子创造幸福,而是教育他们幸福取决于个人的努力。明智的父母不是给孩子提供机会,而教育他们如何寻找,创造和利用机会。明智的父母不是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使他们的生活幸福,而是教育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良好的条件。明智的父母不是要求孩子超越他人,而是教孩子超越自我。明智的父母不是要孩子坚持自己的所有想法,而是告诉他们,自己的想法不总是绝对真理,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应该谨慎,应考虑别人的感受。明智的父母不是代替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