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 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父母对于孩子的普遍心理,“高学历、好工作”是每一个父母希望孩子达到的目标。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大多数父母都对于孩子抱有较高的期望。由于父母们对于孩子期望值较高,导致了以下情况的发生:成绩好一点的孩子家长希望他们能够考进外国语学校、重点中学;成绩一般和较差的孩子家长也希望他们能够把成绩提高,从而考入较好的中学;还有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具备专长,所谓“艺多不压身”。在现在的学校教育无法满足所有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下,父母们就想方设法为孩子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学习知识提高成绩和培养技能。  相似文献   

2.
萧于 《家教指南》2006,(8):12-15
记者:现在,为啥生活条件越好,孩子越难教? 王晓春:过去,每家的生活条件都不富裕,一家教几个孩子,好像都没有现在一家教一个孩子难。很多家长都问我:“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难管?我们小时候可没让父母费过这么大的劲儿。”的确,在生活困难的时候,人生必备的许多优秀品质,相对更容易自然而然地形成,因为,那时有一个非常好的教育情境——“孩子和家长共同谋生”。  相似文献   

3.
父母与孩子互不理解、难以沟通;孩子反感父母,不尊重父母;父母对孩子无计可施,觉得孩子太难管。凡此种种,主要原因是家长不懂家教艺术,步入了家教误区。补偿心理:有的家长认为,现在条件好了,我们应该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让孩子受最好的教育。在生活上孩子要什么有什么,学习也安排的满满  相似文献   

4.
现在,大人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把子女的教育作为家庭的头等大事,往往不惜代价。于是,给孩子请家教就迅速升温,并越来越热。那么,在同学、家长和老师的眼里,家教这个“宝葫芦”到底灵不灵呢?家长:请总比不请好家长张蕾:我家要是例外,岂不是对不起儿子?请总比不请好,不请不放心啊!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条件,是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心愿。家长卢立:家教,挺好的。请了一段时间的家教后,孩子成绩有进步。现在学校里竞争那么激烈,做家长的只能设法让孩子不落后。家长王小伟:虽然知道孩子的课业负担已经很重,也不希望孩子太…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 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父母对于孩子的普遍心理,“高学历、好工作”是每一个父母希望孩子达到的目标。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大多数父母都对于孩子抱有较高的期望。由于父母们对于孩子期望值较高,导致了以下情况的发生:成绩好一点的孩子家长希望他们能够考进外国语学校、重点中学,  相似文献   

6.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孩子与以前不一样,他们的观念不一样,他们的行为不一样,家长说,孩子难管,不管不行,管了还是不行,老师说,现在的孩子难管,关键是父母管教不严,太宠。没有一位家长说是自己的不对,没有一位老师会说也有我的一份责任。  相似文献   

7.
我和丈夫在没有什么思想准备的时候,孩子出生了;我们在没有懂得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父母的时候,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晃,我们的孩子已经几岁了。这时,我们忽然发觉自己作为父母是多么的不称职。也就因为这样,我们错过了教育孩子的启蒙佳期,当我们开始抱怨孩子如何呆滞、蠢笨的时候,难道作为父母的我们就没有责任吗?为了补上做一个合格父母这一课,我和丈夫开始阅读大量关于如何做父母的书,以及后来读到的如获至宝的《家教博览》。现在我期期都要读,而且还把有助于孩子成长和成才的好文、好句、好…  相似文献   

8.
许多为父母者在自己的成长年代因为没有好的生活与学习条件,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留下了很多遗憾。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总想将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于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设法送孩子到城里去上学,想让孩子享受与城市孩子同等的幸福。然而,这些家长果真给了孩子幸福吗?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孩子犯下的错误,父母首先应反省自己。孩子在中学之前有几个重要的教育阶段,作为家长必须帮助孩子很好地进入状态。如果我们舍本求末,过分关注孩子成长的细节,忽略了教育长期性、关键性的特点,会导致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与素养的不平衡发展,自然达不到我们期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本刊编辑部收到许多读者的来信,在信中,读者抒发了自己对教育孩子的一些切身感受,也谈到了在学习、学用我们的《家庭教育》杂志中的体会。哪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地成长、努力成才!但是有一句话说得好:“若要孩子天天向上,父母也要好好学习。”作为新时代的家长,必须认识到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必须以新的家庭教育理念帮助孩子成长成才,而这一切,离不开学习。  相似文献   

11.
9月18日,全国著名家教专家徐国静老师给南京首届新父母学校的父母们进行了一场《好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讲座。讲座结束后,众多的家长带着家教方面的疑问围着徐老师久久不愿离去。对此现象,一位在场的教育专家由衷的感叹:现在许多行业都要求有上岗证,惟独做父母的不需要。每个成年人都有生孩子的权力,但又有多少父母是懂得教育孩子的呢?  相似文献   

12.
正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是不是孩子就自然而然地长得健康有强壮呢?但很多事实告诉我们:不一定。孩子是如何一点一点长大的?运动对成长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运用这剂良药促进宝贝成长?2016年3月27日,北京市妇联携手父母必读育儿传媒特邀北京体育大学教授罗冬梅,举办了"如何通过运动促进孩子生长发育和体质健康"讲座,约100名家长参加了此次活动。罗老师首先向到场的家长分析了运动促进身心健康的机制:幼儿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身边,父母与孩子互不理解、难以沟通的大有人在.孩子反感父母,不尊重父母;父母对孩子无计可施,觉得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懂家教的艺术,走入了种种误区.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政府十分重视孩子的成长,特别是从出生到学龄前,在家带着孩子的父母可以享受到很多的福利,这个福利不只是指经济上的补助,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各种机构给予你很多的信息资源,给孩子提供活动的场所,给家长提供交流的机会以及有很多免费的讲座,帮助你尽可能地了解你的孩子,做一个好父母,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5.
儿童少年成长的好坏,与家庭教育有直接的影响。……要广泛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高搞好家庭教育的自觉性。现在有些家长,对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较多的家长认为家庭管生活,只要给孩子吃好穿好,养得白白胖胖就算尽到了父母的责任;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小时候不懂事,等长  相似文献   

16.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乐观、开朗、好学向上,有着良好的生活态度。那么有着优良品质的孩子又是如何培养的呢?在实现家长的教育愿望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任教师的父母,在对孩子的正面引导和规范他们的行为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其用诸如“理想”、“目标”等空洞的说教来教育幼儿,不如从“小处”着手,从引导孩子的具体行为出发,把孩子的目标具体化,如从一件玩具、一次远足、一个亲吻、一次拥抱等等小事上,引导孩子成长。我们在家庭中尝试摆放“心愿树”,用“心愿上树”这一形象的做法引领孩子成长,收效较好。女儿文文特别喜欢手…  相似文献   

17.
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俊 《湖南教育》2009,(12):62-63
几年前,曾与家长交流“怎样让孩子度过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有家长这样认为:“如果我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那他将来便会拥有一个遗憾的成年,所以要我选择,我宁可现在给他一个不快乐的童年!纵使他现在会很辛苦,甚至会恨我,但等他长大之后他就会明白我们做家长的苦心!”我想这样的想法存在很多父母的心中,哪个父母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相似文献   

18.
家,是孩子享受爱的小屋;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是孩子遇到风雨时的避风港。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领路人,是导航员,是指挥家……一个好的领路人,给孩了一个光明的未来,给孩子一生的财富,是心灵的愉悦,是精神的享受。让我们做一个合格的父母。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9.
赵翔 《家长》2013,(1):36-36
放养孩子,让孩子在自由的空间里成长,说起来容易,可真正做到的家长有几个呢?回想我们小的时候,尽管当时的社会环境绝对称不上完美,但至少父母用不着整天担心我们遭人绑架,我们有机会自己去探索周围的世界,甚至可以玩儿“危险的游戏”。可是,如今的父母全都在收紧对孩子的管束。有太多的意外让家长担心,家长不敢让孩子自己上学,不敢让孩子与陌生人接触,规定孩子放学之后立即回家,每隔一个小时就给孩子打一个电话……  相似文献   

20.
何勤 《中华家教》2013,(Z1):52-53
我们总是被父母用"别人家的孩子"做榜样来教导:要好好学习,要成才,要找好工作……必须承认,在目前这种教育体制下,考试仍然是最公平的上升路径,父母的唠叨,也只是他们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的表现。但"唠叨"终究是要有方式的。有家长奉行"棍棒"政策,有家长喜欢放任自流,有家长把"别人家的孩子"塑造成自己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