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度重视基础学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已成为美国顶尖大学的普遍共识。在本科教育阶段,美国顶尖大学主要采取“全员学术精英教育”、“高年级专业荣誉项目”、“四年制综合荣誉项目”和“本硕学位连读项目”四种选育模式选拔和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形成了多维度的选育结构、多路径的发展通道,以及开放包容的培养环境和制度空间。其相关理念、经验和做法可为我国基础学科和关键技术领域拔尖学生的选拔与培养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时代,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是国家之间竞争的核心,教育部启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已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高校目前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仍在不断探索,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培养模式。文章从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出发,阐述了拔尖创新人才的特征和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历程,并分析了目前国内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最后针对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我国高校今后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人文素质教育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阐述拔尖创新人才内涵和文化素质教育含义的基础上,讨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从拓展知识、促进实践能力和更新思维模式3个方面论述了人文素质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结合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的实践,论述了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拔尖人才培养需求,中心根据自身设备和人员配置优势,建立了斑马鱼创新实验室。阐述了在本科生物拔尖人才实验教学中引入模式生物斑马鱼的可行性,并介绍了该中心利用模式生物实验室开设的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通过在拔尖人才教学中开设这些实验项目,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能力和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学科交叉已成为知识创新、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现代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国民关注的重点。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再适应于现代社会,不足以培养出社会所需的拔尖创新人才,这就需要大学转变人才培养思维,多元探讨新的人才培养资源整合方式。本文主要是从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上分析新时代拔尖人才的培养研究。  相似文献   

6.
美国荣誉项目指的是为优秀本科生提供专门化、个性化的一项教育服务计划。美国开展荣誉项目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为美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拔尖人才,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文章通过介绍美国华盛顿大学荣誉项目的培养目标、选拔制度、课程设置、资源支持等具体实践经验,认为对中国开展的"拔尖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培养理念、管理体制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以此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优化。  相似文献   

7.
在注重精英教育和教育公平的双重背景下,新加坡探索出了一条以中学综合课程为主要形式的集招生、培养与输出为一体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选拔培养新路径。基于新加坡国立大学附属数理中学的考察发现,综合课程的实践策略主要是:招生环节注重通过高竞争甄选具有特色学科天赋的优质新生;培养环节注重运用多模块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卓越能力;输出环节注重搭建深造平台助力拔尖人才持续成长。综合课程的实践特点主要有:课程设计兼顾专与博,聚焦学生特色学科能力培养;全流程“以评促培”,保障学生培养质量;重视“中大衔接”,疏通拔尖人才升学渠道。新加坡国立大学附属数理中学综合课程育人模式,对当前我国深化中学办学模式多样化改革,尤其是基础学科拔尖人才选拔培养模式改革具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8.
谭娟 《文教资料》2020,(9):107-108,98
在当今世界发展格局中,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已经逐渐转化为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开发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日渐凸显,各国对拔尖创新人才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科研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早已达成共识。本文以广西艺术学院经纪人精英班为例,针对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从学生选拔、师资配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多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和国际人才竞争的大格局下,如何培养和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和共同选择。通过介绍中美两国著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剖析其异同,藉此提出有利于我国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对策建议: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强大理论武器,选拔优质生源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实施个性化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拔尖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思维能力,能够创造性地di的解决问题的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全新的教育制度、科学的培养模式,以及优秀的师资队伍、良好的育人氛围和实践机会。而教育体制、考核制度、教学方法以及实践平台等是影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主导,促进教育模式改革,加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力度,确保拔尖创新型教育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1.
浅析开展大学生研究训练(SRT)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红丽  罗淑云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9):244+256-244,256
实践教育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SRT计划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本文介绍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开展SRT计划的组织管理模式与经验,展示了SRT项目的发展历程和丰硕成果,为SRT项目的推广和发展提供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拔尖人才培养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也将其提升到国家重大战略支撑高度。当前,拔尖人才的国际发展趋势已不满足于普遍性的高考选拔人才的模式,如何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出拔尖人才,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对国际社会中流行的拔尖人才概念和四种不同理论模式进行了梳理,对不同国家拔尖人才早期识别和培养的政策与实践进行分类。最后,文章从历史视角整理我国的政策实践,结合我国面临的实际困境与挑战,提出五项拔尖人才早期培养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拔尖计划"从最早被提出到实施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如何评价"拔尖计划"的实施结果,如何站在新的起点让拔尖人才的培养更上一个台阶是所有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对的问题.文章立足南京大学对拔尖学生的培养计划,以物理学院为例对南京大学物理拔尖人才的培养进行了介绍.通过对学生的跟踪研究,发现并总结出"拔尖计划"在培养拔尖人才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建议.同时,文章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对"拔尖计划"人才的评价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对"拔尖计划"阶段性的总结以及今后"拔尖计划"的实施和改进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国际人才竞争的焦点,也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举措.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科学的培养模式,建立能够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长效机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要求,也是我国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现实的迫切需要.因此,研究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与培养模式,对于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政策作为拔尖人才教育的环境要素,对拔尖人才培养具有支撑作用。以1977—2022年的144份政策文本为分析对象,将我国拔尖人才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划分为探索和起步、渐进扩展、反思更迭和理性创新4个阶段,采用政策文献量化分析方法,从基本事实和价值两个层面探究我国拔尖人才教育政策的演进脉络和方向。基于研究结果,建议着力提升对拔尖人才教育的政策关注度,构建多主体协同参与的拔尖人才教育格局,加强对我国拔尖人才教育本土化经验的研究,凝练具有中国特色的方案和模式,并厘清拔尖人才教育政策的定位,强化政策协同。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哈佛大学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指出哈佛大学严谨与灵活并重的遴选方式、广度与深度并举的学业方案、宽松与严格并存的评价体制、合作与竞争同在的集群建设,造就了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国际竞争对拔尖创新人才迫切需求的背景下,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亟待进行。北航高等工程学院博士生班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理念,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尝试与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从生源输入严把质量关,培养过程强调课程建设、资助服务与组织氛围的协调统一,并通过学生输出过程形成及时反馈。  相似文献   

18.
荣誉学院:美国高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齐拔尖创新人才已日益成为一种国家战略.美国高校荣誉学生培养模式即荣誉教育的开展由来已久,这是在大众化教育时代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形式,为美国科技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提供了大量的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优秀拔尖人才.因此借鉴美国荣誉教育的经验,将为我国大学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培养拔尖人才已成为我国人才战略的重要组织部分,在此背景下,很多高校都已开始实施"拔尖人才培养试验计划"。高校拔尖人才培养中的学生具有学业负担重、境内外交流学习频繁、奖助学金多、精神压力大等新特点,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从辅导员、学生、学校三个层面重新构建辅导员与学生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北京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项目的开展情况,从人才培养的目标、项目的实施和项目的成效等3个方面对近六年来北京大学拔尖学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以探索本科拔尖人才培养规律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