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日、韩等国检察官指挥监督机制是制约型监督和督察型监督相结合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刑罚执行监督模式,以此为蓝本,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刑罚执行检察监督机制,是克服我国现行刑罚执行"事后型监督模式"存在监督乏力的弊病,强化和完善我国刑罚执行检察监督权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刑罚变更执行监督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检察机关对刑罚变更执行活动进行同步监督,就是要对刑罚变更的实体和程序进行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的全过程监督,这是检察监督的应然结论。近年来,地方各级检察机关纷纷开展刑罚变更执行同步监督工作,在取得较好成效的同时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如立法和司法不完善、制度机制不健全、检察机关自身建设不到位等。因此,要有效开展刑罚变更执行同步监督工作,还需要完善同步监督的立法和司法,健全刑罚执行的同步监督机制,健全暂予监外执行的同步监督机制,强化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效力机制,加强检察机关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3.
财产刑是一种以剥夺犯罪分子的财产利益为内容的刑罚方法。其在我国的刑罚体系中为附加刑。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得在财产刑实际执行中存有大量的问题,让财产刑刑罚功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本文以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为基础,对财产刑的概念进行分析,比较全面论述目前我国的财产刑执行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对我国财产刑执行工作的完善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4.
服刑罪犯财产刑履行直接关系到罪犯刑罚的变更和司法机关的公平公正。刑事判决中财产刑和财产性义务判处的瑕疵、刑事判决判项中未明确的财产性义务的履行、考量罪犯财产刑履行中存在的错误倾向等问题是刑罚变更执行中的具体问题,涉及法律认识、刑罚功能、处遇均衡等多个层面,以实证角度探讨制约服刑罪犯财产刑执行难的困境,有利于系统地从制度层面构建完善的刑罚执行及其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5.
为了强化对强制医疗执行的监督,修改后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将该项职责赋予了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权力制约理论、权利救济理论和监所检察理论是强制医疗执行检察监督的法理基础。监所检察部门应重点加强对强制医疗交付、执行和解除的检察监督,以派驻检察或巡回检察、同步执行监督、提出纠正意见和检察建议为途径开展该项工作,并通过制定专门法规、构建协作机制、强化能力建设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没收财产刑中的"财产"含义,应当从财产性权利、没收财产刑的刑事责任与财产刑的协调统一等几方面来界定。没收财产刑的具体执行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即没收财产刑的执行率较低、执行程序不完善、执行监督不完善等问题。没收财产刑的改革思路包括完善执行程序的法律规范、建立没收财产刑的强制措施、完善没收财产刑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7.
社区矫正是一种以公安机关为执法主体、司法行政部门(司法所)为工作主体的刑事执法活动。根据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刑罚执行活动享有检察监督权。因此,人民检察院可以通过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书和职务犯罪的立案侦察权等来实现对社区矫正的检察监督。  相似文献   

8.
缓刑的检察监督是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对缓刑整个适用过程是否合法的监督。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在缓刑执行中检察监督缺位的原因,来提出如何完善缓刑执行过程中的检察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9.
社区矫正缘起于英国,盛行于欧美国家。我国近年来也开始探索社区矫正并开始试点,作为一种非监禁化的刑罚执行方法,它也应该受到人民检察院的检察监督。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主要内容在于社区矫正措施和程序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0.
刑罚变更执行是刑事执行活动过程中的特殊情形,体现了刑法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刑事变更执行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刑事判决的落实和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影响到整个司法文明进步的程度。本文主要从刑罚变更执行同步监督的概述、目前刑罚变更执行同步监督的现状、刑罚变更执行同步监督的完善三个方面对刑罚变更同步监督制度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1.
在司法实践中,大量的财产刑判决难以得到有效的执行,主要表现为空判率高,执结率低。这严重影响了财产刑遏制和预防犯罪目的的实现。财产刑的执行难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造成执行难有立法、司法、执法和人文等方面的原因,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根治这一顽症。  相似文献   

12.
化学平衡状态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就是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即化学反应的限度。  相似文献   

13.
暂予监外执行是我国刑罚执行的一种变通办法,但在执行中由于法律法规不明确甚至相互抵触,导致司法实践不一致,引发徇私枉法等违法犯罪行为,也给检察机关的监督带来困难.该文通过分析当前暂予监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对监外执行制度检察监督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刑罚执行谦抑是刑法谦抑理念在刑罚执行环节的具体化,其基本要求是在刑罚执行中要以刑法的谦卑退让为基本立场,尽可能宽和、人道地执行刑罚,以实现行刑的公正、人道和经济。针对我国刑罚执行实践中,存在的轻缓刑罚执行不力、效果不佳,行刑奖励制度适用不当、运作不良,监禁刑所占比重过大,行刑成本高、效益低,重惩罚、轻矫正、行刑教育化水平低,行刑封闭、社会化程度低等诸多违背刑法谦抑要求的问题,我们应当从理念养成和制度完善两个方面着手,促成刑法谦抑在刑罚执行环节的落实与遵行。  相似文献   

15.
行刑是刑事司法的最后一个阶段,其效果直接关乎刑罚目的的实现。我国当前行刑主体多元化的制度构造不仅背离了刑事司法机关诉讼分权的要求,而且也不利于公安机关、看守所以及法院集中有限的资源专司其职,并容易造成部分刑罚的执行流于形式,行刑效果难以最大化和统一化。有必要对行刑主体进行一体化改革,促进行刑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相似文献   

16.
韦春艳 《云南电大学报》2009,11(1):50-52,59
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是政策执行过程的一个环节。由于监督的不完善,政策方案在执行过程中走形变样,直接影响到了政策目标的实现。面对监督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将通过健全监督主体,约束监督客体,建立监督机制和完善法律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教育行政处罚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清除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障碍的关键举措。以1998-2020年75个涉及教育行政处罚的司法案例作为样本,通过分析教育行政处罚决定书、裁判依据和判决结果的相关数据,发现教育行政处罚实践存在专门规章适用率不高、非法定违法情形普遍、执法行为规范化不足和司法对行政监督乏力等特征,凸显了当前教育行政处罚制度在规范体系、违法情形、处罚程序和处罚实施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当前,深化教育行政处罚制度改革,应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通过为契机,以实践困境与诉求为出发点,尽快启动《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的全面修改,进一步增强规范体系的系统性,扩大违法情形的覆盖面,推进处罚程序的法治化和提升处罚实施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刑法>第37条是完全"非刑罚处理"的看法是不确切的.第37条的前提是对犯罪分子免除了刑事罚处罚,但不论处刑还是免刑,从程序上讲,都是刑事诉讼后的判决结果,因而伴随这种判决的其它处理方法都是附属的.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恐怖主义犯罪呈现出四个新动向,根据这些新动向及现行刑事法律对恐怖主义犯罪惩治的不足,提出了新疆防控恐怖主义犯罪的几点建议:首先在刑法中明确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罪名;其次规定恐怖主义犯罪的特殊减刑或免刑事由,以便强化瓦解恐怖主义犯罪组织和团伙的力度;最后提出对恐怖主义犯罪罪犯的刑事处罚应当增设没收财产刑和罚金刑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在我国法院的审判实践中,罚金刑的适用存在一系列问题,拟对此进行分析、探讨,并结合审判实践提出规范罚金刑适用的几个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