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学校体育》2006,(11):38-38
[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栏目将于2007年开设“教改论坛”,对如下一些使人感到困惑的问题开展研讨(原则上半年讨论前6个问题):1.关于运动技能教学与促进学生健康的关系问题问题的提出:有人说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是“技术与健康之争”;而有人则不同意这种说法。2.关于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问题问题的提出:有人把学生学习体育比喻成顾客到商店去购物,把学生当成是“顾客”,是“上帝”;而有人认为这种比喻是不正确的。3.关于技术教学的系统性与规范性问题问题的提出:有人说技术教学不需要讲求系统性、完整性、规范性;而有人则说非常需要…  相似文献   

2.
行文之前,先说说选才事宜。受伟大领袖“人定胜天”豪情的影响,笔者的教学理念太过理想化,太过强调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有每个棋童都能成才的激情。事实上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3.
让学生拥有自由的学习空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超市是一种开放的购物形式,是把顾客放在一个主体的地位,可以任意挑选自己需要或喜欢的商品”。在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仿把“超市”的这种经营理念引进体育教学中。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超市”中主动参与、独立思考、锐意创新,从中“发现自我”,扬起理想的风帆呢?一、建构良好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思维我们大家都知道少年儿童的典型心理特点是“好奇”心理非常强烈,但当愿望已经满足,就会很快产生“心理上的饱和现象”。因此,我们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尽可能创设各种教学环境,来激发学生的“自主行为”,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  相似文献   

4.
陈煌 《体育师友》2013,(6):11-12
体育有效教学是一整套为促使学生学练,突出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策略。体育教学的“效”,最终要落实到学生身上,要让学生在体育文化知识、体育能力、心理素质诸方面习得进步,增进学生健康。教师的“教”就是为了学生的“学”,只有体育教师把学生当成学习活动的主体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定教,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身体心理素质,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理念下,武术教学遵循“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体育教学理念,并且在中学已得到了一定普及,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校现行的武术教学在中学校园中开展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受重视程度不高,师资力量匮乏,开设武术课课时不多,教学内容缺乏层次性、方法单一等问题,以及学生、家长及社会对武术运动及武术教学的认识有失偏颇。本文就中学武术教学的特点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对策,为提高中学武术教学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可行性与参考性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偶有当一把“上帝”的感觉,毕竟很多服务行业喊出了“顾客就是上帝”的口号。当然你或许也曾遇到过尴尬之事,像连续拦下四五辆“面的”,就是没有一位司机愿意载你上路,害得你不得不坐上“夏利”,多掏出一些人民币。  相似文献   

7.
论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代体育教学中,没有比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更重要的任务了。21世纪中后期,在体育教学中提出“重在培养学生三基、能力和四会要求”。21世纪,在体育教学中应要求:通过学习各种体育技能,最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换句话说,在体育教学中师生共同营造一个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平台,通过学习,掌握体育技能,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应把体育技能当成载体,这样在选择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时,才能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任务置于首位。检查教师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不仅要看学生完成体育教材的情况,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肖国良 《体育科研》2000,21(3):44-45
目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重教师“教法”,轻学生“学法”问题。时教学概念理解的偏颇、不能把握“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知识结构的影响是造成重“教”轻“学”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建议,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9.
国之兴旺 ,教育为本 ,高校的体育教学 ,必须把素质教育作为主旋律 ,改革教法 ,提高教学及育人质量。1 “巴特莱法则”“巴特莱法则”是英国社会经济学家巴特莱发现的一个规律 :2 0 %的顾客占据 80 %商品销售额。“法则”揭示了“重要少数”与“琐碎多数”之间的辩证关系。利用“巴莱法则”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 ,找出重要的少数和每个教材的关键技术、动作难点 ,让师生用 80 %的精力掌握占全部教学内容 2 0 %的重点、难点 ,在教学中注重教师的“导法”和学生的“学法” ,“讲”是为了达到“不讲” ,“教”是为了达到“不教” ,教师引导学生寻…  相似文献   

10.
上帝的声音     
服务行业中有一句经典的语录“顾客就是上帝”,套用这个逻辑,那些在市场中挣扎求生的媒介似乎应该高喊“读者就是上帝”。但是上帝总是喜怒无常、难以捉  相似文献   

11.
学校体育中的特长生培养和全体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一直是体育教学工作者的思考的交聚点,本文认为,无论是以培养尖子性质的体育特长生为主或者是增强全体学生的体育意识为主,都有失偏颇,努力寻找两者的和谐结合点,才是我们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健康第一”是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当前对于在这一指导思想下的运动技能教学问题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看法与观点,比如“运动技术教学是否因此而削弱”、“在这种背景下技能教学如何有效进行”。观念上的偏颇直接导致了对田径技术教学的轻视与忽略。笔者认为,中学田径应重视运动技术教学,促进学生对田径运动知识与技能有效的掌握和运用,奠定良好的终身体育基础。  相似文献   

13.
凡是当过教师的人恐怕都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小错误不断大错误不犯,把犯错误当成家常便饭。教育这样的学生不妨反其道而行之,用武侠小说中的一句话:“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相似文献   

14.
<正>谨防体育中考走偏,拒绝“应试”导向在对体育中考现存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后,杨扬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提高思想认识,发挥好体育中考的导向作用。转变学生“为成绩才运动、为考试才锻炼”的观念;转变体育教师把体育课堂当成体育中考的“练兵场、训练场”的教学现象;引导家长理性认识体育中考,真正认识到强健体魄和健全人格比分数更重要。  相似文献   

15.
自从新课程颁布到实施以来,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大家是争论不休,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问题,是不是就是让学生自由地选择活动项目,就象在超市里买东西那样?学生就是“顾客”就是“上帝”?老师就应该必恭必敬,充分满足学生的各种要求?就我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几年实施下来  相似文献   

16.
中学体育课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层“分层”是实施“分层异步达标”教学的前提,学生的分层要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原则,进行科学的分层。“分层”包括学生分层、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作业练习和考评的分层。只有把“分层”的思想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才能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做到因材施教。1)、在班级、团体教学中,根据学生  相似文献   

17.
《新体育》2009,(3):68-68
运动员与观众的关系,华南师大体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体育社会学家卢元镇用“顾客和售货员”来做比喻。“就像‘顾客就是上帝’一样,顾客说难听话,不想买哪样东西都是他的自由,售货员只能听着,顾客朝你竖中指,你要不怕丢饭碗,就试着比划回去。”卢元镇说。  相似文献   

18.
[案例背景]新课标下对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有许多时髦的提法:有人认为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有人认为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有的甚至将师生关系定位为利益关系,即学生是“上帝”,教师是“店小二”,其实,这是对“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的片面理解  相似文献   

19.
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实施体育教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体育教学创新内涵的具体分析,提出了“把学生的健康(心理、生理、社会适应能力)作为首要位置”作为体育教学创新的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作为体育教学创新的主要内容;“把良好的教风、学风和宽松融洽民主的教学氛围”作为体育教学创新的教学环境,以及围绕体育教学创新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等。  相似文献   

20.
“和乐体育”是在借鉴孔子关于“和为贵”和“乐学”思想的基础上,以学生“乐学”为手段,以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为重点,以养成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为方向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观念上转移了教学重心,在教材体系上转移了教学重点,在教学方法上让学生“下水游泳”,教学结构机动灵活,不拘一格,在教学组织方面突出民主化、快乐化。在教学实施中,把创建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放在首位,提倡把音乐、舞蹈带进课堂,注重发展学生的一技之长,使学生掌握1~3种以上健身项目和锻炼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