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大理市7个自然村14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作为研究样本,在分析大理市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特征的基础上,就劳动力转移对大理市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大理市农业生产没有太大的影响,但若转移人口超过临界点,势必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效应较突出,但就对农村生活而言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为此提出通过合理转移农村劳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和促进农业生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石家庄市周围地区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层次较低,外出具有稳定性、周期性,有组织外出比例较低,流动半径小。劳动力外出动园在于对外出预期收益与流动成本对比做出的理性选择。应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3.
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福建农村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流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重点讨论了妇女外出流动与教育状况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影响其外出打工的诸因素中教育状况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较高的文化程度有助于增加女劳动力的外出打工机会。  相似文献   

4.
目前,各行各业中的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能力虽呈现出逐步上升趋势,但由于许多外出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受教育程度、劳动技能、传统就业观念和意识等自身因素的限制以及缺乏必要的外出就业保障等因素的影响,就业前景并不乐观.试图从我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等几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外出就业。本文首先对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已知数据,建立了向量自回归模型来模拟和预测2010-2012年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就业人数,精度为92.15%。最后,就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寄宿制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调查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思想状况和性格特征,得出结论;我国现阶段农村寄宿制学校可以减少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产生的不利影响。建议在父母外出务工较多地区尽可能地实行学校“寄宿制”,学校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行动上切实做到关注“留守儿童”,同时要家校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在岩溶山区,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差、回流率高,富余劳动力大多以一般流动为主,实现有效转移的较少。结合岩溶山区的实际,利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提出了提高岩溶山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率,降低外出劳动力的回流率等相关措施,从而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有效转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世界银行的数据,运用MLogit模型,研究农村劳动力务工迁移区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农民工倾向于选择"县外市内"及更远的区域务工;较大的家庭土地规模会显著抑制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和城市融入;同村外出务工经商人数对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此,应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投入、健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展其城市社会资本,以推动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和市民化进程,提高我国的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基于世界银行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Ordered Logit模型,实证检验了健康人力资本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迁移区域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迁移区域的选择,是农民工“健康自选择”、企业选择,以及劳动力市场选择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发现,农民工健康状况越好,则意味着人力资本存量越大,外出务工时越会受到企业的“青睐”,越有益于其迁移至较远区域无务工,以获得较高收入.应以加大对农村居民健康人力资本的投资为主线,提高农村地区潜在剩余劳动力的健康素养,增强其外出务工的竞争力,进而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村贫困问题是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而分析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影响,对回答好按期实现脱贫目标这一命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方面,贫困脆弱性方法能够对贫困人口脱贫与非贫困人口返贫共同进行描述,克服了传统研究方法中只关注当期收入(消费)贫困问题的缺点;另一方面,研究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家庭的影响能够帮助扶贫工作更好地借助农村人口的内生动力,提高扶贫的效率。为了控制劳动力禀赋差异导致的误判,研究中利用了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倍差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贫困线标准下(1美元、1.25美元和2美元),劳动力外出都能显著降低家庭的贫困脆弱性,该结论对于暂时性贫困人群、慢性贫困人群和全体样本都成立,具有稳健性。为了更好地帮助农村家庭持久脱贫,充分利用农村人口脱贫的内生动力,党和政府应该将有序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动作为扶贫规划的重要内容,积极为农村劳动力提高人力资本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为外出务工劳动力提供适宜的社会保障服务,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繁荣。  相似文献   

11.
有关农村维吾尔富余劳动力的诸多研究探讨其原因时,虽然把人多地少、农民负担重、文化水平低、语言交际能力低等看做主要原因,但一直忽略我国长期以来推行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本文在农民转移外出就业的理性选择为起点,将探讨“城乡二元结构”所导致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同时,关注维吾尔农村社会转型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流动是由于产业间收入的差异的刺激而造成劳动者对高收入的向往和行为取向,与农村劳动力的剩余状况没有直接关联;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由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一部分劳动者被排挤出劳动岗位成为闲置的劳动者需要转移到其他行业;对此理论和实践都足以证明两者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澄清两者关系的目的在于引起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的高度重视,而不能被自发形成的农工潮现象所迷惑,从而切实制定相应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  相似文献   

13.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教育有着深刻的联系,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继续转移仍然面临种种教育问题与障碍,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应当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政策导向与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4.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下,乡村的产业获得了发展,特别是一些经济状况好的农村,农村主要劳动力出现了从城镇向乡村回流的现象,但乡村小学“空心化”依旧没有改观,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薄弱环节依然在乡村。乡村小学存在严重的生源危机,师资落后,农村教育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规范乡村生源向城市流动的程序、健全的农村教育体系、构建健康的教师流动体制是乡村教育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安徽省怀宁县洪铺镇黄山村实地调研得出相关数据,了解黄山村村庄空心化现状,并通过数据定量分析出其自改革开放以来村庄空心化演化过程中的主导因素.研究发现村庄空心化率与村庄户均人口数负显著相关,与常年在外劳动力人数、村人均收入、宅化率、人居宅基地面积、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显著正相关.基于实证分析,针对欠发达地区村庄空心化现状,从搞好村庄规划、完善土地利用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统筹城乡发展视角四个方面提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需要通过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是实现转移的保证,可围绕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开展富有实效的、多样化的教育及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17.
城市中,农村流动劳动力的涌入,为城市发展带来活力的同时,自身生活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社会资本理论的提出,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社会资本作为成人教育固有功能,为农村流动劳动力身心健康发展,较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和城市和谐发展有着重耍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资源相对匮乏,农村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率低,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从我国农业稳定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入手,在分别对耕地、水、劳动力这三大农村资源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农村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战略性调整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9.
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关系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改革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思路,是农村职业教育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创新思路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