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当人们展望我国人口控制的未来时,总不免为目前提倡的“一对夫妻一个孩”的控制方法所展示的前景感到乐观,似乎认为:在今后的若干年内,只要严格执行“一对夫妻一个孩”(以下简称“一孩制”)的控制方法,就可以因为人口密度的大幅度降低而使生产力迅速发展,从而使物质文化生活得到充分的保证,国家强大安宁,人民生活幸福。笔者认为:在我国的特定情况下,如果盲目地推行“一孩制”,那就有可能在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同时,给我们带来麻烦。在叙述可能由于“一孩制”带来的麻烦之前,我们有必要作一些基本的假定: 假定:(一)从现在起我国在近一百年内完全实行“一孩制”。(二)近一百年内  相似文献   

2.
社会文摘     
中国文盲还有1.45亿1998年9月8日,第三届“中华扫盲奖”颁奖大会在京召开。这一天也是“世界扫盲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扫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1990年以来,全国共扫除文盲3793万人。据国家统计局1990年和1995年的调查统计,15岁以上的人口中文盲数量由1.8亿降到1.45亿,文盲率由22.3%降到16.5%,其中15岁至45岁的青壮年文盲由6100万降到3700万,青壮年交盲率由10.38%降到6.14%。目前,全国已有16个省市的青壮年文盲率低于  相似文献   

3.
人口老化在大多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里,低人口出生率及长寿命正在增加老年人所占的比例。一些欧洲国家当前出生率的趋势可能很快会使总人口及处于工作年龄人口的数量下降,这就加剧了为老年人筹集养老金、医疗保健等福利经费的问题。人口出生率在大多OECD国家里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呈急转直下的趋势,并且现在已经低于维持人口平衡所需的水平。到下个世纪,由于那些在战后人口出生高峰时期(20世纪40年代初期到60年代中期)出生的人开始进入老年,低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将会进一步扩大。其结果将会导致许多国家65岁以上人口所占的比率在20~30年内显著增长。从整个OECD范围来看,预计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将由目前的12%急剧上升到2040年(预计最高年份)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我国少数民族人口6,700万,仅占全国人口的6.7%;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面积十分辽阔,占全国总面积的60%左右。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主要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云南省(少数民族分布区几乎遍及全省)、贵州省(占50%)、青海省(占50%),甘肃省(占50%),四川省(占56%),共有10个省区。此外,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北、湖南、广东等省都有较大的少数民族分布区。自解放后实行少数民族地区自治以来,全国共设立了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72个自治县。民族自治地区人口(包括汉族)约占全国人口的12%。  相似文献   

5.
我国粮食供求的区域特征及未来形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生产问题非常重要。长期以来中国以较高的粮食自给率水平满足国内粮食需求,粮食安全状况逐步改善。但是,自2000年以来,粮食总产量出现连续4年减产,而且2003年降到4.3亿吨以下,使得这几年全国粮食当年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劳动力市场现状简述跨入新世纪后,我国劳动力市场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一方面,人口总量和结构的变化使我国在新世纪将面对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数量最高峰、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最高峰;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高新技术的引入使传统产业的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却不断下降。2002年年底全国总人口为12.85亿,就业人数为7.4亿人。虽然目前我国生育水平已经降到更替水平以下,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过大,年龄构成轻,人口惯性增长特点十分显著,人口增长态势和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国内各种人口预测表明,下世纪30-40年代我国人口将达到…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组令人警醒、发人深思的数据:目前,我国人口平均患龋率约40%,牙周病发病率达70%~90%,错(牙合)发病率为49%。可以说,几乎没有人终生不得牙病或不需要修复缺牙的。而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每五万人口中只有一个口腔科医生,为发达国家的1/25~1/60。现今我国人均有龋齿2.5个,即使全国  相似文献   

8.
到2000年,我国粮食生产必须在现在的基础上再增1000亿斤,否则将难以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需要。怎么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这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改良化肥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尿素是我国化肥的一个主要品种。但是,我国施用的尿素,其氮素利用率只有35%-40%  相似文献   

9.
我国人口的数量、结构、素质与分布状况,是我们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一项重要依据。及时研究、分析和预测我国人口发展的状态、趋势、问题以及提出和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对于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现状与问题我国人口发展的基本形态,是由当前我国人口现状结构方面的一些显著特点所决定的,这些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增长速度快。解放37年以来,全国共出生人口6.61亿,平均每年出生1800万左右,年均生育率高达27‰,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也达到18.5‰左右,远远超出一般国家和地区同期人口增长的水平。 2.人口基数大。 1986年底,我国共有人口10.6亿,比1985年增  相似文献   

10.
粮食问题是世界经济发展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到下个世纪,在我们这个星球的可种植的土地上生产的食物,能否养活还将继续增涨的人口?能否经得住人口增涨的压力?李庆曾的文章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较为乐观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我国能源的构成状况决定了长期以来一直把煤碳作为主要能源,煤碳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约占了40%以上。长期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对我国的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资料显示,90%的SO2、70%的TSP、60%的NOx、85%的CO2均来自于煤炭燃烧。面对改善环境的压力,我国正在规划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计划到2010年使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比重降到60%以下,天然气的比重上升到8%左右,其中增加的清洁燃料部分将主要用于大型、特大型  相似文献   

12.
未来的社会     
世界未来学会对今后25年世界及美国社会领域一些方面的发展前景预测如下: (1)到200d年,一般的汽车几乎全部是用塑料制成的,平均使用寿命为22年。 (2)如今受世人羡慕的日本经济在90年代将处于动荡和衰落时期。 (3)到2005年,绝大多数成年人将每周工作32小时。在他们不工作的时候,许多人在为其第二职业做准备。成年人一周的工作时间在缩短,而学生一周在校学习的时间则将延长。 (4)到2000年,世界上52%的人将居住在都市中心。到21世纪末居住在市中心的人则可能剧增到90%。 (5)今后几年内极可能发生世界经济崩溃,对此毫无准备的人有可能对一场自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危机束手无策。 (6)美国国家航空与航天局计划在今后20年内建立一个月球基地,这是一个由来自所有国  相似文献   

13.
《预测》1983,(1)
日本经济审议会去年发表《对公元2000年世界经济的展望》,主要内容如下: 日本:实际经济增长率(年率)1970至1979年平均为5.2%;1980至2000年预计平均4%。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将从目前的10%增至12%(2000年)。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将翻一番,即从目前的10600美元增至21200美元(2000年)。美国:实际增长率(年率)1970至1979年平均为3.1%;1980至2000年预计平均将降为2.5%。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将从目前的22%降至20%。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1980  相似文献   

14.
陈梦熊 《资源科学》1990,12(6):29-35
一、前言 现代城市的主要特点是:人口高度集中;工矿业高度集中。因此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自然资源条件,如农业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及水资源,其中尤以水资源最为重要。 自本世纪以来,由于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长。20年代全球城市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0%,到50年代增加到28%,而80年代已增到41%。据预测2000年,城市人口将达50%。而发达国家,如美国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4%,苏联占65%。我国基本上还是一个农业国家,城市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0%左右。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大基数的人口密度曾经一度阻碍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自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制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政策后,近30年来我国人口数量相对保持稳定,但是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却在悄然转变,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下面我们将浅析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地球人口突破70亿大关法国国家人口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地球人口自1800年以来已经增长7倍,现在已经突破70亿大关。估计到下世纪初,地球人口能够稳定在90亿到100亿左右。该研究报告指出,1999年地球人口超过60亿,而2011年这个数字已经超过70亿,在短短十多年内地球人口增加了10亿。虽然目前地球人口增长幅度逐渐趋缓,但趋缓的程度十分有限,据估计,2025年时地球人口将达到80亿  相似文献   

17.
1994年我国通货膨胀率高达20%以上,1995年虽有所回落,但很难降到预定的15%以下水平。这次涨幅高、持续久、范围广的通货膨胀已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对此,采取一系列有效遏制通货嘭帐的积极举措已是我国政府的当务之急,而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世界科学界公认,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成功地抑制了人口急速增长.总和生育率(平均妇女生育数)从6.0降到1.8左右,已经15年低于更替水平.年出生人口从2880万( 1965 - 1970)降至1600万( 2008),自然增长率由2.6%减至0.5%.只要再坚持一段低生育政策,25年后中国人口可望稳定在15亿左右,接近零增长.一百年来中外政治家和知识界担忧的"中国人口大爆炸"的引信已被拆除.这是中华民族千秋史上的重大转折,科学理性的伟大胜利,为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极大提高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信心[1].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和各国人口学界都认为:"中国通过计划生育成功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趋势,实现了社会人口转型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两大奇迹,为世界发展积累宝贵知识和经验[2]."西方少数人对中国人口政策的警言恶语也已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19.
人口达到60亿世界人口增长率仍在上升,除少数国家增长率下降以外,大部分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得较快。二十世纪上半叶世界总人口平均每年增加1,800万,到七十年代已高达每年增加7,700万,为原来增长速度的3倍以上。今天的世界总人口为45亿左右。据联合国专家预计,到2000年世界总人口约为60亿;中国如能把人口增长率控制在1%以下,到2000年人口约为12亿。美国专家最近预测,在1980-2000年这段期间,世界总人口为45-60亿,人口的年增长率为1.5%±0.3%,比七十年代早期的人口增长率下降2%左右。世界人口的增长率在今后20年里,处在空前下降时  相似文献   

20.
通过2006~2010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对我国2006~2010年48种外科学类期刊自引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6~2010年48种外科学类期刊自引率[用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表示]分别为0.06(0.01 ~0.49),0.05(0.01 ~0.44),0.065(0.01 ~0.43),0.06(0.02 ~0.42),0.06(0.02 ~0.39),各年度自引率无显著性差异(x2=1.367,P=0.850).以自引率≥0.2为过度自引,2006~ 2010年过度自引的期刊分别为4种(8.3%)、4种(8.3%)5种(10.4%)、5种(10.4%)、5种(10.4%).2009、2010年影响因子排名前十名的期刊自引率明显高于其余38种期刊[0.11(0.04 ~0.40)vs.0.06(0.02~0.42),Z=-2.103,P =0.035;0.09(0.05 ~0.28) vs.0.06(0.02~0.39),Z=-2.254,P =0.012]. 2006、2007、2010年总被引频次排名前十名的期刊自引率均明显高于其余38种期刊[0.085(0.05~0.49) vs.0.065(0.01 ~ 0.29),Z=-2.206,P=0.027;0.07(0.05 ~0.44) vs.0.05(0.01 ~0.32),Z=-2.221,P=0.026;0.10(0.04 ~0.26) vs.0.06(0.02~0.39),Z=-2.052,P=0.040].2006~2010年48种外科学类期刊的自引率与影响因子呈正相关(r=0.547,P=0.000;r =0.562,P=0.000;r =0.510,P=0.000;r=0.458,P=0.001;r=0.489,P=0.000),自引率与总被引频次呈正相关(r=0.524,P=0.000;r =0.562,P=0.000;r =0.399,P=0.005;r =0.357,P=0.013;r=0.335,P=0.020).由此得出结论,2006~2010年48种外科学类期刊自引率参差不齐,差别较大,少数期刊存在过度自引现象;2006~2010年48种外科学类期刊自引率与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