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凯 《今日科苑》2004,(12):23-23
我童年时就特别喜欢猫,记得在我四岁的时候,家里为我要了个大黄猫。我每天出去玩,都要带着它。甚至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因为我是独生子,大黄猫也就成了我童年时代的亲密伙伴。  相似文献   

2.
有记者阿刘德华,你为什么要做南极人的形象代言人?刘德华的回答是:“我对我的事业和前途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我也发现他们对产品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因此我觉得这是蛮配合的一律事情。我之所以做南极人的形象代言人,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之间很单纯,单纯的原因在哪里呢?我是一个单纯的艺人,我希望通过我的作品给所有的人带来快乐。他们也很单纯,他们是要温暖所有购买他们产品的人。就这样我成了南极人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3.
科苑 《今日科苑》2005,(5):41-42
美洲印第安人中有一种古老仪式,每当玉米要结出棒子的时候,年长的印第安妇女、老人就到玉米地里跟“玉米妈妈”交流,用商量的口吻与一株株玉米谈话,以期达成友好共识:“啊!让你的孩子,玉米种子们养活我的孩子吧!我也要让我的孩子养活你的孩子,并且要让我的孩子世世代代都种玉米。”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去大连,我问四岁的孙女想要什么,她说要一个电话,是拨号的,拿起来能说话。可是,我走了几家大小玩具也没有孙女要的那种电话。售货员问:“是她看过,还是她想象的。”  相似文献   

5.
搬家     
租房的期限就到了,房东深更半夜打来电话,居然要和我谈涨房租的事。气得我七窍生烟,一怒之下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搬家。可是又要面对找房子的问题,现在要租一个合适而又价钱不贵的房子真是难啊、夜里一个人躺在床上长吁短叹,难道南京这么大就没有容下我一张床的地方吗?如果可以像吉普赛人那样,住在大篷车里也不错。  相似文献   

6.
《世界发明》2005,(6):85-85
“完美”在每个人心里有一个“度”,美好到这个“度”,我们的感觉就是“完美”,如果说“幸福”是所得到的与所期望的相等,那么“完美”就是得到的大于期望的。也就是说“完美”是很难获得的一种感受,它的获得带有一定偶然性,或许寻觅“完美”是一种可笑的行为,不过我还是要寻觅,直到它眷顾我。我时时寻觅着“完善”,每天面对成堆的手机我也要寻觅一番,这次,我看上了诺基亚6681手机。  相似文献   

7.
和很多1960年代出生的孩子一样,长久以来我都对詹姆斯,邦德的故事迷恋不已。在步行去曼哈顿市中心上班的路上,我常常把自己幻想成那位为英国情报机构工作的特工,在美丽女郎翩翩起舞的背景之下追踪诺博士、金手指或是布鲁弗(Blofeld)呢。我喝的是伏特加马提尼(要摇的,而不是搅拌的),要是我买得起,我也要开上一辆阿斯顿、马丁。  相似文献   

8.
生存体验记     
我们大学的学生会要组织一次生存体验活动。我很想出去闯一次,同时也验证一下自己感觉一直不错的能力,所以就报名参加了,参加这次活动的共有30人,我悄悄给自己定了目标:一是要坚持到底,二是争取拿到名次。当然,要实现这目标并非易事,所以我对3天的各种可能性都做了尽量周全的考虑。  相似文献   

9.
陈实 《科技新时代》2004,(11):56-56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背投电视都是笨重得几乎要把地板压塌的大块头,我自己也一直是这么认为的。有朋友告诉我,现在的背投电视早巳今非昔比、不同以往了。我将信将疑,不过正好我的这位朋友有一台TCL背投电视,于是我决定实地考察一下。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大题目,但按照”经济学茶座”的规矩,我不用担心此文会成为别人学术文章的脚注,题目虽大,我也并非一定要谈大,量力而行,权当引出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11.
常回家看看     
《世界发明》2004,26(12):54-55
“妈,晚上我要健身不回家吃饭了……妈,晚上要加班不回家吃饭了……电话一个接一个,老人的脸上露出失望的表情”,每每看到这个公益广告,都让我动容。这样的情形是不是也同样发生你你的身上,我们要如何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呢,也许惟一能做的就是为他们花一些时间。  相似文献   

12.
刘丹华 《今日科苑》2003,(11):15-15
1977年8月,“文革”十年浩劫后,我又回到辽宁人民出版社任副总编辑,心情虽是舒畅的,但却也感到孤寂。因为在晴明时节,和我风雨同舟休戚与共40年的爱侣、战友白羽逝世了,我时而忧伤不能自制。经过清理思绪,展望未来,我决心要以乐观主义对待人生,要振作精神,重整旗鼓,致力于未竞  相似文献   

13.
电话魔     
(一)夜深了,整座城市一片死寂。这栋公寓只住着几户人家,恐怕没人晓得我的存在。这样渺小的我,现在要支配整个城市。我只需用一根食指,便可唤来任何人。白天那些冷漠的人们,也会被我的一根手指左右。  相似文献   

14.
杜先之 《今日科苑》2003,(12):17-17
认识我的人包括我本人,都常常惊讶:我已是年过八十高龄的耄耋老人了,为何对事物,对社会还是那样的敏感,还有那么多的情趣,每天还是那样忙,总感到时间不够用。当然,这种忙碌,不是因为有任务压的,也没有谁交给我工作,而是我自己找事情做,是完全自己主动控制的。例如,我每天都要上网一两个小时。  相似文献   

15.
庞军 《科教文汇》2007,(1X):18-19
有时,我常常问自己:我是谁?我在充当的是什么角色?人生,是一个舞台,喜怒哀乐是一出戏。而我一位班主任。在这一幕幕戏里,却要完成多重形象的塑造。三尺讲台、一方教室,是一片小天地。班主任要做擎天柱,也得通过多重角色撑起学生头顶的一片蓝天;在教坛生涯中成功演绎好多重角色,承担起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任,使学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6.
不可过河拆桥也不能过分苛求──读《一位有功之臣的遭遇》有感而发李建华几年来,每收到《发明与革新》杂志,无论工作多忙,也要先睹为快。尤其是这一次(指1996年1月号),当时我正在吃饭,儿子把杂志递给我,我一边吃,一边翻。当看到《一位有功之臣的遭遇》(以...  相似文献   

17.
探访地球     
上司奎派人来叫我去他的办公室。奎是个严厉的人,我不知是否有什么工作上的失误被他逮住了把柄,那样是少不了要挨一顿克的。我有些忐忑地走进他的办公室。我的同事丁与庞也坐在那里了。看得出,他们也与我一样紧张。  相似文献   

18.
肖兵 《学会》2006,(11):19-24
各位朋友,我是肖兵。《学会讲坛》现在开讲。这一期我想谈谈学会的组织管理工作。加强学会管理工作,经常出现于科协和学会的件中,有的是一带而过强调而已。实际上,学会的组织管理,应当包括学会的组织与组织的管理这两个方面。真正要把这项工作讲得清楚一点,好像也不好说。我现在讲的,也不一定清楚,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  相似文献   

19.
自己也要培养自己张天和许多青少年朋友对参加创造发明活动热情很高、兴趣也很浓,但一接触实际就感到力不从心。有一位青少年朋友告诉我:"我很想搞一两项发明成呆,就是想不出好的课题来,而别人搞的一些发明却又都是生活中随手可得的,为什么我就想不到呢?"还有一位...  相似文献   

20.
请跟我来     
请跟我来四川曾剑军7月,你来我单位,告诉我你已毕业,分配到成都,以后我们是低头不见抬头见。你说你要大有作为,但不知该从何做起,也没有多大把握。于是,我拍着你:“担。。什么,走,跟我来,去补充点精神营养再说。”你跟我来到办公室,我随手拿起放在桌上的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