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印前图像复制专家殷幼芳老师的话讲,彩色图像复制过程,归根到底是色彩的复制.色彩是彩色印刷的生命,提高彩色印刷质量,首先要提高色彩质量。  相似文献   

2.
色彩是彩色印刷的生命,提高彩色印刷质量,首先要提高色彩质量。彩色图像复制过程,归根到底是色彩的复制过程,就是要把模拟原稿通过扫描的色彩分解或数字原稿通过色空间转换处理,然后经过输出胶片.晒版或CTP直接制版将网点转移至印刷,进行色彩合成,达到还原原稿的目的。实践证明:在印刷企业整个质量管理控制链中,色彩管理处于中心地位,色彩是印刷品质量控制核心,色彩管理体系能否正常运转,直接决定了质量管理的目的能否实现,也决定了生产作业能否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色彩管理技术出现后,色貌模型(Color Appearance Model)因为可以预测同种颜色在不同观看条件下的色彩表现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彩色数据变换对今天的多色复制工艺来说已变得十分普遍,但如果划分得更细致一些,则彩色图像数据从屏幕显示到最终输出设备颜色空间的变换包括色貌变换和色彩变换两部分.同时,在执行色貌变换和色彩变换时,色域映射是不可避免的,因而涉及选择正确的色彩再现意图,以取得与最终复制工艺的良好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早期联编工作流程比较简单。在图像复制过程的早期.来自不同设备或软件的图像在色彩管理系统的作用下.利用图像处理软件的API界面转换到一个统一的输出设备空间。这种色彩管理方式比较容易被引入到数字化工作流程中,图像处理人员在Photoshop中打开图像后就直接指定输入设备特性文件,并利用输出设备特性文件把图像色彩信息转换到输出设备色彩空间中。同时.这种方式也可以防止图像处理人员在图像中使用超过输出设备色域的颜色。  相似文献   

5.
喷墨打印机应用于艺术品复制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起初,由于使用六色喷墨打印机进行艺术品复制.色彩还原度不够高.特别是黑白影像的还原不精准,所以并不被看好,只停留在概念阶段。后来随着大幅面打印机的色彩拓展到了7色、8色甚至到了12色,相对应的色彩管理软件也同步升级,色彩可以实现精确的再现.特别是对油画国画水墨和书法等的复制都可以做到以假乱真。  相似文献   

6.
试着采用不同的色彩匹配法,不同的RGB色彩空间和不同的CMYK特性文件来复制纯正的原色和次色,例如产生一个100%的品红色,为什么很难做到?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要想在复制中得到纯正的色彩,不能只是简单地在最大的色度进行复制。如果是这种情况.假设使用多个特性文件试用一个色度法,并且全部都有问题,问题可能出在所使用的区域中CMYK色域大于RGB的色域。  相似文献   

7.
档案是社会发展、变革的真实记录,将仿真复制技术应用于档案资料的保护,不仅能延长实体档案的寿命,又能使档案发挥更好的宣传价值。在档案仿真复制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档案仿真复制件与原件色彩存在差异的问题。发生这种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档案数字图像在不同硬件和软件之间传递而导致的。因为不同的设备其色彩空间不同,同一图像在不同的色彩空间之间转换,就会发生图像的色彩信息损失,最终出现色彩差异。这是档案仿真复制工作中的一大难点。扫描仪、数码相机、计算机显示屏和打印设备都有各自的色彩空间,而且一个设备有多种不同的色彩空间。仿真复制工作中档案数字图像需要在这些设备之间传输,色彩空间的选择和转换是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要想准确地实现色彩复制,使其在不同设备上的档案图像尽可能显示出一致的效果,确保档案图像从输入到处理再到打印的整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色彩感观相似,减少设备之间传递导致的色彩失真,必须了解色彩空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8.
档案是社会发展、变革的真实记录,将仿真复制技术应用于档案资料的保护,不仅能延长实体档案的寿命,又能使档案发挥更好的宣传价值。在档案仿真复制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档案仿真复制件与原件色彩存在差异的问题。发生这种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档案数字图像在不同硬件和软件之间传递而导致的。因为不同的设备其色彩空间不同,同一图像在不同的色彩空间之间转换,就会发生图像的色彩信息损失,最终出现色彩差异。这是档案仿真复制工作中的一大难点。扫描仪、数码相机、计算机显示屏和打印设备都有各自的色彩空间,而且一个设备有多种不同的色彩空间。仿真复制工作中档案数字图像需要在这些设备之间传输,色彩空间的选择和转换是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要想准确地实现色彩复制,使其在不同设备上的档案图像尽可能显示出一致的效果,确保档案图像从输入到处理再到打印的整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色彩感观相似,减少设备之间传递导致的色彩失真,必须了解色彩空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9.
色彩管理是一种以尽可能小的损失在不同设备间获取、传递、表现、复制色彩信息.使各个设备呈现的色彩忠于原稿的技术。它是1993年由AdObe.Agfa、Apple、Kodak、FOGRA、Microsoft、Silicon Graphics、Sun Microsystem以及Tallget等公司建立的国际色彩联盟ICC(International Color Consortium)提出的,  相似文献   

10.
网点理论     
在印刷或打印过程中,由于设备的结构特点,使得彩色还原过程难以使用连续调方法,这是由于彩色图像原稿的彩色多是连续的,而印刷中能够使用的油墨一般只有黄、品、青、黑4色油墨,另外在印刷中使用的平、凸、凹、孔制版工艺中,只有凹印能使用墨层厚薄来再现色彩,所以印刷工艺中产生了半色调(Chalftone)的概念。这个概念是相对连续调而言的,相片、底片和手工绘画的作品都属于连续调的图像,形成这些图像的颗粒极其微小。    相似文献   

11.
(一)色彩处理的技术概论 彩色图像的复制是一种以满足某种需要为目的的图像质量处理过程。彩色图像处理的目的就是对输入图像的灰度和坐标进行各种变换,去除各种干扰和畸变。 彩色图像处理可以分为两种方法,其一是采用模拟的方法,就是用摸似的电子电路对图像的模拟电信号进行处理,另外一种是用数字的方法,就是用计算  相似文献   

12.
SO标准彩色图像数据(SCID)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彩色复制过程中,人们通常是用一些“特殊”的图像来考察、评判输出设备(例如:打印机、打样机等)输出的色彩,对设备的色域以及图像数据对应的色彩均匀渐变性进行评价;同时,在考察的过程中及时调整设备的设置条件,从而使输出结果更接近所需要的色彩;或者,通过上述方法使不同的输出设备(例如:  相似文献   

13.
印刷原稿为什么要进行印前处理?印刷或复制图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图像像素重构的过程。非数字化的原稿图像大多为细微颗粒组成,其像素直径很小,很难用印刷方法直接传递和复制,因此必须按照印刷工艺的特点,重新将原稿图像分割成网格,用与原稿特定部位的阶调相对应的网点再现原稿的色彩和阶调层次。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彩色图像作为一种信息媒体,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使用,无论是在计算机显示器、电视机、个人数字助手、手机等设备上显示观看,或是通过打印机、印刷机等输出到物理介质上,可谓是无所不在.在印刷界,每天都有大量的彩色图像经过印刷复制后进行传播.这些图像可能来自彩色照片、彩色底片、杂志等彩色印刷品,也可能是自然界中的实际景物.它们由扫描仪或数字照相机进行数字化处理后,经印刷复制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5.
档案仿真复制工作主要包括色彩管理、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图像输出、后期处理、数据存储等环节,在每个工作环节中涉及相关的软硬件,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相应的实用技术和操作规范。在图像处理环节需使用图形工作站和图像处理软件,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图形工作站(操作系统为微软Windows或苹果MAC)的使用方法,掌握使用图像处理  相似文献   

16.
当前,随着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的应用日趋普及.人们运用各种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阶调调节。彩色图像的阶调复制似乎可以很轻松的完成,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印刷复制品的密度范围一般比原稿要小,所以在复制后必然会使原稿的阶调被大大地压缩。而彩色显示屏所显示的图像亮度范围大.相应的阶调压缩量较小,不易被觉察。但当图像的阶调被限制在较小的反映原稿亮度变化的印刷密度范围内时,这种压缩的比例就会被放大,从而使彩色显示屏和印刷品再现图像所产生的视觉感受产生很大的差异。因此,图像阶调的调节决不能仅仅依靠观察彩色显示屏的显示效果,而是必须细致、充分地分析原稿阶调再现的重点以及原稿所表现的内容与主题,在此基础上对阶调复制曲线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7.
现代彩色静电照相数字印刷出现以不同半色调算法复制彩色图像的趋势。影响最终印刷图像噪声表现的因素包括数字半色调算法、纸张类型以及墨粉颗粒形状和尺寸的非均匀性等,其中半色调算法决定网点结构,成为本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一个典型的图像复制系统包括多个输入、输出设备(扫描仪、显示器、打印机等).而每种设备都有其自身表现、还原颜色的方式,也就是说,颜色是依赖于设备的。这也就是一幅扫描的照片图像在显示器上、打样样张上或印刷稿件上会呈现不同的色彩的原因所在。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众多软件开发商纷纷投入到色彩管理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ICC的色彩管理普遍被应用在当前的工作流程中,并且发挥着显著的作用。ICC Profile能够记录各种设备的色彩表现能力,并通过色域转换连通着扫描仪.显示器,打印机等输入、输出设备,使得色彩尽可能的保持一致。ICC的工作过程就是把任何输入的颜色信息转换成CIELab色空间内的颜色.再将CIELab色空间的颜色转换到输出设备的色空间。  相似文献   

20.
电子计算机和电子出版系统使印前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也不断地影响着印前技术工作者。开放式的电子出版系统的强大功能使彩色平面作品的印前设计制作过程成为一个整体,无论对美术设计人员还是专业制作人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色彩是衡量印刷品复制质量的三大要素之一,而且印刷品色彩的质量是极其关键和重要的,要真正做到知色、用色及管色,才能制作出一个丰富多彩的印刷品世界。 全方位了解、掌握色彩,包括色彩构成、色彩空间、色度学及印刷色彩理论(如表所示),通过不断实践积累,便能在印前设计制作全过程中熟练自如地运用色彩进行设计、处理及输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