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社会"认知-知识体系"之一的电影在影像的表意过程中反映意识形态。好莱坞影片中的华人形象某种程度上记录了美国社会对其认识的思想轨迹,体现了历史性与现实性的融合。近几年美国电影作品中的华人形象呈现出多样的性格特征,但主流意识形态的审视视角依旧脱离不了固有的框架。全文应用相关电影理论,解读好莱坞电影对华人的阐释视角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於梨华的近作《彼岸》描写了三代华人女性融入美国社会的历程。与早期作品相比,於梨华对于文化协商和身份认同的看法有明显变化,从寻求中国文化根源转为对中西文化的双重认同。《彼岸》中的跨族婚姻和饮食描写体现了这种新的文化立场。  相似文献   

3.
身份认同与语言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印尼华人身份认同因时变迁,华语传承也因此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华人保持文化认同,华语传承意识萌发,但脆弱易受影响;第二阶段,华人认同中华民族和中国,华语传承快速发展;第三阶段,华人在族裔认同上认同华族,在国家认同上转变为认同印尼,华语传承积极转型,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海外华人移民的身份认同对华语传承影响显著。新的语言生态下,要实现海外华人祖语保持的目标,应多路径引导华人的华族认同。  相似文献   

4.
在小说《支那崽》、《荣誉与责任》中,美国华裔作家李健孙通过辛成功、丁国凡和丁凯三个华人男性形象的塑造凸显了华人男子的睿智、悲怆和勇猛,从而打破了主流社会长期以来对于华裔男性的种族化表征体系,进而颠覆了以往的有关华人男子刻板印象,有利于华裔男性主体性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嘉应学院学报》2019,(4):87-92
《大日子Woohoo!》创作于多元文化和多元种族并存的社会环境下,从汇杂的语言、族群大融合的生活方式和本土特色物品三个方面呈现出异域风格特质。该电影可谓是导演周青元为马来西亚华人青年谱写的成长篇章,分别从自我同一性与文化认同两个维度讨论马来西亚华人青年认同从混乱到整合的过程。影片中的青年通过主动承担责任,努力达成目标获得自我同一性确立;通过深入保留华人民俗的乡村,传承华人民俗文化的过程中确立自身的文化认同。籍着自我同一性和文化认同的确立,青年男子在多元种族与多元文化的环境下确立自身的社会角色。  相似文献   

6.
《沉溺》是多米尼加裔美国作家朱诺特·迪亚兹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这部作品反映了多米尼加裔移民艰难地寻求身份认同的历程,移民文化面临着在美国白人主流文化中沉溺的危机,而处于社会边缘的移民则可能会在美国白人主流社会中沉溺。以尤尼尔及其父亲拉蒙为例,从三方面探讨多米尼加裔移民的身份认同历程,介绍美国当今的移民现状及多米尼加人移民状况,在文本细读分析的基础上讨论尤尼尔的成长及其父亲打工的艰辛历程,反思他们的身份认同历程。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比较了汤亭亭的《女勇士》与王安忆的《纪实和虚构》中的女主人公形象,探讨了主流社会的边缘化、母亲、爱情婚姻和写作四个因素在她们寻求自我认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华裔妇女自我身份认同意识的变化的分析,探讨她们在20世纪上半叶对美国华人社会的影响。总体观之,美国华裔妇女受教会之家的帮助以及在家庭经济中日益突出的贡献,使得她们开始关注自身价值的认同,这种觉醒对美国华人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为华人走出唐人街、走向美国大社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百年泰山电影创造了关于人猿泰山这个超级英雄的神话。泰山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符号,蕴含着全球化与本土化、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国族与性别等丰富的所指意味。银幕上的超级英雄从无所不能到无所适从的演变,象征着美国的国家身份认同和现代社会个体的自我认同,隐喻了全球化语境下普遍的心理症候。在泰山故事被建构为神话的过程中,好莱坞电影向世界观众传播着隐蔽的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其传播策略对中国电影的全球化传播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该课题主要采取文献分析、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了解国内外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情况;通过问卷,对广州的六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情况的现状;通过比较研究,对比中国、美国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上不同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育方法等。研究认为,第一,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具有自身的内在逻辑,对意识形态的认同由认知、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构成。第二,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具有自身的运作机制,主要通过内在机制和外在机制来进行。第三,社会转型期对大学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主要来自于西方社会思潮、网络信息、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转型期社会的变革。第四,要完善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教育方式。第五,要改进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的具体路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妈祖信仰与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文化认同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信仰为载体建构认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妈祖信仰是马来西亚华人的主要信仰之一,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凝聚华人共同意识,组织华人参与集体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在马来西亚种族多样、文化异质的多元社会里,妈祖信仰通过仪式、建立会馆组织等途径建构了华人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2.
1882年美国通过华侨华人历史上第一个排华法案后,美国华侨陷入认同危机。康梁保皇派适时在美国华侨社会中宣传其救国思想,其活动客观上推动了华侨认同的改变和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美国主流文学中的华裔是被作为他者进行再现的,其形象具有定型化的特点。美国华裔文学出现后,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华裔文学中华裔形象的再现经历了从自我东方化到对主流社会的文化霸权主义进行渗透、解构和重建的历程。后殖民理论视角下的华裔文学中的华人形象再现,揭示了再现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以及再现与权力的关系问题。华裔文学中自我再现的变化是美国社会各种权力竞争、变动的结果,重建自我是对主流文化霸权主义进行抵抗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高中生的心目中,主流英雄逐渐式微,美国大片中拯救地球的“超人”等电影形象几乎成了高中生第一个能想到的英雄人物。这与整个社会的商业化、娱乐化、多元化导向不无关系,而语文学科作为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是构建学生人生信仰和国家认同的主阵地,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树立系统的“英雄教育”,提供能够引发学生深刻共鸣的英雄形象,实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在和谐文化的建设中,主流电影紧密联系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为观众奉献许多符合和谐要求、倡导和谐精神的优秀电影作品,使得电影文化呈现出多元共生、主流和支流和谐统一、充满活力的态势,并在寻求文化共识、文化融合和文化认同中,培育积极向上的和谐审美文化价值观,以建设健康稳定、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初美国思想界,出现了同化主义与种族主义思潮。霍勒斯·卡伦强调并发展犹太族群认同,抵制美国化以保存犹太民族性。首先,卡伦借用"交响乐理论"喻指多元文化主义,指出族群多样性有助于提升美国文明的维度;其次,卡伦主张培育青年人的巴勒斯坦土地的热爱,指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应回归于民主自由;最后,卡伦认为犹太人应积极融入主流社会,寻求族群间的合作,在现代性与民族认同之间作出折衷。实质上,卡伦通过对犹太人精神的塑造,希冀对美国犹太族群认同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和谐文化的建设中,主流电影紧密联系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为观众奉献许多符合和谐要求、倡导和谐精神的优秀电影作品,使得电影文化呈现出多元共生、主流和支流和谐统一、充满活力的态势,并在寻求文化共识、文化融合和文化认同中,培育积极向上的和谐审美文化价值观,以建设健康稳定、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8.
战后初期,在华侨社会进步的推动下,菲律宾华文教育得以迅猛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随着菲化浪潮的不断冲击以及华人政治认同的转变,菲律宾华文教育逐渐发生变化,并加快了与菲律宾本土文化的融合进程。从战后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发展来看,华人政治认同的改变对华文教育的变迁产生影响,教育菲化案加速了华文教育的融合进程,菲律宾华文教育的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利昂与拉尔夫分别代表了唐人街华人和郊区华人两个不同的群体。两人同属任璧莲所定义的美国人的范畴内,其经历亦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命运却大为迥异。通过分析原因,笔者提出,华裔移民要想真正融入主流社会,既取决于华人本身的努力,也取决于主流群体能否公正对待华人。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浪潮下,由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不平等,中国电影面对西方尤其是美国电影的输出无力回击。在这样的困境下,本文对中国电影学习西方的影响作了正向思考,认为中国电影应该抛掉被西化被同化的思想负担,积极学习西方尤其是美国电影的制作传播经验,寻求与西方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文化想象,在被西方广泛接受和理解的基础上发展壮大中国电影,以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